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领导艺术

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短板与策略

  作者:胡遵远 杨 星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5-30

积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更是强化作风建设、营造亲清政企关系的现实要求。

2022年2月7日,新春上班第一天,安徽就召开“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要求“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以真心真情的态度服务市场主体”,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等系列文件。

4月21日,全省落实“一改两为”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创优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十做到’‘十严禁’要求落到实处”。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地在积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中,如何使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战略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差距依然存在

近年来,各地的营商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不小差距。

首先,涉企法治服务保障不够有力。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涉企重大政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但仍然存在普法内容缺乏针对性、为企法律服务质量不高、机制体制不完善、“府院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研究不深、措施不多、力度不大。

第二,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程网办制度落实不全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机制不健全,政务服务网与业务部门专网的信息数据互通不畅,跨部门联办效能低,涉企服务“一屏通办”尚未完全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场景应用不接地气,服务功能不完善,应用效果未达到预期。

第三,解决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彻底。部分单位贯彻落实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行动不快、举措不多、推动不力,没有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在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大事要事上盯得不牢,回避矛盾、怕担责任;对企业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部门联动合力不足、推进缓慢,存在着“等一等、看一看”的现象,未做到“见底清零”。

第四,要素保障短板问题仍然突出。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政策贯彻落实、跟踪问效力度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识不强。人才引进措施的落实力度不够,教育、住房等配套服务不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问题,但高层次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还是十分短缺。在气、电、物流等保障方面,距离企业降费降成本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活商、亲商、安商、便商

存在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营造“活商、亲商、安商、便商”的良好氛围,真正把老区建设成为营商环境的高地、招商引资的洼地、引凤还巢的乐土、投资兴业的家园。

着力提升评价指标质量。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与服务三个方面、18个一级指标、87个二级指标。围绕这些指标,各地都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细化了具体任务清单。各单位要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清单化交办、闭环式管理,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升各项营商环境指标的质量。

着力强化企业诉求办理。要强化为企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企业诉求“一口收办”工作闭环,完善企业诉求办理流程和服务标准。各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切实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包保企业项目机制,适时动态调整联系包保清单,推深做实联系包保工作。要全面宣传解读各级支持扶持政策,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协调解决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积极与企业家交朋友,主动为企业“站台”。企业家只要不触碰违纪违法的红线,任何部门都不得找他们的麻烦。纪委、监委等部门要切实加大涉企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真正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查实必究”,对违法违规者坚决处理到位、绝不姑息。

着力支持行业商会协会发展。商会协会是市场主体的集合,是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宣传员”、政商关系的“联络员”、项目资金的“招引员”,比政府部门更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政策,并且可以通过共同利益把企业组织起来,能够做好很多政府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行业商会协会的发展,进一步畅通商会协会向政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绿色通道,推动商会协会主动当好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他们在园区内“大协作”、企业间“微循环”、专业化招商、产业链互补、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着力深化涉企服务职能转变。相关部门在完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机制、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提高建筑许可办理水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进用水用气报装提速、提高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度等方面,要从转变职能的源头入手,做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真正实现“随时办”“一次办”“就近办”“一网通办”,不断拓展全程帮办代办覆盖面,努力让服务跑在企业前面,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在项目的投资、洽谈、签约上,各级各部门都要以诚实的心态、诚信的态度对待投资者,实事求是、耐心细致地介绍情况和产业政策;在项目开工建设中,只能为“行”想办法、不得为“不行”找理由;在企业投产和生产经营后,包保联系单位不得甩手不管不问,要真正实行终身包保服务。

着力提升要素保障水平。要切实降低企业物流、用气成本;全面落实金融惠企政策,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深化“标准地”改革试点,让更多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充分利用“金凤还巢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常态化开展“送工入企”活动,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用工荒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水电路网”等要素保障,落实落细“围墙外的事包办”机制。

着力保护市场主体。全省落实“一改两为”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2022年底之前,要实现近三年新收破产案件办理率达到长三角先进水平。各级政府要强化行政法人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在确保100%出庭应诉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出庭效果,做到告官能见官、出庭又出声。要全力打造诚信环境,对于已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合同和协议,必须一诺千金、坚决兑现;要完善政府履约践诺机制和惠企政策兑现机制,全面清查行政机关不履行给付义务的行为,重点排查“双招双引”等各类公共政策、政府与市场主体依法签订的合同协议履行情况,依法依规分类化解、加速兑现;要进一步强化“府院协同”机制,进一步压缩案件审理和执行周期,努力提升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效率。

扣重点、明责任、实作风、抓落实

积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当务之急,各级各部门要深化认识、正视差距、紧扣重点,严明责任、务实作风、狠抓落实。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起底”专项行动,全面摸排解决招商引资合同履约、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款项、不动产登记难等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按照总体有利于企业的原则妥善处理,力争年底前基本解决到位。要全面盘点“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收集问题的办理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已经办结的要进行评估,尚未办结的、办理质量不高的要跟踪督办,确保问题真解决、企业真满意。

二要压紧压实责任。要切实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按照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时限、标准,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指标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盯、有人促、有人抓、有人干。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坚决扛起责任、顶格推进,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任务亲自安排、重要问题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扎实实地抓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

三要强化考核考评。要围绕全要素保障、公共政策兑现、招商规范性、制度体系建设等重点内容,突出市场主体满意度导向,细化量化指标,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要发挥纪检、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强化营商环境监督,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

四要加强舆论保障。各部门尤其是宣传部门,要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广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深入一线、点面结合,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方式,积极宣传政府服务的典型案例,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宣传正面典型,也要曝光负面案例,对落实不力、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做到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强力推动“十做到”“十严禁”落实到位,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

(胡遵远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金寨县委党校)副院(校)长、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杨星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金寨县委党校)教师)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