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共中央决定:王学军同志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不再担任安徽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省委书记作为全省一把手,手握决策大权,对一个省的政治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履新卸任正好应和着安徽发展的时代节奏。下面小智(微信号:juecezazhi)就来梳理一下安徽近40年来,都有哪些人担任过安徽省委书记,在任多长时间,又有哪些共同特征。
从1977年万里任安徽省委书记以来,38年内,安徽一共更换了12名省委书记,分别是万里、张劲夫、周子健、黄璜、李贵鲜、卢荣景、回良玉、王太华、郭金龙、王金山、张宝顺、王学军。他们中有的是中央空降安徽,有的是平级调动,有的是逐级升迁。
履新时平均年龄58岁
从万里开始统计,在安徽先后担任过省委书记的12人中,履新时年龄最小的为李贵鲜,上任时仅49岁;年龄最大的为周子健,上任时已年满68岁,较李贵鲜年长18岁。
从任职的年龄段来看,55岁以下的有6位,占总数的一半;56岁至60的有1位,60以上的有6位。60岁以上履新安徽省委书记的人中,万里、张劲夫、周子健均是中央“空降”安徽,属于特殊时期调任安徽主持工作的。
而这12人上任时的平均年龄为58岁,在省级干部序列中属于少壮派。这个年纪,正是工作经验丰富的年龄,同时精力也很旺盛,有足够的能力来主持一个省的工作,并将工作做好。
近半数由安徽省长接任
王学军今年63岁,河北南皮人,与张宝顺同属“50后”。主政安徽之前,他已具备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主要领导干部的履历。
从1970年开始,王学军在河北省工作了33年。其间,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河北省的核心领导层成员,历任河北省沧县县委书记、沧州市副市长、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廊坊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常委等职。
2004年,王学军从河北调入京城,任国家信访局局长。4年后,他兼任国务院副秘书长。2010年,王学军被明确为正部长级。3年后,他从中央“空降”安徽。
担任安徽省长两年后,王学军沿循“省长升任省委书记”这一常见的人事调整模式,接替65岁的张宝顺担任安徽省委书记。省长接任书记,在十八大后已经成为常态。根据公开报道中的数据显示,自十八大后,省委书记层面一共发生了21人次的调整,其中属于“省长接书记”的占到11次。
其实,省长接任书记在安徽历史上并不是新闻,安徽12位书记中有五位由省长升任。1989年4月,卢荣景由省长升任省委书记。随后回良玉、王太华、王金山及王学军均由省长升任省委书记。省长升任书记,可以保证一个省的政策连贯性和工作推进的稳定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平均任期为3.5年,从政经历丰富
按照规定,省委书记的的任期不得超过两任。但小智梳理安徽历任省委书记发现,能够完成一个任期的省委书记还真不多。
万里后的历任安徽省委书记,除王学军外,他们的平均任期为3.5年,其中以任期三年的最多,有4任省委书记。而任期最短的为周子健,担任安徽省委书记仅一年。任期最长的为卢荣景,在任10年,也是安徽历史在任时间最长的省级一把手。
在从政经历方面,1/4的安徽省委书记有着丰富的安徽省内从政经历,分别为黄璜、卢荣景、王太华及王金山。其中卢荣景的安徽从政经历最为丰富,其仕途从未离开过安徽,由基层逐级升迁至省委书记。
卢荣景为安徽庐江人,万里后历任安徽省委书记中,包括卢荣景在内共有3位为安徽本地人,他们分别是张劲夫安徽肥东人,周子健安徽临泉人。作为在任时间最长的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在铜官山铜矿当过工人。而后,他在铜陵市、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安徽省委组织部长、安徽省长等多个重要职位上“磨练”过,才被擢升为安徽省委书记。
卸任后6人调任中央
据小智统计,除张宝顺目前未宣布去向外,卸任安徽省委书记后,10人中有6人调职中央,成为国家和中央机关干部,2人平级调动。其中万里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劲夫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周子健任国家计委特邀顾问,李贵鲜任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王太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王金山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公务员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27级至1级,省委书记作为省部级正职,是仅低于国家级正职与国家级副职的第3级,已经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部。在此职位上历练过的干部,排除年龄因素,一般其仕途发展空间较大。
梳理发现,担任过中央委员的有张劲夫、周子健、王金山,担任过政治局委员的有万里、回良玉、郭金龙,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的有黄璜、卢荣景、王太华。其中万里、回良玉还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李鲜贵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
目前,周子健已经去世,万里、张劲夫、黄璜、李鲜贵、卢荣景、回良玉已经退休。王太华现任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郭金龙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