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八次五中全会,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后一次五中全会。“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此次会议将会有哪些看点?历届五中全会又有哪些不同议题?又是如何变迁的?今天小智将一一解答!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看点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经济、政治领域都将面临重要任务。
经济方面,将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第一个完整开局的五年规划。
7月17日,习近平在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党委书记座谈会;此前,还分别在杭州、贵阳召开了两次地方党委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座谈会上,习近平用大篇幅阐述了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帐,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20日的政治局会议也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十三五”规划定下了基调。用六个“必须”概括了“十三五”的工作框架,而“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列在了六个“必须”的首位。其他还包括经济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全方位对外开放、全面从严治党等。可以预料,“十三五”规划在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和保障民生方面,将着墨更多。
在政治方面,五中全会将会按照党的制度规定,对一批党政军各系统的“腐败老虎”做出组织处理。按照党章等有关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党籍,要经党的中央全会决定。去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认了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开除党籍的处分。按惯例,今年10月召开的五中全会,将会追认中央作出的一些开除党籍的决定。
五中全会的变迁
一般来说,每届中央委员会在五年内,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小智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五中全会的资料发现,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之前,五中全会的会期并不固定。十一届五中全会的会期是1980年2月23至29日,十三届五中全会则是在1989年11月6至9日。十二届五中全会和十四届五中全会,都是在9月召开。
自十五届五中全会开始,五中全会都在10月召开,会期也一般都是三到四天: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会期是2000年10月9日至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期是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会期是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
从会议议题来看,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自此开始,审议通过“五年规划”成为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此后的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是在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从此,会议制度也相对完善。而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前的五中全会,即十一届五中全会、十二届五中全会、十三届五中全会的议题都是针对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定的,议题相对不固定。
但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五中全会也有一个一直不变的议题,即人事调整。
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田纪云、乔石、李鹏、吴学谦、胡启立、姚依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十四届五中全会、十五届五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陈希同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徐鹏航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撤销了陈希同、康日新的中央委员职务,徐鹏航的中央候补委员职务;给予徐鹏航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开除了康日新的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