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江苏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邓声明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李强任江苏省委委员、常委、书记;罗志军不再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从这一天开始,李强从浙江省长调任江苏省委书记,到今天7月6日,李强履新江苏正好满7天。作为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二的东部沿海大省,江苏省委书记备受关注。刚刚过去的一周,新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是如何开局的?
带来的只有一个真心
6月30日的江苏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是李强在江苏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在这次“交接棒”的会议上,根据江苏官方媒体的公开报道,作为江苏“一分子”的李强,作了四句话的表态,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决维护江苏发展好局面,全力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三是坚决维护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四是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同时,李强表示:“我到江苏来,带来的只有一颗真心、满腔热情,绝不带任何利益关系。”
在讲话的最后,李强用“一堤一楼”,来表明自己的执政心声。李强说,离开浙江前,我又到杭州西湖的苏堤上走了一趟,这是苏东坡在杭州知州任上为疏浚西湖修筑的一条长堤,今天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而在江苏徐州有一座黄楼,也是当年苏东坡在徐州知州任上治理黄河决堤后修筑的,今天已经成为徐州五大名楼之一。我讲这“一堤一楼”,主要是提醒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7月1日是李强任职第二天,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江苏省委召开庆祝大会,李强作了讲话,并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颁奖。
新晋书记的大考
6月23日下午,江苏盐城发生特别重大龙卷风冰雹灾害,造成99人死亡,800多人受伤。近期,江苏省连日降雨,江河水位普遍上涨。如何抗洪救灾?如何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对新晋省委书记李强来说,是一场考验。
在上任第3天,7月2日,李强便赶赴受灾区盐城市阜宁县调研。这也是李强履新江苏后的地方调研第一站。
李强(前排中)在三河闸
李强先到阜宁县人民医院南分院,看望受伤群众,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盐城市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对灾后重建提出要求。同一天,李强还到淮安调研,指导全省防汛工作。在三河闸中控室里,李强仔细察看了闸门状态监测数据,详细询问了设备运行和应急预案准备情况。
目前,江苏省长江干流河段潮位全线超警戒,太湖地区、运河沿线、秦淮河流域等水位继续超警戒,部分站点超历史。4日下午,李强又来到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检查防汛抗灾工作。
从江苏官方媒体报道来看,李强通过视频察看了重要水库、河湖实时水位情况,并视频连线南京市、苏州市和宜兴市、句容市防指,了解各地最新雨情水情和应对举措,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在强调防汛工作中,李强强调说:“从最不利情况出发,作最坏打算,向最好方向努力。”
苏南调研第一站
7月5日,省委书记李强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市长汪泉陪同下在无锡调研。
7月5日,李强在无锡调研,这是他苏南调研的第一站。也是继盐城阜宁、淮安后,李强踏足的第三个江苏省的地市。
李强说,无锡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当年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根据公开报道,李强视察了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公司、江阴远景能源科技公司和江苏长电科技股份公司。
李强从“两个加快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强调了创新发展,一是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物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催生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二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向产业中高端迈进。三是抓住人才这个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集聚力度,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调研中,李强还先后来到利民桥水利枢纽、太湖大堤滨湖区贡湖段、南泉水源厂,检查了太湖防汛和太湖治理工作,强调要继续抓紧抓好防汛抗灾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太湖综合治理力度,展现太湖明珠的美丽风光。
长三角经济转型的考验
从官方公布的李强简历来看,他的从政经历一直都是在浙江,先从瑞安县做起,然后到浙江省民政厅;再从省直机关来到永康任市委书记,这是李强第一次主政一方。2000年,李强又从地方上调浙江省直厅局,任浙江省工商局局长。2年后,他再次来到地市,任温州市委书记;到2004年11月,又第三次来到省里,任浙江省委秘书长。
从这段从政经历来看,李强在市县与省直机关之间,先后三次走了同样的轨迹。
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16年6月,近11年时间,李强一直位居浙江省委领导行列,先后任浙江省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
2013年1月,李强当选浙江省长以来的这3年多,是浙江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逐步加快的3年。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创新活力强,特别是“互联网+”的大潮,在浙江转型发展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杭州“一号工程”信息经济的崛起,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李强说:浙江能出一个阿里巴巴、出一个马云,我们感到很兴奋,也很自豪。但浙江不能只有一家阿里巴巴,不能只出一位马云。他还说,浙江省目前涌现出了不少年轻的、很有希望的创业企业家。我觉得他们当中还会诞生马云。
李强还是一位作风务实的官员,特别善于听取、吸纳各方意见,这与他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经历有关。2014年底,李强连续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发出三封信,分别为“公开信”、“回信”和“感谢信”,向全省人民征集第二年的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表示感谢。此举被媒体评价为政民互动的典范。
江苏与浙江同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同样面临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作为长三角的两个重要区域,苏浙两省的经济结构存在各自不同的特征,相对于浙江的民营经济活力,江苏的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比重较大,未来,需要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得更好。
6月3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新的长三角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6座城市组成。从浙江到江苏,李强一直都是在长三角地区主政,下一步,如何在新的平台载体上实现创新发展,将是李强主政江苏的一个重要考验。
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