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区域经济

20年,这座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奇迹!

  作者:吴明华  编辑:胡心玥  来源:决策杂志社时间:2018-03-29


20年,这座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奇迹!

宁国全景

20年,一座城

20年,对一座城市来说很短暂,但对于宁国来说,却足以书写一部波澜壮阔的县域发展史。

1997年,宁国撤县设市,小城崭露头角。20年来,宁国世纪广场的火凤凰雕塑,色彩依旧鲜艳,并没有随时代风云变幻而褪去光彩。这座城市就如同火凤凰,虽几经风雨但却能一次次涅槃腾飞。

宁国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这个只有38万人口的山区小城,却培育了8家A股上市企业,占安徽全省近1/13;这个没有创新资源和交通优势的偏远小城,却能引来一大批高端科创团队和创新平台,创新发展动力丰沛;这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却始终保持生态优美、环境优良,成为绿色发展的范本。

20年来,宁国引领安徽县域发展,创造了县域发展史上的奇迹。

宁国奇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密码?

纵观20年,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多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发展的“洗牌期”。每个县域的“牌”各不相同,但核心之处都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勇于自我革新,从而引领发展潮流。特别是对于没有客观条件优势的宁国来说,唯有快人一步,才能抢占先机;唯有因时而变,才能浴火重生;唯有开放发展,才能海纳百川。

文化是“魂”,是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一面旗帜。如今,“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拥有这样的灵魂,就有了前行的力量。

撤县设市20周年之际,宁国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

经过近年来“四换四驱”转型发展,宁国完成了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向“四新经济”的顺利转型。宁国已经成功蕴育出再次腾飞的动力。一座山水人文相映、城市乡村协调、生态经济共荣的品质之城,正崛起于皖南山水之间。

以城为鉴,可资未来。从宁国20年发展历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希望和未来,更可以找到一条可资借鉴的县域转型发展路径。

20年,这座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奇迹!

中共宁国市委书记 王普

引领发展20年

《决策》:宁国县改市20年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全省县域发展,如何概括宁国这20年的发展史?

王普:宁国20年来经历了多次“涅槃”、多次腾飞,其发展史就是一部县域经济闯出新路的实践史。

改革开放之后,宁国依靠乡镇企业,完成了从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飞跃,但受1996年特大洪水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宁国从峰尖跌入了谷底。

1997年,宁国撤县设市之后学习“温州模式”,率先拉开企业改制序幕,突破瓶颈,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自2000年开始,宁国综合经济实力连续8年位居全省领先位次,其中7年第一位。

这一时期,宁国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长足发展,“开放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安市”五大战略成为宁国长远发展的基石。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和国内“低端过剩、高端缺失”的结构性矛盾,我们出台了“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先行先试,走“全面转型,提质发展”之路,超前顺应了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尤其是经济转型从“双轮驱动”向“四换四驱”的转变,有效破解了资源配置不优、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荣誉达11项。科学发展水平从2009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的99位跃升至2016年的第68位。

这一时期,宁国加快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

从2017年开始,宁国市围绕“领跑安徽、比肩苏浙”主基调、“四地四优”新路径和“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总目标,以党建为引领,全面优化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在宁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回顾宁国撤县设市2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始终抓住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走出了一条独具宁国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长期引领了安徽县域发展。

20年,这座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奇迹!

中共宁国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田

涅槃腾飞靠什么

《决策》:20年来,宁国能一次次涅槃腾飞,靠的是什么?

何田:一是开放包容的人文优势。

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强筋骨”,更源自于思想文化的“精气神”。

宁国作为一个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山区小县,能够实现率先崛起、县域领跑、进入百强,关键靠的就是“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

宁国是个移民城市,多元文化相生相融,造就了宁国“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创业文化氛围,特别是形成了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传统和氛围。

宁国人历来有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闯”劲。宁国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是支撑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二是基础深厚的产业优势。

工业上,宁国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橡胶零部件、无源电子元器件基地和中国耐磨铸件之都,是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和东津特色产业园为两翼的“一区两园”发展格局,培育A股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新四板挂牌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77家,规上企业337家。

农业上,宁国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前胡之乡,农业产业化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产上,全域旅游发展提速升温,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摄影创作基地、长三角自驾游十强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

三是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7.7%,空气质量优良,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独特的皖南湿地景致,生物多样性具有免疫功能,境内还有北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集聚的重要方面。

四是比邻苏浙的区位优势。

宁国虽然不临江、不临海,但东临杭州、背靠黄山,处在长三角区域,距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仅2个小时车程。

2016年底,宁国深入开展了“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对接苏浙沪”学习讨论活动,并提出了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7个方面聚焦,全方位推进与苏浙沪的深度融合,一体式发展。

五是科学发展的品牌优势。

2016年,我市位居“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第68位,“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第4位,跻身“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9位。同时,宁国还荣获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11个国字号荣誉,城市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今天的宁国,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新的时代赋予“宁国精神”新的内涵,新的挑战铸就“宁国精神”新的升华。

“敢于引领、敢于涅槃、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新的历史使命必将激励我们走出一条新路子,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20年,这座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奇迹!

《决策》杂志20多年来始终关注宁国的发展变化,观察和记录下了宁国20年的轨迹。

一本杂志与一个县域在共同成长中实现转型升级。

县域发展启示录

《决策》:宁国20年创新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给县域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王普:首先,解放思想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必须先行一步。

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带来的倒逼压力,要想在新一轮县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上先行一步。

其次,科技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必须重点突破。

创新能否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在科技创新。县域创新发展核心在高度重视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团队(个人)创新企业,建立健全“院士专家工作站”,抓好大学生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平台建设。

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借势借力,多方整合科技资源,探索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真正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第三,矛盾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促动力,必须精准发力。

问题是矛盾的具体表现,矛盾是问题存在的根源。不解决问题、不破解难题,事业就难以发展。抓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主要精力用在发现分析解决矛盾和问题上,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创新的起点、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契机。

要善于从制约县域发展中最突出、社会反映最强烈、群众最关心的方面中找问题,特别是要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上下功夫,在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并借鉴学习先发地区创新经验做法,制定改革创新的最优方案,力争各类创新经验能够在县域内“落地生根”。

最后,制度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恒动力,必须抓常抓长。

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是持续创新和发展的保障,也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当前,各地在创新发展上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显著成效。这些创新成果如果没有用制度进行固化、形成常态,最终将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要善于从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总结出好经验、好做法,确保“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管用一个”。特别要着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难题,以制度创新的刚性约束促进县域健康有序发展。

20年,这座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奇迹!

本刊记者 吴明华

原载于《决策》杂志2017年第10期




48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