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9年 > 2019年2-3期 > 智库/观点 > 观察家

营商环境4.0的核心是什么

  作者:王运宝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11

最新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专门拿出了一个章节部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这在以前的国家级区域规划中,是不多见的。同时在长三角,再到西部四川,东北黑龙江、吉林,都把营商环境作为春节后政府工作的“当头炮”。

上海“新年第一会”的名称直接就是“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在春节前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曾直言,现在有很多企业家和专家说要准备过冬,上海要率先“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但火势旺不旺,还要看燃料够不够足,燃烧的环境好不好。

在早前的省市机构改革中,多地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的专门机构。聚焦到一点上,就是重塑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过关卡”。然而,催逼这场竞赛的,实际上是各地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现实。深层分析发现,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据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质是营商环境的差距。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从纵向演进来看,从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到行政审批局建立,是环境升级到2.0版;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动作,是3.0版;最近两年,“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走向深入,营商环境正在迈向4.0版。

在营商环境建设的不同阶段,内容虽各不相同,主题却是一样的,即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围绕这个最重要的方面,各地创新举措纷纷登场。方法路径各有不同,概括起来有四个核心关键点。

首先,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的感触最直接、最深刻,也是评判标准的首要因素。一个地方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营商环境好,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企业才会想进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流。由此,建设一流营商环境,首先要听一听企业家怎么说。

其次,在智能时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乘数效应。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次大变化;如今跨入智能时代,要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乃至一次不用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让企业家和群众都来“点赞而不是吐槽”。

但技术运用只是手段,核心是构建稳定、公开、透明、法治、可预期的制度体系和运行规则,这是第三方面。稳预期先要让人感到可预期,可预期才能有信心,企业家才能安心经营,创造税收和就业。

最后,优化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是多个维度的集合,需要综合性、集成式改革。因亚布力企业家现场痛陈而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黑龙江,省长王文涛认为,好的营商环境,包括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和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因“最多跑一次”而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提出“点面融合、系统推进”。

在上海,不仅是2019年,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已经是上海全市持续一年多的重头议题。以精细管理著称的上海如此,其他省市更应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因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