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9年 > 2019年1期 > 智库/观点 > 观察家

“拉群画圈”的三个新变化

  作者:王运宝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13

黄山跟杭州握手了,常州拥抱南京了,徐州建了新朋友圈。

岁末年初,长三角苏浙皖三省毗邻地区的城市互动,从南到北,精彩纷呈。

最先启程的是2018年12月9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召开。以徐州为中心的10座城市建了一个新朋友圈。此前的2018年10月,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明确了淮海经济区10市的区域范围。

紧接着在12月21日,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上,除都市圈正式成员的8个市外,常州市党政领导特邀参加,这是常州第一次参加南京都市圈会议。有评论说,“苏锡常”首次出现改变,真有可能变成“苏锡无常”,这也蕴含着区域格局的一种新变化。

最近的是2019年1月4日,杭州市党政领导乘坐刚刚开通的杭黄高铁直奔黄山,两市签署了“1+9”共10项合作协议。两个多月前的10月25日,杭州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在杭州举行,浙江衢州、安徽黄山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

再加上2018年启动的上海大都市圈、G60科创走廊,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拉群画圈”成了一股潮流。梳理发现,新一轮的都市圈“跑马圈地”,蕴含多层面的深刻改变。

首先,从区域范围上看,安徽的战略地位正在上升。从2018年6月的G60科创走廊到2018年底的3个都市圈,都有安徽省的地市参与其中。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区域上观察,安徽作为长三角的“后来者”,其战略价值越来越被认同,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核心区的外围腹地,而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真正主角之一。用一句流行的“双赢”来说,就是沪苏浙需要安徽,安徽也需要沪苏浙。

其次,核心城市正在加快新的布局。杭州、南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个牵手了黄山、衢州,一个拉手了常州,都在向外扩展“势力范围”。这是最新的变化趋势,未来还将产生哪些合纵连横?这值得同样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合肥密切关注。核心城市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决定着一个都市圈的影响力,以及都市圈的经济活跃度。随着多个都市圈的相继扩容,安徽各地市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战略取向的多种选择。在这种格局下,作为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之一的合肥都市圈,更需要创新思维,在与周边城市一起“大合唱”的同时,增强自身体质,才能锻造出“煮酒论英雄”的能量。

第三,新的区域格局下,安徽要实现思维转变。从2008年安徽省领导首次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算起,安徽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已有10年。10年来,安徽在区域定位上从长三角的配角变成了主角,与之相对应,安徽更需要牢固树立长三角意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体现主角的担当与责任,在创新引领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

大群里面套小群,一直是20多年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一种常态,更成为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进程中,中心城市的壮大与周边城市的特色化分工,是两个互相推动的过程。在互利互进中,中心城市集聚起“领袖群伦”的强大实力,而这恰好就是多个都市圈谋划新一轮扩容的根本原因所在。

2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