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9年 > 2019年2-3期 > 智库/观点 > 论语

司马光批评的启示

  作者:秦德君 中共上海市委 办公厅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14
好的公共治理,是发现问题而能举一反三,在政策法令上作出切实的调适革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普惠于民,才是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的“治本”之道。

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二百卷,记载一则史故:庚辰(十二月初一)这天,唐德宗去新店打猎,抽空来到农民赵光奇家中,问赵光奇:“百姓乐乎?”(老百姓高兴吗?)赵光奇回答:“不乐。”德宗问:“今岁颇稔,何为不乐?”(今年庄稼丰收,为什么不高兴?)

赵光奇回答说,因“诏令不信”。以前说“两税”之外不再有其他徭役,后来征收却比“两税”还多。后又实行“和籴”,但农家没收到一个钱。开始说官府买的谷子、麦子只须在道旁交纳,后来却让送往京西的行营,好几百里远,弄得车损坏、马累死、人破产。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了,百姓愁苦如此,哪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两税”指夏秋两税。唐初税赋实行租庸调法,到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采用杨炎的“两税法”,即把租庸调合并为一,实行用钱纳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六月前,秋税十一月前)。但并税后,老百姓负担没减轻反而加重了。

“和籴”指官府购买用来军用的民粮,价格由双方议定。但后来变为按户摊派,其害超过赋税。所以赵光奇说“每有诏书优恤,徒空文耳”,朝廷只是对这些状况不知情罢了。德宗听了赵光奇反映的情况,就让随从免除他家的赋税和徭役。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唐德宗的做法提出批评。德宗因打猎来到百姓家中,又遇上赵光奇这样敢说真话而能了解到民间实情,“此乃千载之遇也”。德宗本应就此查处有关部门违离诏书政策,横征暴敛、盗匿公财,对“谄谀日称民间丰乐者”捉拿严办;“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真伪,辨忠邪,矜困穷,伸冤滞,则太平之业可致矣”——即推行改革,刷新朝政,摒弃浮华的形式主义,废除空洞的言辞,勉励诚信,审察真伪,辨别忠奸,接济困穷,昭雪冤屈,这样天下太平盛业便可实现。

司马光进一步指出:天下之大,百姓之多,人们怎么可能都有向君主当面直言,并得到免除徭役赋税这样的机会呢?

司马光这一批评是发人深省的。春秋时齐桓公一次外出,路遇一名忍冻受饥的老人,就让随从给老人送食物。老人说:“望能赐给全国在挨饿的人”;又给老人送衣服,老人说:“望能赐给全国在挨冻的人”。齐桓公说:“我粮仓和府库里东西有限,怎能满足全国饥寒之人?”老人说:“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

好的公共治理,是发现问题而能举一反三,从大的治理面上矫正偏失,在政策法令上作出切实的调适革新,而不只限一二门户的“扶贫帮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普惠于民,才是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的“治本”之道。

1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