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9年 > 2019年1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企业上云”的浙江路径

  作者:周旭霞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15
推进“企业上云”进程,促进传统制造业在“云上”实现自身产业升级,打通浙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任督二脉”,浙江“企业上云”正大步迈进。

“如果不使用阿里云,仅网络带宽一项,每年的成本至少要增加30%到50%”,九阳股份负责人认为,“‘企业上云’能实实在在体会到成本的下降。”2013年开始,九阳股份将系统部署到阿里云端后,硬件投入降低,项目周期缩短,确实感受到了“企业上云”带来的利好。

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正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73亿元增长到2017年接近7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0%。

浙江对“企业上云”早有所关注。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十万企业上云”,建设“云上浙江”,打造“数据强省”。

推进“企业上云”进程,促进传统制造业在“云上”实现自身产业升级,打通浙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任督二脉”,浙江“企业上云”大步迈进。

理性“上云”

“企业上云”离不开庞大的云服务商群体和云生态的支撑。一般来说,“企业上云”首先需要有服务企业,一类称云平台服务企业,另一类是云应用服务商。

在浙江,由阿里云发起成立的“云服务产业联盟”、“ET工业大脑”、网易云、浙江用友以及杭州电信、移动、联通等云服务商,立足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行业细分领域,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协同推进“企业上云”。

伴随政策开放,小而专的云服务厂商不断涌现,同时有互联网巨头入局。企业和政府机构成为云计算厂商竞相争夺的对象。企业上云,必然是大势所趋,也势不可挡。浙江通过“上云企业出一点、云平台服务商贴一点、各级政府补一点”的方式,为上云企业减轻资金负担。

云是基础设施,企业上云就像企业需要支付水电开支一样,需要购买云服务,除了需要相应的基本条件,也需要理性选择“上云”模式。“企业上云”通常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模式。

浙江“公有云”模式是以阿里云为龙头,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研制的“飞天”大规模分布式操作系统成为国内首个单集群管理规模达到5000台服务器的通用云计算平台,目前已服务于全国200多万的小微企业,4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华数云、华三云、海康萤石云等均快速发展。

“企业上云”安不安全?数据是否会被泄露?企业储存在阿里云上的数据,工程师们并无权看见。但很多企业对“上云”的确有不信任感,将自己的业务全部迁至云端的企业只是少数互联网企业,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还是倾向自建私有云。浙江的一份报告显示,58.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加大“私有云”的投入,其中20%的企业预计投入增长会在50%以上。

“我们一半上私有云,一半上公有云”。浙江五芳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做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传统企业。如九阳股份,2013年初开始,陆续将近百项业务,放到了以阿里云为主的云端。但一些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九阳仍然采用自己的数据中心,这即是“混合云”模式。

“上云”其实是一种共享经济,能极大地降低成本。就政府的主导方向而言,更希望企业上“公共云”。但在实践中,多数企业认为有一部分业务适合布局在云平台上,有一部分业务不适合上云应用,所以,“企业上云”也并不是要求所有企业完全实现“云端”,重要的是找到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上云”模式,预计国内传统的工业企业更多会采用私有云或混合云的策略。

创新“生态圈”

企业上云,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必然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企业上云”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有效降低成本。企业信息化成本是一个持续下降的过程。通过“企业上云”,能把分散、低效的数据淘汰,各类数据集中化、规模化后,大幅度降低运维成本和使用成本,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其次,提高运行效率。借助云平台,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实现云端沟通与管理,形成开放、共享的工作机制,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最后,增强创新动能。通过“企业上云”,创新要素在云端平台集聚、交流、碰撞,形成一个共同成长,共同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中策橡胶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胶,由于采购的天然胶受不同产地、批次的影响,指标经常呈现波动性,以致对轮胎制造工艺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中策橡胶进入阿里云ET工业大脑后,通过云上大数据分析和制造参数的优化迭代,大幅度降低了次品率,橡胶平均合格率提升了3%-5%。

随着云计算的深度应用,一些专业生产设备里积累与沉淀下来的数据,可以通过算法优化生产参数, 提前知晓设备维护的时间,优化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企业创新的动能。

在“企业上云”行动大力推进之下,浙江不少企业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特别是一些小微、初创企业“上云”,使用价格低廉的云服务,省下了购置服务器、架设机房的钱,可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实现途径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企业上云”的年度目标任务,浙江各部门、各区域积极探索“企业上云”的实现途径。

第一,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支持云计算平台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整合上下游企业,实现商业云计算和行业云计算优势互补。完善云计算公共基础应用服务,利用产业政策和产业基金引导企业对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软件的研发应用,力争突破。支持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企业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将已有的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升级为新一代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第二,浙江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应用前景的应用试点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带动应用,基于市场化运作,力争在各领域形成若干个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特别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第三,努力推进标准建设。首先,加快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保障云计算数据安全与隐私安全,加强云计算应用的信用体系建设,为云计算应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利用浙江省作为全国团标试点的机会,积极探索推进云计算大数据标准的研究工作。同时,发挥杭州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协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作用,以市场为主体,推动企业合作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创新、融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此外,积极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作用,在相关技术标准和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论证和咨询工作方面提供专业建议。发挥云计算与大数据协会、计算机学会的作用,为政府企业搭建好桥梁。

第四,从推进产业发展角度,不断推进完善体系架构。支持在杭高校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课程,扩大人才储备规模。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实施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吸引国外优秀的技术人员,增强研发实力。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大数据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立公务员云计算、大数据轮训制度,分批次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进行大数据专业知识普及培训。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大数据应用培训。阿里云通过“云栖学堂”平台,将一些成功的企业案例拿出来分享。

第五,“企业上云”是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围绕“十万企业上云”的目标,浙江全省均在积极探索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路径。

(作者单位: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