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8年 > 2018年12期 > 特别策划

如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

  作者:本刊记者 吴明华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19
“更高质量一体化关键要从项目协同、一体化制度,上升到共同的行为准则。”

对话嘉宾:

程向民   中共上海松江区区委书记

阮    青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实质性的一步”

《决策》:从区域一体化实践一线来看,目前长三角迈出了怎样的步伐?相比过去有了怎样的突破?

阮青:长三角办的设立,是区域合作机制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是实质性的一步。过去,区域合作比较多的是“抄抄火表”,各地各部门能做什么简单地汇总综合。现在不一样,有了《三年行动计划》的总盘子,有了清晰的目标要求,然后进行任务分解,并纳入各地政府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工作力度、制度约束性和执行力都不一样了。

从一体化实践来看,我感觉目前长三角“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合作机制,整体上是适应现阶段一体化工作要求的。基本上立足于现有的行政机构,通过长三角办的建立,把很多合的事情放在这个平台上来做。

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国家可能会在上面搭一个架构,我们这个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国家层面协调,上下可以贯通。同时,不同的城市之间、市场主体之间、每个领域内都可以有不同的合作方式。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很大的想象和探索空间。

程向民:从G60科创走廊建设来看,我们是自下而上的“自费改革”,得到了9个城市的积极支持。为什么大家有积极性?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关键还是人心,从9个城市的主要领导到部门的同志,再到企业、群众,人心都拥护和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特别是得到了市场和市场主体的认可,这是G60的生命力所在。

长三角的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客观上有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它们会自发地沿着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进行一体化布局,但这只是市场的自发行为,看不见的手。那么,我们政府要做的,是用看得见的手去推动它,这也是中国特色。

通过G60科创走廊建设,让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地区市场的统一,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行政区划,最终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只有按照市场规律高效配置资源,而不是像现在受行政区划、行政壁垒的限制,才能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各扬所长,唱好大合唱”

《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国家战略历史性的机遇?

阮青:战略“升格”了以后,长三角一体化责任更大、任务更重。我们要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去思考一体化,跟过去肯定有很大不同,工作方式方法也要探索创新,工作标准要提高,我们的战斗力也需要进一步生成和检验。

过去,长三角一体化更多是自下而上,这次是国家自上而下与三省一市自下而上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一轮一体化全社会都动了起来,整个社会氛围不一样了,社会各个层面都发动起来了。

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体现“五个要”:第一要体现国家意志;第二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更”,更高质量一体化,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第三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安排,现阶段要从项目协同上升到一体化制度,要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第四要有很多重要的抓手和平台;第五要有非常明确的实施路径,总书记也给我们指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上海要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

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我理解核心是上海要提升城市能级,按照上海城市品格,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做好服务,要体现上海的责任和担当。兄弟省市要发挥各自所长,浙江民营经济市场活力强,江苏外向型经济开放程度高,安徽有很多发展空间,有后发优势。大家各扬所长,唱好大合唱。

程向民:长三角处在了一个历史的当口。新时代长三角地区应该承担新的使命,贯穿长三角三省一市的G60科创走廊也要有新的担当。

国家战略无论对长三角还是G60都是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在过去合作的基础上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争取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还是要看G60科创走廊9个城市的作为。

首先,我们的战略和规划要高度吻合国家战略。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去思考、谋划G60的功能定位,和将来要发挥的作用,而不仅仅是9个城市的角度,要为国家战略做贡献。

同时,要发挥G60科创走廊独特的功能优势。G60的优势是双轮驱动,第一个轮子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集群的一体化发展;第二轮子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双轮驱动,在长三角先行先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制度创新冲破区域藩篱”

《决策》:未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关键要破解哪些问题?

阮青:更高质量一体化关键要从项目协同、一体化制度,上升到共同的行为准则。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应该说还处在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现阶段,项目协同还有许多事可以做,比如断头路、沿江沿海大通道、机场协同、环保联防联守等,要着眼于区域发展的共同利益去推这些事情,在推进项目协同的实践中孕育一体化制度的萌芽。

三省一市共同制定实施的《三年行动计划》,使一体化工作有了行动纲领,今后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导向。《三年行动计划》是四地政府达成的协定,是有一定刚性约束力的。

推进一体化需要政策工具,比如三省一市共同发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现在正在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办法。欧盟也有很多类似的基金。我们跨区域发展缺资金,以后可以通过基金来解决。这就是政策工具。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规划、土地、投资、财税分享、金融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等方面,今后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

程向民:更高质量一体化关键是要打破行政区划藩篱,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区域一体化为什么难?关键是行政区划,各地的政绩冲动阻碍了要素流动。过去,各地是竞争关系,都希望GDP本地最大化,好项目落得最多,割裂了现代经济体系对要素资源配置客观规律的要求,所以往往是事与愿违。

在全球类似产业集聚带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发现,它们恰恰是没有行政区划约束的。比如美国硅谷101国道,主要是有“三朵云”,就成全了硅谷的创新生态。第一朵是基金如云,它的VC在美国占得份额最多,达到40%;第二朵是创新主体如云,并非有多个大学或研究机构,关键是以资本需求为特征的创新主体,一个教授带着团队跟资本方对接,就在大学的草地上、车库里成就了“苹果公司”;第三朵是互联网云。“三朵云”营造了硅谷的科创生态环境,再加上纳斯达克创业版的支撑,使科创的财富之梦得以实现。但这些都是没有制度束缚、行政区划权力的介入下实现的。

我们的交通便利化远远超过硅谷,未来中国高铁时代能否促进经济的转型和腾飞,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呢?长三角这些看起来地相邻、心相近的城市,被一座无形的墙阻挡,就是行政区划的阻隔藩篱,阻碍了要素流动。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很多企业投资、产业链布局,以地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企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来配置资源,由此导致土地税收恶性竞争、政策恶性招商,制度弊端就出来了。

G60科创走廊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去破除这种藩篱和障碍,革除这种弊端。其中,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新发展理念下,政治站位要更高,务实推进科创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人才关键要素,进行多要素的对接和市场的精准对接。

接下来首先要对接的是科创版注册制试点,这是科创要素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平台,是国家战略,是市场要素制度的重大安排,要抓紧对接。我们有信心,尤其是G60的9个城市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G60科创走廊要当好“马前卒”,勇当先行者和排头兵。秉持新发展理念,站高谋实、克难奋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3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