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8年 > 2018年11期 > 特别策划

合肥创新4.0的演进轨

  作者:本刊记者 夏自钊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25
滨湖科学城体现了合肥对创新认知的提升,开始更注重培育创新圈和创新生态,政府、企业、院所共同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的比翼齐飞,打造一个创新策源地的生态体系。

【策划人语】

风起科学城

集聚、催化、迸发,滨湖科学城让合肥再一次站在新的风口上。

10月9日,合肥滨湖科学城揭牌成立,这是标注合肥创新历史刻度的大事件。合肥成为继上海张江、北京怀柔之后,第三座正式启动建设科学城的城市,也标志着合肥站在了中国城市体系的高端方位上。

回望合肥跨越式发展的十多年,创新在合肥赶超进位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成为独特的城市气质。如果把合肥的发展比作撑杆起跳,这根支撑杆就是创新。滨湖科学城的成立,则让这根杆的撬动效应发挥到更高水平。

滨湖科学城不仅是合肥创新发展的质变,更是创新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升华,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和动能转换的又一个新的“引爆点”。在这座科学城中,合肥将在集聚要素中构筑“创新生态”,在科研原创中点燃“创新引擎”,在产业引领中锻铸“创新脊梁”,这些都是合肥在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中“煮酒论英雄”的底气与实力。

如果说,2006年启动滨湖新区建设,扩展的是合肥的宽度;十年来新兴产业集群,增加的是合肥的厚度;滨湖科学城支撑起的,就是合肥的高度。

风起科学城,未来已来!

滨湖昼夜美 李嘉固 13965044306 合肥市天鹅湖畔小区A7-1605 拷贝.jpg

10月9日,合肥滨湖科学城揭牌成立仪式在合肥滨湖新区隆重举行。2公里外的合肥南艳湖畔,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梁光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研究院副总经理赵世建,这两位科研出身的研究院高管,敏锐地意识到了滨湖科学城的分量和蕴含的发展新机遇。

“‘科学’两个字,对于合肥这座科教名城、创新高地来说,是一个核心要素,现在又加上一个‘城’字后,对于合肥发展以及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的重大意义,很快就将显现出来。”赵世建对《决策》感慨道。

回望合肥的创新发展路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关键词:从科教兴市到工业立市,从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创新高地,从新型研究院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放在合肥创新发展的历史纵深来看,会发现滨湖科学城并非突然间的横空出世,而是合肥十多年坚持创新发展后收获的一个战略性大平台。

那么,合肥滨湖科学城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从科教兴市到滨湖科学城,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两张皮”的困局与突破

“曾经的合肥,被评价为是‘一流的科研,二流的城市’。”合肥市科技局调研员陈伟感叹说,由于长期面临科研与经济“两张皮”,合肥曾深切感受到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而合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正是从破解“两张皮”开始的。

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多年来合肥城市发展的主战略一直是“科教兴市”,但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工业投入相对不足等原因,直接导致合肥产业集群水平低的短板。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在合肥本地转化。

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VCD机的命运。上世纪90年代,合肥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但由于缺少产业配套,这一开创性成果在当时的合肥只是昙花一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项成果却在其他地区催生出一大批VCD生产企业蓬勃发展。

合肥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自嘲”:“科大在天,我们在地,中间是空气。”同样是由于合肥的产业短板,中科大的科研优势未能转化为促进合肥大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无论是世界上第一台VCD机的命运,还是中科大与合肥的“分隔”,背后都是合肥“一流科研、二流城市”的隐痛。面对发展之痛,怎样破解?

转变从2004年开始。是年,合肥成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时间推进到2005年8月,时任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在试点市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说:“试点市建设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努力做大做强内源性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此时的合肥,要跨越式发展,首要是补齐产业短板,尤其是提升工业化水平,才能让科技创新试点市的招牌真正带来发展红利。

于是在2005年,合肥鲜明地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合肥的决策者特别强调说,“合肥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当务之急是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大工业投入。”

这一转变与当时合肥的发展阶段相切合。“按照经济规律,只有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科研与产业才能相融合,所以合肥在战略上要有所侧重。”当时一位专家接受《决策》采访时认为,工业立市为科研转化提供产业支撑,是“两条腿一起走”。

对此,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朱胜利对《决策》分析说:“没有产业,合肥的科研仍然是科研,是科教城市,但不会是创新创业城市,依然是‘两张皮’。有产业,有科教,两者深度融合,才称得上是创新城市。”

当时的合肥,以建设创新型试点市为契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上发力。财力虽不雄厚,却连续多年安排数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培育创新型企业。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合肥高科技企业,有一大批是那个时候播下的种子。

合肥工业发展的上扬曲线,也雄辩地证明了破解“两张皮”后的实际效果。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开始,合肥工业经济迈入快车道,工业增加值连续十年增速超过两位数,2010年突破1000亿元,2014年突破2000亿元。其中,2011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3.6亿元,占当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9.2%;到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3.4%。

由此可见,合肥工业增长与高新技术要素实现了同步加速集聚,迈向了创新发展的2.0时代。合肥是怎样做到的呢?

自主创新试验区的求索

2008年,时任合肥市政府主要领导接受《决策》采访时表示,“合肥作为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就是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集中力量实施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等综合创新工程,逐步建成国际著名的科学城。”

由此可见,早在10年前,合肥就有了建设科学城的目标,这是合肥目光长远的战略决策。此后的合肥发展,正是走了一条“综合创新”之路。

合肥另一项颇具雄心的战略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始成为合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合肥市科技局的一份报告认为,到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时,合肥初步形成了一套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了服务创新的平台和推动以企业创新为重点的高新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当时,在宏观背景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安徽也迫切需要追赶发展,而安徽最大的优势是科教和创新。为此,2009年,安徽省下大决心,自费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多方争取后,国家同意比照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的政策,形成“3+1”自主创新试验区格局。7年后的2016年6月,升级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合肥进入创新发展的3.0时代。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后,合肥把握机遇,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科产融合推向了更高层次。合肥创新发展也得到国家认可,2010年,合肥创新试点升级,获批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化学反应”

在合肥工业大学,有一句话广为流传:“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把这句话放在城市发展的语境中,就是合肥创新发展的又一杀手锏——“校城互动”。

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新型研究院模式”,是合肥创新发展的招牌动作。这个模式源于2012年5月时任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在中科大的一场演讲。

2012年,跨入“3000亿元俱乐部”的合肥,制定了“新跨越、进十强”和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但要真正实现目标,合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的支撑。于是,合肥市领导提出,要走好创新发展之路,迫切需要把科教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迫切需要知名大学的有力支撑。今后一个时期,是新技术大规模孕育突破、新产业大规模催生培植的“黄金期”,对合肥市和中科大而言,充满着合作空间。

2012年10月,中科大先研院挂牌成立,政产学研用体制机制改革大幕由此拉开。此后5年,合肥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相继成立了10多家新型研究院。这些新型研究院集聚了大批创新资源,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探索和推动作用,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创新引擎。

“与一线城市相比,合肥虽然在创新发展上不算早,但中期发力比较强,尤其是与大院大所的合作上,下了很大决心,眼光很长远。而且合作领域非常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合作体系。”梁光华对《决策》分析说。

通过不断探索,合肥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的院所合作模式,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模式是经过实践、可落地的,对大院大所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

梁光华告诉《决策》:“在谈合作的时候,合肥市一开始就把这些合作模式和成功案例摆在桌面上,很有说服力。从经济条件上来讲,合肥并不强,但是合肥有完整的支持思路、政策环境、产业基础、人才优势,以及前期成果的示范效应。”

随着一大批院所和创新资源的聚集、扎推,产生化学反应,量变引起质变,合肥的创新发展走在了全国第一方阵。

到2017年时,从产业与科创相互促进,到校地合作、新型研究院模式,再到创新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各类创新要素和平台载体优势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凭借雄厚的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合肥在城市角逐中胜出,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另一面来看,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也是对合肥创新发展的认可。

顺势而生

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之前,合肥还成功拿到多个国家级平台和战略。合肥成为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唯一城市。这标志着合肥迈进创新发展的4.0时代。

在这个新阶段,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中,国家科学中心的含金量相对更高。2017年9月,安徽省印发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合肥将建设滨湖科学城。

滨湖科学城的成立,表面上看是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自然延伸,采访中《决策》了解到,其成立有着更为深远的考量和战略意义。

安徽省委书记、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锦斌表示,建设滨湖科学城是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整体布局、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支撑,是集聚安徽高端创新资源、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打造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抓手。

从合肥市自身发展来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深刻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前途命运,滨湖科学城是新时期合肥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手笔动作。

首先,滨湖科学城是合肥创新发展从分到统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合肥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多分散在不同层面中,科学中心是原始创新,合芜蚌是产业创新,全创改是制度创新。现在合肥亟需集成系统地推进创新,以达到1+1>2的效果。”安徽大学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仁发对《决策》分析说。

其次,滨湖科学城体现了对创新认知的提升。采访中,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合肥创新发展的共同评价是,合肥对创新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现在更注重培育创新圈和创新生态,在滨湖科学城,全部资源围绕创新展开布局,是一个创新策源地的生态体系建设。”安徽省政府特约咨询专家、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宏分析认为。

第三,滨湖科学城是产业发展与创新集聚的双向契合。通过近十年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合肥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的比翼齐飞,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这就要求城市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升级,而今天的产业离不开科创的引领,滨湖科学城于是应运而生。”朱胜利分析认为,滨湖科学城是城市集聚高端要素、在更高层面整合创新资源的必然要求。

从这个角度上说,滨湖科学城顺应了合肥创新发展的大潮,成为吸引高端要素的强磁铁,是各类主体愉快创新、愉快创业的乐土。八百里巢湖之滨,一股科学劲风,正在鼓起合肥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风帆。


3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