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8年 > 2018年11期 > 领导科学/决策艺术 > 领导力

“100减1等于0”:领导力的辩证逻辑

  作者:黄晓武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3-25
不忘初心、不弃微小,把群众“表情包”当成我们工作的“晴雨表”,抓好影响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以“为民情怀”加热“民生温度”。

为走进基层、融入群众、推动发展,2018年7月到9月,淮北市部署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加快淮北大发展”活动。三个月来,我入镇村、进企业、访农户、拉家常,在一次次贴心交谈中烘暖党群“温度”,在一次次现场调研中把脉发展“症结”。越走越觉得心更近、情更浓,越访越觉得思路清、方向明,受到了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接地气、察民情、解难题,就一定能够持续赢得群众信任、广泛凝聚转型力量,加快淮北大开放、大招商、大创新、大建设、大发展。具体有三点体会:

群众“表情包”是工作的“晴雨表”

第一点体会是即使走访调研100次、1000次,没有了民心这个“1”,一切都为“零”,必须常态化走访调研、倾听民意、解决问题,做好民心的“加法”。淮北市利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加快淮北大发展”活动,31名市级领导分片包保、一线走访,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触颇深,广大群众对此真心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每次到村里去,我都非常注意讲话方式,尽可能多地学讲“淮北土话”,拉着群众的手和他们“拉呱”,让群众打开“话匣子”。交谈中,有的反映厕所改造缓慢,有的说增收办法不多,有的把自己家里“难念的经”“收支的账”讲给我听,个别声音甚至显得很刺耳,但都令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面”始终是倾听民声的最好方式,党员干部要多沾“泥土芳香”,洗去“机关浮气”,创造机会让大家发发声、吐吐槽,才能听到意想不到的“好声音”。

淮北市已连续九年被评为安徽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但新诉求新矛盾还不时产生。今年7月,淮北市也发生极少数教师因攀比待遇聚集的信访问题,虽然第一时间得到处置平息,但带给了我们“如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深深思考。走访中,31位市领导都带着“如何以大走访大调研促矛盾大化解”的“问号”,下足化解矛盾的“绣花功夫”。活动开展以来,先后编发《踏石留印、 工作动态》24期、《善做善成、民情专报》15期,原汁原味记录了意见建议76条、矛盾隐患52件,均得到了妥善处理。

群众心里有杆秤,老百姓看的是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化家湖社区,我到81岁的原党支部老书记张文清家里坐了一会,张老的大儿子意外早亡,身体不好的他还供着孙子上学,虽然落实了扶贫政策,但生活还是比较吃力。我当即安排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烈山区研究帮扶事宜,张老激动不已拉着我的手说:“现在咱的干部就是好,这样啥事办不成啊。”而我则五味杂陈,淮北市还有多少这样的“张老”?这些事看似“芝麻大”,但对群众来说却“比天大”。我们必须不忘初心、不弃微小,把群众“表情包”当成我们工作的“晴雨表”,抓好影响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以“为民情怀”加热“民生温度”。

“一入基层天地宽”

第二点体会是接地气,才能增底气。淮北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以来,我们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迸发转型崛起强大动能,城市由“煤城”向“美城”加速蝶变。在走访中,群众的新看法、好点子不时给我启发,基层沸腾的实践引人深思;淮北这片热土和淳朴的人民,激励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迎难而上的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越走越感到绿金淮北画卷美,必须倍加珍惜、守护美丽家园。近年来,淮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淮北样板。走访过程中,不断有群众表示淮北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美,让我真切感到群众对绿金淮北的热爱,也更加坚定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信心决心。特别是在绿金湖、化家湖走访调研时,面对碧波千顷、满眼苍翠,让我不禁回想近年来,全市上下为绿水青山“拼了”的奋斗历程,心里也暗暗“下劲”,一定要珍惜我们生态建设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动全市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淮北生态文明样板城市建设得更好更靓。

越走越感到乡村振兴群众盼,必须稳扎稳打、造福广大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抓手,群众对此非常关注、热烈期盼。调研走访中,我也不断发现“热气腾腾”的“实践惊喜”。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通过组建合作社,大力发展灵枣种植,村民钱包更鼓了;杜集区石台镇刘庄村发动群众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层探索的鲜活实践、多元尝试的活力迸发,让我感到乡村潜力无限、振兴大有可为。我们要顺应群众期待、汲取群众智慧,真正以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农民增收,让乡村“强”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越走越感到精准脱贫劲头足,必须攻坚克难、夺取全面胜利。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越往后难度越大。走访调研中,我先后实地查看了韩村镇塌陷区水面建设光伏扶贫、孙疃镇黑糯玉米产业扶贫基地等项目,入户走访看望了陈焕银、周芝花等脱贫户、贫困户。基层热火朝天的干劲,群众脸上的笑容,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信心十足,也更加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发扬淮海战役“全民动员、全面动员、全力支前”的“三全精神”,落实好精准脱贫政策,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在一线淬火”

第三点体会是“有了党组织,就有主心骨”。淮北转型崛起的火热实践,为民服务的担当付出,是基层党组织提纯淬火的最佳场所。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在发展为民第一线建强“战斗堡垒”,切实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2017年以来,淮北市积极探索推行“一组一会”,延伸党建工作“触手”,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杜集区石台镇张庄村“党群初心堂”等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脱贫户审核确定、移风易俗等工作,都通过“一组一会”得到很好解决。67岁的党小组长兼理事长化章学形象地说:“我们跑跑腿、婆婆嘴,尽量为老少爷们调解些纠纷,大家很欢迎。”我深切感到,“一组一会”之所以有实效、受欢迎,根本在于激活了基层党建工作“神经末梢”,畅通了基层党组织“毛细血管”。下一步,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一组一会”经验做法,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覆盖,不断凝聚党心民心。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正值淮北市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每到一处,我都与基层党员群众深入交流、“暗访”了解换届情况,群众纷纷表示这次换届“搞得不孬、选得很好,更希望他们能干好”。相山区渠沟镇郭王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多,如何让群众富起来?村党总支书记带领全村考察引进食用菌种植技术,“钟王牌”灌装食用菌远销新疆等多省,人均收入增加750元。我深刻感到,“选好带头人,幸福一村人”至关重要,不仅要把“两委”一班人,特别是“领头羊”选好用好,更要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教育培训,把干事担当成果装到群众口袋里,让满意映照在群众笑脸上。

党建引领发展,实干彰显担当。淮北坚持以最大责任抓实“最大政绩”,党建基础持续夯实,但检验党建“成色”,还要靠急难险重的“试金石”。大走访大调研期间,淮北遭遇特大暴雨侵袭,灾情之重百年不遇。我先后走访受灾较严重的北山村、南山村、黄营村、军王村等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舍生忘死、迎难而上的画面至今难忘。我还看望了“一根绳子系腰间、不顾生命疏淤塞”的相山区渠沟镇徐集村党总支副书记徐孝峰,他说“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干部不上谁上?”令我非常感动。我相信,只要我们建设好、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安徽省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