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区域经济

城市“圈群”重塑长三角

  作者:夏自钊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杂志时间:2019-05-21
如果说纵横交错的城市圈群,在长三角织成一张越来越绵密的一体化网络,那么,这些活跃的中等城市,就如同网络中的“纽结”,这些纽结的联动,则让这张巨大的网络纲举目张。可以说,没有这些活跃的中等城市,便没有长三角的各种圈群。

长三角各城市的“一把手”们最近忙得很。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区域内26座城市的领导动态发生了细微变化,各地“一把手”带队外出的主题,除了常规的学习考察和招商引资,清晰明确的城际合作正成为各地决策者每次外出的“标配”。

通过形式不一的城际合作,各城市争相建起各自的“朋友圈”,或当“群主”,或争相加入各种群,长三角城市朋友圈一片繁忙景象。

在规模空前的城市互动中,长三角经济地理正在发生深刻嬗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活跃的中等城市现象”和“长三角中轴崛起”。

这场区域内的画圈拉群,到底有哪些深层次的背景和动力?“活跃的中等城市现象”背后是什么深层因素?“圈群效应”又蕴含着哪些大趋势?

“此圈群非彼圈群”

2018年11月5日,进博会开幕式上,长三角一体化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随后,长三角各城市“闻风而动”,纷纷拉起了各自的朋友圈。仅11月当月,就有三个规模较大的城市朋友圈组建。

11月17日,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长三角继G60科创走廊后的第二个城市联盟,联盟有上海市普陀区,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浙江舟山、台州,安徽淮北、铜陵等8个市(区)。

11月19日,一条以上海临港—张江为轴心、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主轴的长三角沿海创新带,在上海临港新城的一份重磅行动计划中正式出炉,三年后,这条北起盐城、南到台州的长三角沿海创新带将初步建成。

11月28日,上海市嘉定区联合苏州、温州成立的长三角创新服务贸易共同体宣告成立;同一时间、同一场合组建的还有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及首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

提到城市圈群,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近距离的辐射型关系,比如长三角区域的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宏认为,“这一波城市合作不同,不仅仅是就近合作,而是远距离、跨省、跳棋式的合作,更多是画圈拉群,此圈群非彼圈群。”

梳理发现,目前长三角城市间的圈群主要有城市联盟、产业联盟、园区联盟三种平台载体。

先来看第一种城市联盟,目前长三角有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宁杭生态经济带、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等8个联盟。

这类联盟的特征是有一个核心的牵头城市或核心的双边城市,比如G60的松江区、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的普陀区以及宁杭生态经济带的南京、杭州。

再来看产业联盟,梳理发现,产业联盟是城市圈群中开展最早、数量最多、形式最多样的一种载体。

截至2019年5月,长三角区域内已经组建了15个冠名“长三角”的产业联盟,其中绝大多数是新兴产业,诸如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健康产业联盟、大数据产业联盟、干细胞产业联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等10余个产业联盟都在近两年内先后组建。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联盟越来越走向产业联盟的形式。仅G60科创走廊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组建了新材料、机器人、智能驾驶、新能源和网联汽车四大产业联盟。上海市嘉定区、苏州、温州组建的长三角创新服务贸易共同体,也分化出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2018年11月28日,首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上,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产业联盟远远多于城市联盟,城市联盟又分化出产业联盟,证明产业是核心。表面上看是城市画圈拉群,实质上是产业驱动,产业发展需要以联盟的形式,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分析说。

采访中,各地官员和专家均表示,要想形成真正的圈群,必须落实到具体项目合作上,才能避免抽象议论和无果而终等长期存在的弊病。

于是,第三种圈群载体——园区联盟开始提上各地重要日程。

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长三角产业特色小镇发展联盟、长三角创意产业园联盟应运而生。由于项目合作涉及面广,需要广泛协调,到目前为止,这种园区层面的圈群并不多,也正因为少,才凸显其价值。

“活跃的中等城市现象”

正如手机上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一样,有活跃的“话痨”,也有长期“潜水”的,城市圈群亦如是。

梳理发现,圈群中最活跃的是中等城市,包括上海松江、嘉定、青浦、临港新城等非核心区,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安徽宣城等。这些城市或是各种圈群的群主,或同时加入几个圈群,是区域内的活跃分子。

安徽宣城

如果说纵横交错的城市圈群,在长三角织成一张越来越绵密的一体化网络,那么,这些活跃的中等城市,就如同网络中的“纽结”,这些纽结的联动,则让这张巨大的网络纲举目张。可以说,没有这些活跃的中等城市,便没有长三角的各种圈群。

对于中等城市活跃的新现象,应该怎样看呢?

与大城市、核心城市相比,中等城市受限于科创资源、新兴产业、重大平台等短板,在高质量发展时代面临的挑战更大。发展形势倒逼它们走出去寻找资源、整合资源,因此对于区域一体化最为积极。

表面上看是活跃,实质是一种急迫。为了摆脱这种焦灼,我们看到,各城市在热闹的画圈拉群中,并非盲目跟风的扩大朋友圈,而是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

今天,各城市间组群已经不再满足于办一场招商引资会、做一场论坛这样浅表层面的合作,而是持续考量如何打造一个实质性的合作平台、合作基地,甚至在考虑是否能建立直通车,让人才、资金、信息在平台上、通道中流动起来。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盘点这些圈群发现,“这些城市紧盯的是科创资源和新兴产业,都想通过圈群,在新动能、新经济的集聚、策源与辐射方面做好一篇大文章。”

同时,宋宏认为,“中等城市现象除了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还有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再被动等待、依赖三省一市层面的推动,而是主动作为,自发自觉地去扩大朋友圈。”

这种自下而上的主动作为,与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极大改变了过去长三角一体化主要依靠上层推动的被动和缓慢。

长期以来,长三角一体化是两种力量在主导,第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第二种是市场主体无形之手的推动。

今天,中等城市的活跃,则成为推动一体化的第三种力量。同时,作为中观层面的第三种力量,中等城市还连通了宏观层面的政策推动和微观层面的市场之手。

过去,从三省一市层面的政策推动,到市场主体感受到“获得感”,中间链条过于漫长。由于行政区划和地方保护主义,某些时候,中等城市尤其是地级市还扮演了中梗阻的角色。

而今天,中等城市的活跃,则疏通了这一淤塞,打通了要素流动的毛细血管。

三种力量的互动,真正打通了区域一体化的“任督二脉”。这就是中等城市现象的最大价值。

正在全面走向“融时代”

当一种现象频繁出现的时候,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动因,长三角城市热衷组建圈群也是如此。那么,正在连番上演的画圈拉群,到底蕴含着哪些深层脉动和大趋势?

首先,各种圈群组建的一大背景,是地方政府越来越感受到打破行政壁垒、避免恶性竞争的重要。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表现为以城市群为单位的产业链竞争。但是从目前来看,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水平并不理想。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3月发布的《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18)》显示,长三角专业化分工水平仍然偏低。从结构相似性系数来看,苏浙皖三省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生产力布局盲目重复依然比较严重。

报告分析认为,其根源是行政壁垒阻碍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怎么办?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打破行政壁垒,让市场主体以更低成本开展合作,让要素流动更加便利。

G60产业联盟正是在这种诉求下应运而生。在G60走廊上,跨省分工、协同创新的产业联盟“抱团”正在改变产业雷同、低质竞争的“内斗”。画圈拉群本质上是为了超越行政区经济,提升跨区域的产业链分工水平。

其次,传统产业时代,区域之间更多是零和博弈的“竞合”关系,而新兴产业需要各地走向“合竞”。

地方官员和专家学者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都缺新动能,已经超越传统产业时代那种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培育机制也大不一样,新兴产业所要求的产业分工更细更密,越来越强调专业化分工,无论是创新策源、技术研发,还是成果转化、制造配套,以及新技术的场景应用等,都需要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倒逼各地展开合作、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分工水平。

第三,各种基础条件的具备、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使得各城市开展跨省、远距离的画圈拉群成为可能。

产业合作讲究就近配套,而今天长三角城市群,绝大多数都超越了传统的都市圈,开展的是跨区域、远距离、跳棋式的合作,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各城市都能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整个区域在科技产业创新上呈现多点策源、多点育成的态势,这也契合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多领域、多门类爆发的特征。”宋宏对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分析说。

同时,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素流动受距离限制越来越小,区域要素配置越来越呈现多点联接的网络形态。正是这种多点策源、多点育成、多点联接的网络形态,使得跨省、远距离的圈群成为可能。

中轴崛起的“化学反应”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长三角一体化的最新特征,那就是“圈群效应”的不断蓄积,这种效应一旦越积越厚,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使区域一体化产生质变和升华。

“圈群效应”的红利,集中体现在长三角“中轴崛起”上。

“中轴崛起”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个最新现象。这条中轴,就是由嘉兴、湖州、宣城、芜湖串联起来的一条经济带。

过去二十年,长三角地区最耀眼的是北翼的沪宁线和南翼的沪杭宁温线,沪宁线是发达的苏南地区,沪杭温线则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杭甬温台地区。

长期以来,在苏南和杭甬温的耀眼光芒下,这条中轴显得有些暗淡。但是近年来,随着G60科创走廊的异军突起和沿线城市的抱团组群,这条中轴线的发展正日新月异。

经济地理的重塑、产业分工的优化以及上下合力推动区域一体化等,这些在“中轴崛起”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正是“圈群效应”的具体体现。

“圈群效应”首先是长三角经济地理的重塑。

今天,长三角各城市的决策者们,正在区域内为组建圈群而往返奔波,如果把这些“一把手”的行程在地图上画成一条条直线,会发现这些线条纵横交错,越织越密,一张巨大的、全覆盖的城市合作网络已经在长三角形成。

表面上看是一张巨大的网络,实质上是长三角经济地理的重塑,具体体现则是区域密度的不断增强、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

其次是区域产业分工的优化。长期以来,产业结构的同质化是制约城市群协作发展的一大顽疾。看到哪个新兴产业有市场,就一哄而上、恶性竞争、过度开发,这种现象在圈群效应中已经得到缓解。

以G60科创走廊为例,为真正实现产业一体化布局,G60联席办在对九城市产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G60产业联盟”的破题思路。

“我们的思路是发挥各城市的产业优势,比如芜湖的关节式机器人、杭州的移动式机器人、苏州的机器人关键部件等,统筹产业链的融合与配套,减少重复布局和无序竞争。”G60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于晓东介绍说。

位于芜湖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在长三角其他近20个产业联盟中,尽管名称不一,但宗旨都是优化产业布局和分工,当这样的产业联盟越来越多,整个区域的产业分工将极大优化。

最后是以下促上、上下互动,基层动力推动区域走向真正的一体化。

对于中等城市的活跃,有评论认为层级和推力不够,其实不然。对此,宋宏分析认为:“中等城市活跃,其实是非常好的现象。区域真要一体化,首先要基层活跃,只有基层活跃,才能以下促上。中小城市、基层市场主体越积极活跃,才能自下而上地推动上层认真谋划。届时,上下两个动力的合流,将使长三角一体化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42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