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9年 > 2019年7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中轴崛起”搅动江苏新格局

  作者:袁 杰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19-08-05

传统印象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江苏分为三块:苏南、苏中和苏北。这样的区分有地理因素,比如滚滚长江隔断南北,也有文化差异,比如吴语和江淮官话之分,但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经济差距。三大板块之间,经济综合实力从南到北呈现阶梯式下滑,一边是富庶的江南水乡,另一边则是相对落后的苏北平原。

然而,随着城市群、都市圈经济的崛起,这样简单地横向区分虽然有其科学性,但已经不入时了。

今年以来,江苏中部城市泰州,公开喊出要和江南的常州“结盟”,共图大业。全国两会期间,15位泰州团人大代表,和10位常州团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加快常州和泰州南北融合,加速“中轴崛起”。

一个位于传统苏南板块,一个位于苏中板块,两座城市“来电”的背后,是各自发展遇到了瓶颈。同时,此前并不多见的“纵向联系”,也揭示出在新时代,江苏城市发展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

尴尬中轴线

在新一轮江苏城市角逐中,泰州奋力追赶的身影尤为明显。

2018年,泰州取得了建市以来令人瞩目的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了5107.6亿元,紧追“老大哥”扬州之后,列江苏13个设区市中的第九位。尽管总量上不及苏南城市,但泰州的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不错的水准。

最为典型的是,泰州医药产业闻名全国。坐落于泰州的中国医药城成功实现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目前,泰州全市医药产销规模高居全国首位。

在江苏的地理版图中,泰州居正中,然而在新时期,这样的区位正变得有些尴尬。

在传统苏中三市中,泰州西侧的扬州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区内,正抢抓宁镇扬一体化重大发展机遇,稳步对接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泰州的东侧,南通正在积极对接上海,打造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重要中心城市。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临沪高地的南通,已经不被人们视作“苏中城市”了。一定程度上,南通是当之无愧的“北上海”。

泰州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对于泰州对岸的常州来说,亦然。

长期以来,“苏锡无常”的说法始终刺痛着常州。在上海“1+7”大都市圈中,江浙共7座城市入选,连偏远的舟山和宁波都被上海纳入麾下,而身为苏南重要板块的常州却“失宠”了。从经济总量来看,常州2018年经济总量达到了7050亿元,在江苏排名第五,不敌南通的同时,身后还有徐州虎视眈眈。

不过,仅从经济总量来“唱衰”常州,多少有些不公平。毕竟从总面积和总人口来看,常州与苏州、无锡等苏南兄弟不可相提并论。苏州代管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多个强县市,无锡则有“王牌”江阴,长期以来和昆山并驾齐驱,但常州目前仅溧阳一个代管县级市。

因此,如果死死抱住过去的“苏锡常”荣光不放,常州短时间内很难解开经济总量上被苏州和无锡甩开的心结。

横向上,泰州和常州短时间内都无法实现逆袭。那么纵向上呢?

2018年11月底,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赴泰州考察。他提出,泰州是江苏发展的“中部支点”。这是对泰州的全新定位。而在一个月后,常州市委书记汪泉、市长丁纯在常州接待了江苏省交通厅厅长陆永泉一行。后者就加快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常州方面进行了对接。规划报告将常州定位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和江苏中轴枢纽城市,明确支持常州中轴崛起战略。

“中轴”,常泰一拍即合。

呼声与努力

2018年12月25日,常泰过江通道开工动员会在泰兴虹桥镇举行。

常泰过江通道,是长江上第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上层为6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铁路和普通公路。以前,两者之间隔着长江。如今,一座过江通道迎风而来。2024年,隔江相望的两座中部之城将成功“牵手”。

几个月后的全国两会期间,泰州团人大代表和常州团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常州和泰州融合发展,形成江苏“中轴崛起”格局。

据公开报道,两地代表联名建议,当前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加快重构,以常州和泰州为代表的江苏中轴,迎来了承接杭州都市圈辐射带动,以及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形成黄金“十字交汇”的历史机遇。

泰州市政协主席卢佩民、泰州市委副书记朱立凡,以及泰州市交通局局长李龙根的联名议案中认为,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经形成沪宁、沪杭、宁杭经济带,相互组成了核心三角。但在这个核心三角内,缺少一条中轴线支撑,从地图上看,泰州向南经常州、湖州和杭州,正是这个核心三角的中轴线。

代表们建议,要将常泰融合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从省级层面加以重视,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将“中轴”打造为新的增长极。

具体而言,两地代表提出打造交通、产业、生态、创新和开放五大纵向走廊,围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方面加快集聚。

产业上来看,常泰无疑是有共性的。比如生物医药产业,泰州拥有中国医药城,而常州的新医药产业也是重点打造的“十大产业链”之一。从交通来看,常泰也有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常泰过江通道正在加速建设,纵向贯通泰州和常州的盐泰锡常宜高铁也在推进。

一旦常泰中轴崛起得到省府重视,盐泰锡常宜项目势必将获得加速度。目前,江苏长江以北两条干线,徐宿淮盐和连淮扬镇铁路交叉于淮安,串起苏北五市同时,也让苏北搭上去南京和上海的“快车道”。然而,这两条干线均避开了泰州,这也使得泰州一下子成为高铁末梢。

因此,加快纵向联系是泰州必须去推进的课题,这也是在常泰“中轴崛起”中,泰州显得更为积极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常州官方的态度并不如泰州那么鲜明,但也意识到了纵向发展的问题。2018年12月底召开的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系会议,常州市委书记汪泉意外出席,并提出将常州代管的溧阳市,以及常州市金坛区纳入到南京都市圈。

2019年1月,常州溧阳、金坛以及镇江丹阳三地主要领导召开联席会议,共倡一体化。从地理上看,溧阳、金坛和丹阳正是呈现南北纵向发展。

江苏新变局

2019年4月,泰州市委书记韩立明在《学习时报》刊文,大谈泰州的“大海基因”。尽管泰州并不是沿海城市,但在韩立明看来,泰州应当有大海的胸怀和斗志。言下之意,泰州要打开思路,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常泰均开始注重纵向发展、打破思维定势的背后,是江苏区域发展格局的巨大变化。

传统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划分已经脱离了时代潮流,随着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江天堑所隔开的差异也正在被打破,江苏正在进入都市圈时代新格局。

比如南京都市圈,除了扬州和镇江两个“铁兄弟”,地处江苏北部的淮安也在谋求和南京进一步融合发展。待到时速350公里宁淮高铁建成通车,淮安到南京时空距离将缩短为1个小时。同时,淮安、扬州和镇江三市,还将通过连淮扬镇铁路,形成“拱卫”南京都市圈的东侧半圆。

在江苏北部,以徐州为核心淮海经济区,同样有两位江苏兄弟,分别是连云港和宿迁。徐连客专和徐宿淮盐铁路目前均已在建,通车后,徐州将大大加强对宿迁和连云港的向心力。

而在沿海的盐城和南通,目光也早已向南看,正大力对接上海。临沪高地南通在经济总量上位居江苏第四位,仅次于苏州、南京和无锡。盐城虽较上海更远,却对接更为积极,在盐城“两海两绿”战略中,其中一个“海”便是对接上海。在盐通、沪通高铁建成通车后,上海北上南通、盐城的时间,将在一个多小时内。

事实上,一直以来,上海的“龙头”辐射更多是沪宁线和沪杭线,随着北向纵向通道打通,上海将如虎添翼。

而在苏南,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苏州无疑将继续向东看。但对于“苏南模式”的创建者苏锡常,江苏省委、省政府并没有放弃这块招牌。在省委主要领导的多次讲话中,均提出要打造“苏锡常都市圈”,同时也提出了“锡常泰”一体化发展,也就是无锡、常州和泰州要注重抱团发展。这给无锡、常州带来了新的思考,也为泰州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进程中来看,沿常泰中轴线,向南可延伸至绍兴、温州、福州,向北可至淮安、临沂,既接轨上海,又能促进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无疑将成为引领区域崛起,发挥常泰在贯穿鲁苏浙沪四省在国家东部通道上的枢纽效应,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发力点。

实际上,在长三角一体化进入“融时代”,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联盟,只有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