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19年 > 2019年9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创新协同: 抢占“智高点”的包河经开区

  作者:本刊记者 安蔚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19-10-12
合肥包河经开区打造高端研发、办公、居住、休闲产城融合样板区。

“项目是点,经济是面,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合肥包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蒋兵在包河经开区2019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会上,对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清晰的规划,“园区要对标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围绕园区“1+3”(“1”即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3”即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产业体系,打造高端新兴产业基地。”

作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包河经开区无疑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核心区。8月22日,合肥市包河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暨合肥市5G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安徽创新馆召开,围绕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研发测试、应用示范、政策开拓、人才供给等方面,对智能网联产业进行发展保障,为包河区建设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产品研发及制造中心、标准质量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形成支撑。

智能、高端、新兴,已然成为包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自2002年成立以来,从一个典型的工业园区逐步转型发展为一座“都市型科技园区”,包河经开区抢占机遇,在打造“省府门户、滨湖智谷”的品牌之路上加速奔跑。

天时地利人和

“前期园区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比较集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合肥包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晖分析开发区的发展结构时认为,园区转型有其必然性,“随着合肥市的发展优势不断凸显,合肥滨湖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带来的机遇,以及作为安徽省行政办公中心‘后花园’的实际情况,都对包河经开区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转型的家底有多少?包河经开区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开始显现。

先看天时。“‘一体三翼’是包河区的‘家底子’,要将其打造成国家级滨湖新区、滨湖科学城的中心,打造成包河产业发展主平台、宜居生活新空间,打造成最美省府北大门、安徽中心新窗口”,2018年4月,在包河区委四届七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一体三翼”,而“体”就是包河经开区。

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合肥滨湖科学城、综合性交通枢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的叠加,推动着包河经开区加快发展的脚步。“包河实现高质量发展,首看包河经开区,关键在于切实发挥好‘一体三翼’中‘体’的作用”,政策红利带来了机遇,而背后则是发展的责任。

再看地利。南依安徽省行政中心、北靠主城区、东临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拥中央公园,区内规划有7条地铁线、2个高速口、1个全国最大内河港—合肥港,这是包河经开区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

人和,则在于包河区内中科大、合工大等大学科研院所集聚周边,每年5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和在肥60多万科技研发人员,为包河经开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创新创业资源较为丰厚。

外有政策,内有人才,正如专家评价的,“这个区域发展板块,拥有当前全市乃至全省最为稀缺、最为宝贵的发展沃土,是包河城市拓展的最后空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阳光与土壤

15栋独立办公楼,2栋综合配套服务楼,总占地137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创新智汇园坐落于合肥城市南北发展轴上,这是合肥—中关村构建区域创新协同共同体布局的首子,也是中关村创新资源要素联动合肥的重要窗口。

“聚焦智能、网联、生物医药等产业和业态,导入北京外溢企业和科技服务、科技金融体系,中关村创新智汇园将打造一个科技型、创新型、生态型产业平台,未来会形成一个8000到10000人就业、年产值达20亿到30亿元的科技园区”,杨晖向《决策》说道。而这是包河经开区“走出去”发展的第一步。

跳出安徽,对标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包河经开区发展的参照系,引进北京中关村成熟的发展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包河经开区的明智之举。

“我们不仅仅是园区的运营者,同时也是园区企业的搭桥人”,合肥中关村协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经理胡昌春如此定位公司的角色,“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主动为其对接技术、人才、产业链资源,嫁接资本,加速企业成长,推动企业上市,为园区提供阳光和土壤,推动企业自身更好的成长,这才是协同联动的真正意义。”

目前,园区汇集了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常青机械等20多家上市企业,覆盖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还有一批企业正在辅导上市。其中,北科天绘已成功进行3轮融资,连续五年盈利,估值达10亿元。

拥有专业园区运营管理者的同时,包河经开区也在扮演好金牌“店小二”的角色。

2017年5月,包河经开区开始试行《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全年新注册企业2800多家,为企业提供核名8000次。“为提升行政效能,我们坚持信息化、便民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而推行的代办服务,杨晖笑称其是招商团队的增值服务,“在区内设立代办服务中心,选配3名业务骨干,担任首席代办员和专职代办员,为企业代办从注册、立项、土地、规划、环评到施工等23个大项141个行政审批手续, 今年以来,已为园区32家新建、续建企业完成代办服务。”

做好接头人,是包河经开区提振企业信心的创新之举。“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被称作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三座大山,包河经开区积极帮助企业嫁接北京云狐、合肥产投等,开展转型升级。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接中关村科技金融、中关村科技租赁、徽商银行、光大银行等10家机构,举办银企对接会、科技金融对接会。

有了阳光与土壤,同时也有着“园丁的辛勤培育”,包河经开区的转型升级开花结果,先后获评、获批第四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级科技资源载体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以及安徽省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示范基地等数十个省级荣誉。

未来可期

2019年8月,合肥市启动建设的首条自动驾驶5G示范运行线落户塘西河公园。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强区,包河经开区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正逐步完善,形成闭环,产品包括整车、电机、电池、雷达等。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质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加持,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储备了“底气”。

拥有了“底气”,包河经开区的发展真正具备了基础性和穿透性。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培育创新产业,围绕主导产业体系,打造高端新兴产业基地。力争到年底,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3家以上,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4%以上。”蒋兵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中提出期望目标。

期望的同时也必然要看清短板,产业结构不优、领军性高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较少、低效闲置土地清理还没破题、配套设施欠缺等问题依然是包河经开区亟需破解的难题,而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手段则是破解的密匙。

找准定位,持续完善开发区功能,添加发展加分项。正如包河经开区核心区规划目标:包河经开区未来就是一个高端的研发、办公、居住、休闲的产城融合区域。

3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