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防疫“小单元作战”!安徽这个区创新“单元长”制度

  作者:吴明华  来源:决策媒体智库时间:2020-02-18

基层社区要在短时间内摸清居民的具体情况,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这对社区干部来说是巨大挑战。细节决定成败,但如何将各项防疫措施在基层落实落细?如何确保防控无“死角”、无“盲区”?

安庆市迎江区创新建立“小单元作战”体系,设置“单元长”,做强“小单元”,实现城乡全覆盖,为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夯实体系基础。截至目前,迎江区已经设置“单元长”2775个,人均管理47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启动以来,家住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街道光荣社区的居民高成虎,每天在他负责的居民楼内爬上爬下,忙得不可开交。“我是单元长,包保30户居民,每天都要对他们进行摸排。”他说。

现年58岁的高成虎,自小就住在光荣社区,对该楼内每家每户的情况十分熟悉。加上他热心公益、长期担任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干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五个清仓见底”工作开展过程中,他被社居委指定为北三巷3栋的单元长,负责居民信息摸排。

光荣社区常住人口7000多人、有76栋居民楼,社居委要在短时间内摸清所有居民的具体情况,这对社区干部来说任务十分艰巨。“不光是时间短、任务重,关键是不少社区干部和居民之间彼此还不是很熟悉,这就导致了清仓见底难度极大,甚至精准度不高。”迎江区委书记尹志军说。

根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令,迎江区创新建立区委书记统筹负责、区指挥部具体指挥、网格长主体负责、“单元长”包保实施,即“社区+网格长+单元长+居民户”的作战体系。网格长原则上由社区干部担任,“单元长”一般由本楼栋里居民担任,包保到户,管理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三有标准”

“单元长”要达到“三有标准”,即;有一个好身体,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有一定文化素养,会居民微信群建立、管理,懂政策宣传,会做群众工作;有一副热心肠,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具有奉献精神。“单元长”候选对象由网格长、社区居民推荐,街道、社区书记会商联系点县级干部和村居包保部门负责人遴选、甄别、公示、确认。

“单元长”纳入乡街、村居管理。每个“单元长”管辖面积不宜过大,原则上按照多层楼房1人、小高层2人、高层一单元1人。除高层单元外,每个“单元长”原则包保不超过50户的标准进行设置,并相对固定。“单元长”要准确掌握每户居民信息情况,并对居民信息除社区党组织以外不得对外公开。

“单元长”表现突出的,给予单元长精神、物质双重奖励。对工作不称职、或较多群众反对的“单元长”,则由任命渠道予以撤销。

“微”治理创新

迎江区各级党组织全面发动村(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家大学生、机关干部、退役军人、物管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楼栋长等各方面力量下沉社区,支持“单元长”工作,做好小区“微”治理,从严落实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期间逐户摸排时,迎江区发动2500余人,参与居民摸底排查、宣传防控自护等,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较好落实五类人员“清仓见底”摸排工作。

迎江区创新丰富网格化管理、创新“小单元作战”,为疫情防控以及今后基层社会治理打下了坚实工作基础。

77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