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动新机制

  作者:程海霞  编辑:纪海涛时间:2019-08-05

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动新机制,启蒙培育青少年法治观念,是我区“七五”普法规划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则是青少年学习本领、提高素质的地方,是一片净土。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和学生受到不法侵害的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危害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近几年的司法机关数统计据情况看,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下列一些特点:一是犯罪数量有上升趋势。近几年来对“双抢”、“两盗”案件的统计分析,未成年人参与“双抢”“两盗”犯罪的数量增多。未成年人参与该两类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其中,一部分属于学生犯罪。二是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于人身和财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案和故意伤害案所占比例最大。从以上可以看出, 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基本上都是针对人身和财产的犯罪。三是共同作案、结伙作案、团伙作案情况突出。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成人化色彩增加。有组织犯罪增多,尤其是团伙犯罪和共同犯罪比例直线上升。四是学生受到的不法侵害也与日俱增,校园贷、套路贷、传销和性侵频发高发,严重威胁到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造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加,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心智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或出于讲义气或泄愤报复,或受到他人的唆使或者好奇心的驱使,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学生有好友、好胜和好动的心理,一旦和不良青少年为伍就很可能下水。也有的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而加入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有的学生贪图享受,羡慕别人的高消费,于是不该伸手时却伸手,导致盗窃犯罪成为各类校园犯罪之首。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发展到抢劫学生和其他公民。

2.家庭缺少温暖,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或者是留守家庭。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宠爱较多。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把这种关爱变成溺爱,对孩子明知有缺点也不纠正,就会培养子女的任性、骄横等不健康的心理。有的家庭则采取打骂等不正确教育方法,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脱离家庭的监管,还有的家庭是留守家庭或是父母离异后,孩子缺少父母管教,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走向歧途。

3.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或是缺失。现在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分数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和教师的前途。一部分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关心有加,而对学生个人品德有所忽略。表现在对差生放手不管,缺少必要的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既不了解、也不加深入研究。有时直到学生因此自暴自弃直到他们犯罪了,老师才如梦方醒。而且有的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不学法、不懂法,当然也不会有自觉守法的意识。

4.不能正确分辨社会信息的好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孩子是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掌握信息的能力很强,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更多样化、个性化。加上现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使学生无所适从,针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污染严重,青少年学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但模仿能力强。从对犯罪学生发展轨迹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网吧、电子游戏室、酒吧等处的常客。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受涉黄涉暴等内容影响较大,在其引诱下很容易犯罪。

因此,法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实现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明显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违法犯罪的问题。

首先,法制教育必须先从教师做起,加强教师的学法遵法守法工作。老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学校要充分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政治学习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法制知识的活动。要着重学习《普法读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小学教育教学法规等,提高了教师们的守法意识和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正当权益的自觉性。

其次,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法制教育并不是一两堂法律常识课能全部解决的。应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利用政治课专题进行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利用其它学科寓法律知识的教育于教学之中,同时,利用学生的团、队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渗透法律知识的教育,努力使得学生的普法教育网络化、系统化。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区已有多所学校落实聘请法律副校长参与法制教育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法律副校长作用,把的法制教育活动和学校各项工作推向正规化、法制化。

第三,要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心理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工作要有生动性、针对性、有效性,防止空洞的说教。如果说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的话,那么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即是与法制教育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容忍之心,教育学生爱惜生命、尊重他人人格,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却常常被忽略的教育内容。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通过教育克服学生中存在的逞能、好胜、霸道、急躁心理,培养他们自制力,防止因小事而发生恶性案件。对早熟的学生要加强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导,防止犯罪。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治疗。

第四、要在全社会开展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防止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音像制品和书刊毒害青少年。家长和学校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以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的方法,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社会正气、文明风气,使他们自尊、自律、自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政法各单位要坚决打击侵犯学生的违法罪行为,发挥法律的威慑力。此外,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优势,与周边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广泛开展共建,通过组织学生军训、听法制报告,参加审判大会,走访少教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在法制教育的同时,要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常规教育,把遵纪守法的意识落实到日 常的行动中去。

总之,开展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努力,才能巩固法制教育的成效,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修养水平,形成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参与。新时代社会对法治的要求更高,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也更高,学校和法制教育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新形势下的法制教育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程海霞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