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特色小镇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作者:叶青  编辑:纪海涛时间:2019-08-06

近年来,霍山县始终坚定绿色发展方向,积极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市场主导、产业建镇,着力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绿色减贫 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土市温泉小镇、霍山县石斛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我县也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拥有两个省级特色小镇的县区。为充分发挥两个省级特色小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县政府办对我县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基本现状

上土市温泉小镇位于霍山县上土市镇境内,投资主体为华强大别山集团,小镇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由温泉小镇核心区、花果之乡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活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区构成。温泉小镇核心区位于上土市镇陡沙河村,占地约2200亩,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1.56亿元。2017年9月18日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小镇一期项目已建成营业。先后荣获2018年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镇、安徽省首批省级旅游小镇、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镇、安徽省省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被评为2017年度安徽网友喜爱的温泉胜地等。

霍山县石斛小镇位于霍山县太平畈乡境内,投资主体为天下泽雨、中国中药等港资、央企,计划总投资10.08亿元,小镇规划范围2.7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31.59万平方米。小镇以景观河道为主要生态线,以石斛小镇核心区为中心,着力打造小镇入口景观区、石斛山风景区、石斛加工产业区、石斛生态种植区、石斛康养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最终形成“一线、一核、五大区”的总体格局,并于2019年3月5日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先后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中药(石斛)文化小镇、安徽省石斛产业集群乡镇、安徽省霍山石斛品牌战略基地。

二、 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三坚持、三防止”原则,强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一)坚持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上。我县依托“亲山近水”优势,在山水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为每个乡镇量体裁衣“编规划”、彰显特色“取小名”、压茬推进“节节高”。一是规划引领。全县一盘棋,出台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切实做到“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聚焦以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战新产业等重点产业,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的特色小镇。如上土市温泉小镇以温泉旅游为核心,融合西山文化、健康养生、户外探险等为一体,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温泉小镇,成为霍山城市副中心。霍山县石斛小镇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霍山石斛种源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霍山石斛规模化种植基地、全国知名的霍山石斛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二是梯度培育。依据各乡镇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按照“培育一批、创建一批、命名一批”的原则,突出梯度培育,强化分类推进,防止一哄而上。对已获批的上土市温泉小镇、霍山县石斛小镇重点抓好创建任务落实,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强化运营管理,细排投资计划,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对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佛子岭迎驾生态小镇、大化坪茶香小镇、诸佛庵艺术小镇、下符桥花果小镇、单龙寺鲜花小镇等,编制规划、谋划项目,着力培育壮大。

(二)坚持产业建镇,防止千镇一面。我县树牢“产业是特色小镇生命力”理念,聚焦特色优势资源,做到“一镇一业”,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一是做活“一泉水”。我县是中国好水县,水质长年保持在地表II类标准以上,境内有17亿立方大别山最纯净的饮用水资源,有百年历史的优质温泉资源。上土市温泉小镇依托温泉资源,引进华强集团作为投资主体,通过“优质资源+优质资本”模式,打造一个集养生、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目前,温泉中心、穿越丛林、水上乐园等项目已建成运营,累计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带动小镇新增宾馆、民宿和农家客栈130余家,土特产店36家,解决周边群众就业2000多个岗位,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户,260人实现稳定就业,户均增收3.5万余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有景玩、有活干、有钱赚。佛子岭迎驾生态小镇,依托中国好水资源,按照“一瓶酒、一座城”总体发展思路,立足迎驾集团现有产业基地,建设水文化博物馆、白酒研究院、研学基地等重点项目,采取“传统加工制造+旅游+研学”特色发展模式,积极申报争取列入省级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二是唱好“一出戏”。霍山县石斛小镇充分发挥霍山石斛种源地优势,坚持“不唱天不唱地,就唱一出石斛记”发展思路,将霍山石斛与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康养、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着力将霍山石斛打造成绿色减贫的支柱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探索“租金+股金+薪金”扶贫机制,辐射带动全乡100多家石斛企业共流转土地山场10000多亩,流转费用每年达500多万元,惠及700多户群众,并且可以50年长久收益,其中152户贫困户每年拿到土地流转费用达90多万元。如淮源农庄与周边18户农民签订合作协议,群众以山场土地入股,并参与到农庄的种植、养殖、经营中来,年底统一进行分红,每年户均分红约8000元。此外,全乡有3000多人常年从事石斛种植加工等工作,每年临时用工达20多万人次,如天下泽雨每年长期用工200多人,每人每月2500-3000元,临时用工3万人次,每天80元,每月发放工资就有90万元。以石斛文化为主题的何家大院、福康居等特色民宿,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2015年全乡群众银行存款1.87亿元,截至2019年6月已达3亿元,户均7.5万元,人均2万元。

(三)坚持市场主导,防止一包到底。我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善用政府“有形之手”,依托市场“无形之手”,共同推动特色小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模式。政府负责小镇的产业定位、配套建设和审批服务,由企业作为小镇投资主体,制定建设计划,落实开工项目,实施经营行为,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如上土市温泉小镇,引进华强大别山集团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税费上予以优惠、项目申报上予以帮办、配套上予以优先,做好服务者角色。二是政府搭台、市场招商模式。小镇建设初期,政府适时介入,搭建政产学研平台、集聚要素资源、积极招大引强,联手培育大产业,促使小镇健康持续发展。如霍山县石斛小镇,由政府投资建设霍山石斛文化博物馆、石斛综合交易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出台配套政策,吸引了长江精工、中国中药等20余家石斛产业规模企业入驻。三是政企共建、产城一体模式。依托本土龙头企业,政企合作共建,推动产、城、人、文、景等要素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实现共赢。如我县上市企业迎驾集团,根据转型需要,提供方案和路线图,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营造相应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共同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小镇。

通讯员:叶青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