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全员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库,开展招商大会战,创新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合作共建“园中园”等招商方式,探索市场化招商和委托招商新模式。深化与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先进发达地区合作,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下大力气招引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成长型的产业项目。计划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5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增3亿元以上重点服务业项目2个。
加快项目建设。始终贯彻“项目为王”工作理念,以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提效年”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40个、新竣工12个、新达产10个,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60%,新增重点服务业企业2个。启动建设新芯产业园、三只松鼠联盟工厂、科技孵化器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持续推进楚江铜基新材料、比亚迪等续建项目建设;香港山河科技、尚美包装等项目竣工验收;易酒批智能物流园、喜悦科技等项目顺利投产。鼓励招商引资企业优先使用开发区现有存量标准化厂房,不断增强现有资源利用率,加快项目落户投产见效。
构建产业体系。努力构建“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生态圈”产业梯级提升发展体系。城东园区聚焦健康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按照“2+N”工作思路和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新芯产业集聚,构建新芯产业区域化专属产业链,切实做好“无中生有”文章;依托丰原药业、贝驰生物科技等重点企业,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以比亚迪轻轨产业基地为龙头,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电力电气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推动高端装备绿色、集聚发展。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园重点抓好电线电缆企业兼并重组、技改升级和扩产扩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优质企业上市,打造数字化电线电缆产业制造新基地,争创电线电缆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依托楚江铜导体产业园,积极申报省级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培植壮大全市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施,推动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实质性运转,持续落实项目签约“四个一”、项目推进“三单四定”“四督四保”、项目服务“四送一服”工作机制,企业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成立开发区金融工作服务领导小组,搭建园区企业与金融机构双向沟通桥梁,总结提升“一周一专题”“一企一行”“一企多行”的微型银企对接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围绕开发区产业体系,探索设立开发区产业基金、担保公司;建立园区企业税收贡献奖励制度。
建设美丽园区。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以信息化为依托,打造企业服务、物流服务、生活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行开发区环保中控系统,建设开发区消防站,打造升级版的园区环保体系及安全生态园区样板。积极谋划开发区商业配套项目,争取引入集金融、办公、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完善园区配套能力。建立开发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库,高规格、高标准、高品质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推进通江大道市政化改造、福渡公园、马口河排涝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项目地块沟塘填平新建、续建工程。
构建创新体系。加快“专精特新”企业项目申报,重点培养具备条件的园区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化科技创新,指导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平台,设立三只松鼠健康食品研究院、中科产业研究院;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团队,继续加强与江南大学、中科院上海物理技术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跟踪对接深度合作,争取引进1-2支创新人才团队。
持续深化改革。开展“多审合一、多证合一”企业服务模式改革,着力提升服务效率。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推进开发区创新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全员竞聘上岗和绩效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进出机制和“收入有高有低、干多干少不一样”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园区资源配置,依托城东园区核心区,全面促进“一区四园”深度融合。推进开发区财政体制管理改革,理顺城东园区和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园财政税收关系。推进开发区运营服务体系改革,做大做强开发区产投公司,完成三只松鼠联盟工厂和开发区科技孵化器非标专项债申报,全面推进市场化运营。
通讯员: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