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枞阳县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站位新时代审视,枞阳县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全面构建,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还亟待提升。研究认为,枞阳县在物流主体、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枞阳县交通区位及经济基础优势没能转化为物流业发展优势。
(一)物流产业载体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1、结构上,现有物流配套设施主要服务传统行业为主,满足冷链、电商快递等新兴业态的物流设施仍缺乏。快递发展迅速,但无专业的快递物流园,快递企业布局分散,且快递作业设施简陋,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渴望专业、规模化的快递物流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互联网+”深化应用,冷链物流、电商快递等新型物流业态逐步涌现,但目前能较好承载这些业态的物流园区、冷库设施较为缺乏。
2、功能上,现有物流以提供传统的停车、仓储、配货功能为主,生产生活配套、物流金融等增值业务基本空白。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集聚载体,目前枞阳县仅有的桥港综合物流园、枞阳县农产品综合物流产业园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现有的物流建有部分简易仓库,无规模化的停车场,也仅具备装卸、仓储、停车、汽修等基础物流服务功能,主要提供仓储、运输、停车、配货等传统物流业务,流通加工、物流金融等新型物流业务较少涉及。
(二)港口码头岸线资源尚未有效利用
1、港口码头服务层次不高。临港物流是枞阳县物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枞阳县发展物流的突出优势与重要着力点。事实上,枞阳县现有港口码头主要提供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及产成品的装卸、堆存服务,服务层次低、高端物流服务发展缓慢,在发展水平、设施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仍有诸多亟待突破的问题。
2、港口码头泊位等级程度低。枞阳县现有港口码头泊位等级都较低,“小、散、乱”问题比较突出,专业化程度不高,与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趋势相差甚远。此外,近12.5公里的深水岸线资源也未能充分利用,存在“深水浅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的现象。
3、公用型码头及仓储设施少。公用型港口码头、港口物流园也是众多第三方水运物流企业的重要依托。枞阳县现有码头及仓储设施少,服务第三方的公用型、专业型码头及相应的仓储设施相对缺乏,难以满足众多第三方水运物流企业特别是转型发展的物流企业需求。
(三)高效集疏运输通道尚未有效构建
1、对外物流通道不高效。大容量、快捷高效的对外物流通道是提高城市内外物资交换效率、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支撑。枞阳对外物流通道主要由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水运航道构成,通道能力与效率尚无法满足枞阳构建长经济带物流节点城市、皖中南地区交通枢纽中心的需要,无法满足枞阳与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需求。目前,枞阳无铁路,仅有一条东西向的京台高速,且位于城区北部,与枞阳港口码头及重要产业园区无快速联接通道,制约了枞阳产业发展。
2、内部物流通道不便捷。从网络布局看,道路干线网东西、南北方向连通性道路、快速货运通道均较少。从通道技术水平来看,部分路段路况差、技术水平低,制约运输效率。此外,目前通往各乡镇的县乡公路等级较低,联通性差。目前,枞阳县与合肥、铜陵、安庆市区方向的跨江通道仅有一条公路,区域联动发展受到制约。
(四)物流企业层次水平尚未有效提高
1、物流主体功能结构相似导致传统市场的过度竞争。传统、单一的服务功能在当前经济发展日益趋缓、物流需求规模增速有限的大环境下,必然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利于营造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恶性竞争纵然由多方因素引起,但物流主体服务功能单一、竞争力水平低为重要原因之一。枞阳县现状物流企业类型单一,以运输、仓储、装卸等传统物流服务为主。运输型物流企业又以普通货物运输配载为主,提供装卸仓储服务的相对较少。如运输服务仍为诸多物流企业最主要的赢利环节,只能通过压低运价占有市场。
2、供应链物流个性化物流等高端服务供给较为薄弱。枞阳县尚无物流企业能提供基于供应链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化的物流也鲜有企业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则多由传统储运企业转型而生,且企业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烟草、商贸的配送很少利用第三方物流来进行货物的中转和配送。如华润苏果、建材大市场、安庆烟草物流配送中心都是这种方式。从枞阳县运输企业的操作模式来看,依然停留在广告牌、小黑板、露天堆场的状态,缺少高等级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企业等级不高,信息化水平较低。
(五)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尚未有效营造
1、基础设施建设“缺规划”。港口设施、园区设施、通道设施是枞阳物流发展最关键的“硬要素”。但从目前来看,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港口码头设施、园区设施在设施建设及功能布局上缺乏科学规划。港口码头物流方面,存在码头泊位等级低、支流航道等级低、码头自用多公用少、码头配套设施薄弱等问题。公路物流方面,大部分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或自身需求,自发规划建设,虽然这些园区在满足企业需求、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缺乏统筹安排,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物流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2、物流主体培育“缺载体”。物流主体是物流服务的直接供给方,物流要发展,企业培育是关键。但目前枞阳物流龙头企业少,物流企业“散弱”现象突出,发展层次低、竞争力水平低,难以满足未来第三方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物流主体的培育,纵然离不开市场需求这一重要“土壤”,但从供给载体侧发力,也是壮大发展物流主体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供给层面的企业培育载体主要包括“物流园区硬载体”、“信息平台软载体”,而这恰是枞阳的短板所在。
3、物流产业发展“缺技术”。物流业就业人数与比重下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专业化人才培育迫在眉睫。物流企业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仍较低,同时也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在建材大市场信息的发布和交流还停留在黑板报形式,没有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经营模式简单,停留在一台电脑或电话跑业务、几台车或条船跑运输,没有仓储、运输和管理信息系统。
(通讯员: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