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铜陵“小切口”推动“大整治”

时间:2020-07-20

农村教学点逐渐凋蔽,家长为孩子上学操碎了心,而2019年秋季开学时,随着安徽铜陵市建安小学滨江校区顺利开学,学校实现华丽转身,彻底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忧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铜陵市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通过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聚焦民生,城郊孩子上学不用再奔波

校园干净整洁,建安小学总部的骨干老师每天来这里上课,孩子、家长满脸笑容,走进铜陵市建安小学滨江校区,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杂草丛生的情景。

“这里比较偏僻,跟其他农村学校一样,前几年老师、学生流失问题都比较明显。”章功生老师在这所学校任教已有39年,见证了学校的变迁,5年没有招生让这里只剩3名老师、9个孩子。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学校所在的马冲村成为规模较大的回迁安置区,教育需求越来越大,但教学水平却一时难以提升,周边群众意见很大。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铜陵市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三学三改三见效”,即原原本本学、集中研讨学、联系实际学;边学边查立即改、专项整治联动改、建章立制长效改;党员干部受到直抵灵魂的教育、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马冲教学点的问题,涉及管理体制、基础设施、教学质量等,市里面牵头理顺了管理体制,我们下大力气进行教育布局调整,实施‘名校+’战略,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覆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铜陵市铜官区教育局局长黄建平说。

建安小学滨江校区改造筹备迈入快车道,校长彭莉带领同事加班加点,从校园改造到资源对接,再到宣传招生,大家全力以赴,最终让学校在9月顺利开学。

“这个学校不搞好,孩子就要到其他地方上学,车程20多分钟,而且也不方便。现在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每天都非常开心,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很好,我们非常满意。”建安小学滨江校区学生家长洪亚园说。

改革创新,困难群众低保审批提速70%

“对老百姓来说,获得感就是家门口的路是不是通了,村庄有没有路灯,学校环境是不是变好了,说到底就是民生的改变。”铜陵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田昕在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采访时说,学得深、学得透怎么体现?就是看怎么落到实处,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低保是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低保审批须经乡镇受理申请、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和公示,县区民政部门审批和公示等程序,一个流程走下来将近两个月,让困难群众感觉很不方便。

2019年5月,铜陵市将铜官区作为安徽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特别是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立足群众需求,提出了试点低保“承诺即审批”的创新思路。

“我们将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后置,在居民家庭收入核对无明显排除情形、个人诚信承诺到位、提供材料齐全、申请条件明晰的情况下,将新申请低保审批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内完成,提速70%。”铜官区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方莉介绍说。

单位改制后,54岁的章忠华一直以打零工为生,2019年8月初被检查出食道癌,住院治疗花销巨大,不能打工又没了经济收入,他只能靠亲戚资助度日。

2019年9月26日,章忠华开始申请低保。国庆节后,社区网格员、负责低保的工作人员一起上门调查,核实基础信息后,章忠华的申请很快进入流程,10月16日就完成了审批。

“申请低保后,我可以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提高,后续医药费负担也减轻了。低保一个月471元,我再编一些篮子拿出去卖,生活就没有问题了。”章忠华说。

攻坚克难,解决民生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

“套路贷”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令人深恶痛绝。如何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铜陵市公安局扎实推进,打处追赃,将打击“套路贷”作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

今年53岁的郭金忠,2014年6月陷入铜陵市刘某的“套路贷”陷阱,两年多时间里,150万的借款翻到485万,他也多次遭到非法拘禁、殴打辱骂,直到2016年年底,他将一套价值近百万的房子低价过户,对方才稍微收敛一些,但却始终没有逃离魔掌。

“年初,我们接到报警后,开始对刘某进行调查,后面陆续又有一些群众报警,郭金忠是今年10月9日过来的。”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民警周元介绍,围绕刘某及其他嫌疑人开展调查后,警方逐渐掌握了该犯罪团伙的情况,并于2019年10月23日实施抓捕,主犯刘某落网并被刑事拘留,其他嫌疑人也在陆续抓捕中。

得知刘某落网后,郭金忠非常感动。采访中,他一直感谢公安机关对“套路贷”的打击,让他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提心吊胆地生活了。

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后,铜陵市纪委也找准“小切口”推动“大整治”,推动积案化解,并着力解决信访举报中涉及的民生诉求。

活动开展以来,铜陵市纪委梳理出信访件较多的5个乡镇,由市纪委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接走访信访反映人,解剖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对于群众合情合法的民生诉求予以先行解决。

“很多信访举报中都涉及民生诉求,以前我们重在干部违纪违法的查处,按照正常程序走,群众合情合法的诉求并不能及时解决,我们此次重点要解决这方面问题。”铜陵市纪委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陈方应介绍。

立足推动问题解决、矛盾化解、政策落实、干群融合,铜陵市纪委建立民生诉求解决“绿色通道”,制定《关于直办信访举报中民生领域诉求事项的试行办法》,对举报中涉及的14项民生诉求,及时交行业主管部门核查落实,实行限期“销号”管理,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推动矛盾化解,需要的是真正沉下身去,带着感情去交流。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解决了一批问题,化解了一批矛盾,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很认可。”铜陵市纪委常委、秘书长肖家志说。

(通讯员:张国珍)

6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