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该县共接待各类研学游游客近70万人,同比增长54.3 %,人均消费200元左右;其中牌坊群鲍家花园最为集中,该景区一次性接待量最高可达800人,全年共接待研学团队近500个约12.8万人,同比增长47.3%。
一、整合资源,加快研学基地建设。歙县是古徽州核心地域,是徽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天然的研学资源优势,拥有徽墨歙砚、徽州三雕、徽州戏曲、传统美术、医药、舞蹈、音乐等多项独具特色的代表性文化遗产。目前该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0项,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2018年度全国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共有徽州府衙综合性传习中心1处,省级非遗传习基地8家,市级非遗传习基地17家,县级非遗传习基地14家;共有省级传统村落240个,位列县级层面全省第一,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48个,位列县级层面全国第一。我县围绕研学旅游的特点,挖掘和整合地方文化与旅游资源,加快研学基地建设,截止2019年底,成功创建省级研学旅行基地1家,市级研学旅行示范点3家,市级研学基地5家,县级研学基地10家。
二、精心设计,加速研学课程开发。始终坚持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统一原则,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知行合一”的思想,着重突出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衔接互助的实践育人作用。精心提炼研学旅行活动主题,利用徽州传统文化优势,根据研学团队的需求及不同年龄的学生,科学制定研学线路,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史地、人文、科技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例如,以徽州剪纸、徽墨歙砚制作、徽墨描金、徽菜制作、盆景制作、徽派建筑等“非遗”为主题,寻味古法技艺、匠心传承背后的故事。以徽州民歌教唱、鲍氏家规家训、竹山书院孔子礼圣、陶行知生平讲座等“国学”为主题,游历徽州,传承文化;以农耕体验、古村落寻宝、新安江无人机3D监测、野外生存等“趣味”为主题,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收获快乐,确保每次活动都能够给学生以实践能力、审美能力、传统文化、家乡情怀等正能量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三、健全制度,加强研学市场管理。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防范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对研学团队提供全程周到的安全服务,要求出发前有备案、有保险、有安全讲座与演练,行程中有安全员督导、遇到安全隐患有研学导师提示、有应急预案,课程实施中有安全员配合、各研学点有安全提示。严把住宿和饮食安全关,所有入住宾馆和就餐地点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提前对入住宾馆和就餐地点进行安全检查,要求配备应急车辆,充分评估研学点、住宿地与最近医院的距离,并在研学期间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以防发生意外事件,全方位确保研学团队人身安全。进一步规范研学旅行的收费及相关行为,切实把好研学旅行审批关,严格审查学校每次研学旅行的路线、出行地、主题、内容、课程、收费等,禁止以研学旅行为名收费发放补贴,禁止学校或与学校有利益关系的企业借研学旅行进行创收和获利,禁止相关人员借研学旅行之名行免费旅游之实,杜绝学校或个人在研学旅行招标等工作中出现违纪违规等行为,确保研学旅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歙县政府办 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