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高端访谈

逆势上扬的滁州策

——对话中共滁州市委书记 张祥安

  作者:本刊记者 姚成二 陈成诵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0-08-10

1月2日,市招商引资“三看三比”巡回检查深入南谯 1.jpg

抓机遇、大招商、善作为

《决策》:近年来,滁州以新发展理念统揽全局,坚持“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战略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滁州实现逆势上扬的关键在哪里?

张祥安:2019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的困难挑战,滁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难得的是,滁州保持了稳中奋进、冲刺争先的好势头,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靠前的同时,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三。

这是全市上下多年追逐的梦想,是广大干群奋勇攀登的高峰,一朝实现,意义重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厚植了支撑即期、引领预期的新动能,围绕打基础、顾长远,我们谋划新上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动性强的好项目,令人欣喜、令人期待;我们营造、巩固了干部干净干事、群众群策群力的好生态,皖东大地政通人和、风清气正,赢得了市内外各级各界的广泛赞誉、普遍认同。

回顾滁州近年来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开创这样好的局面,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正如省委李锦斌书记指出的,滁州干得好,就是因为抓机遇、大招商、善作为。

《决策》:2019年是滁州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一年,总量跃居全省第三离不开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滁州是如何做好大招商的?

张祥安:招商引资既关乎当前,更影响长远,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滁州现在发展的大好势头。近年来,滁州发展的势头良好、成绩单不错,这与招商引资的贡献度密不可分。

就当前来说,稳增长的关键在于稳投资,稳投资除了本地企业加大技改之外,更重要的途径、增长点是靠外来投资和外来项目;就长远而言,招来了项目就是栽下了摇钱树、培育了增长点。具体来讲,是重点做了“五篇文章”。

一是认清形势,做好抢抓机遇文章。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建设等,为滁州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难得机遇。二是明确目标,做好重点出击文章。主要是“三个突出”:突出“一东一西”招商,“东”是“大江北”区域,“西”是西部大工业基地,突出北京、上海、苏州、昆山等重点区域招商,突出高校科研院所,“国字头”“央字号”大国企,旗舰型、龙头型大民企,独角兽、单打冠军的好企业等重点领域招商。三是聚焦产业,做好延链强链文章。围绕六大支柱产业,深入摸清产业链条中的上下左右关系,引进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产品。四是双招并举,做好人才引进文章。深入实施人才招引“三大行动”、启动实施人才培育“三大工程”,全力做好招才引智工作。五是夯实基础,做好平台提升文章。加快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优化整合、改革创新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方位完善园区功能。

2月26日,108个重点项目在滁州集中开工,总投资达到422.6亿元,为2020年滁州经济运行开了好局、起了好步。

总之,招商引资年年说、天天讲,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关键要看行动、见成果。招商引资工作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谁能请来客商、招来项目、引进资金人才,谁就是滁州的功臣。

争当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决策》:长三角一体化为全省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滁州进入“大江北”时代,将如何争当安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和排头兵?

张祥安:近些年来,滁州积极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放合作更加深入。59个涉滁项目(事项)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出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滁州《行动方案》,与南京签署“1+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跨界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建设正式启动;36个项目列入合肥都市圈年度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库,与长三角18个城市实现首批51个事项“一网通办”。

2020年是全面贯彻国家《规划纲要》的第一年,要紧盯滁州市《行动方案》明确的120项具体工作,特别是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的涉滁任务,加强调度、压实责任、狠抓落实。

一是要加快两大示范区建设。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大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国家战略赋予滁州的政治任务。二是要加快两大板块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和西部大工业基地是统筹滁州东西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县域发展的重要平台,要整体推进、加速建设。

《决策》:滁州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站在“十四五”规划新起点上,又有着怎样的谋划?

张祥安:谋早谋实“十四五”规划,这是事关滁州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现在就要着手搭班子、做基础工作,提早、全面启动规划编制。

要谋实目标任务。全面总结“十三五”工作成绩和经验教训,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立足滁州实际,突出高质量发展,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战略思路、重点任务。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安徽的政策导向,认真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牵动性、突破性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加强向上沟通汇报,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

要谋足发展空间。牢固树立空间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牢把握第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历史性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拓宽视野、放眼长远、攻坚克难、舍得花钱,把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位置。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特别是南京、合肥等毗邻城市相关规划对接,做好与“十四五”及市域空间规划、产业和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为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要谋准主导产业。既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做好“有中生新”文章,围绕现有六大支柱产业,按照打造千亿级目标,分别绘出路线图、定好时间表,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尽快形成“四梁八柱”;又要紧盯前沿发展动态,做好“无中生有”文章,敢于谋划策划,善于把握政策、把握机遇,找准结合点、突破点,加快培育新产业。

“人一我十”的拼劲、“人十我百”的闯劲

《决策》:2018年10月下旬开始,滁州在全市开展“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这是一场怎样的“头脑风暴”?

张祥安:“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活动,是为了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以思想大解放引领滁州大发展,全面掀起“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行动热潮。

滁州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最现实路径是推进与南京同城化,最难得机遇是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江北新区的潜力就是滁州的潜力,滁州的空间就是江北新区的空间。开展“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活动是抢抓大机遇、拓展大空间、推动大发展的需要,通过大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凝聚智慧、理清思路,凝聚力量、担当作为,形成“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浓厚氛围。

开展“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一个月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滁州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大讨论,强化开放发展意识,把南京作为滁州开放发展的第一站;强化主动融入意识,主动“投怀送抱”,甘当发展配角;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全面学习借鉴江北新区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担当作为意识,以风雨无阻的心态、风雨兼程的状态,以“人一我十”的拼劲、“人十我百”的闯劲,扎实苦干、勤勉奋斗、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建设大江北作出应有贡献。

《决策》:滁州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员干部队伍,滁州将如何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张祥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必须强化效率意识、树牢结果导向。滁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已经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要经常问自己,面对发展压力,紧迫感怎么样?对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安排,少一分“等靠要”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只要任务定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绝不能拖拖拉拉、半途而废,更不能工作还没有开展,就谈困难、讲条件、提要求,甚至是踢皮球、打太极,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上交矛盾、拖着不办。

要经常问自己,面对发展难题,思想解放怎么样?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只要是为了事业发展、工作推进,就大胆试、大胆闯,就下定决心、立即行动。坚决克服基础差、底子薄就理所当然慢一步、心安理得当后进的“惰政”思维,切实增强争先精神、拼搏精神、担当精神,敢向高处攀、敢与强者比、敢跟快的赛。

要经常问自己,面对发展重任,“钉钉子”精神发扬得怎样?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敢于动真碰硬、啃硬骨头,敢于触及矛盾、一抓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奖惩,树立导向、健全机制,奖优罚劣、传导压力,促实干、出实效,进一步创优干部为事业想、组织为干部想的良好政治生态。

172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