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0年 > 2020年7期 > 智库/观点 > 观察家

30年,向东!

  作者:王运宝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0-08-11

30年前的199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文章。当年的4月18日,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安徽“闻机而起”率先响应,作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

安徽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的省份。

以此为起点,安徽融入长三角30年,是从黄浦江畔的一栋大厦开始的。1991年6月24日,作为外省在沪投资的第一栋建筑,裕安大厦奠基开工。对于当时的安徽而言,大厦的修建并不轻松。当年夏天,淮河遭受百年未遇的洪灾,赈灾之后,财政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此时投资修建裕安大厦,需要坚定的信念。在这一信念中,透露出的是安徽对长三角的自觉归属。

进入新世纪后,2003年4月,在安徽省委七届四次会议上,“融入长三角”正式上升为安徽全省性的发展战略。到2005年,提升为对整个安徽发展方向的新定位——东向战略,时任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强调,“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是安徽奋力崛起的必然选择。”再到2008年,安徽第一次受邀参加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时,55%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60%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

当时间推进到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此后10年里,从省会合肥到皖江两岸,从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安徽全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时间的刻度,标注下安徽发展的节点。在30年的时空格局中,安徽的改变是什么?

最显性的是高速畅通的综合交通。从第一条高速公路到第一条高速铁路,安徽的路都是向东修,联通沪宁杭。30年后,安徽交通体系与沪苏浙全方位无缝对接,共同构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有是产业转型升级,安徽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全面深度嵌入长三角乃至全球产业体系。

正是因为有了交通基础和产业链条,随着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的演变,安徽在30年里实现了从经济腹地到观察员,再到合伙人的身份蝶变,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这些可感知、能触摸的事件,其背后有两个深层次改变,蕴含着根本意义:一是干部队伍,二是思想意识。

30年来,安徽利用党政代表团走出去学习、到沪苏浙挂职、干部交流、引进人才等多种方式,让“关键少数”率先踏足上海、融入长三角,进而带动整个省市县干部队伍的改变。

但从根本上说,思想意识才是安徽30年来最大的改变。不管是官方正式文件还是民间话题讨论,东向融入长三角始终是最核心的主题。从30年前呼应浦东的那一刻开始,“强化长三角意识”就融入安徽发展的血脉中。这种意识一直在“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安徽人。

30年,上海变了,长三角变了,安徽更变了,但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安徽向东、通江达海。

30年,向东是梦想的起点,也是情怀的延续。跨过时间节点的门槛,安徽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矢志向东、稳健走好长三角一体化的每一步。

12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