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0年 > 2020年9期 > 路径/实务 > 样本

县域治理的方法论

  作者:本刊记者 夏自钊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1-01-05
庐江的县域治理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形成“双轮驱动”,推动庐江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庐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均衡发展、城乡统筹。要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这是最实际的。”庐江县委书记王连贵语气铿锵地告诉《决策》。

“十三五”以来,与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同步进行的,是庐江县域治理持续不懈地探索和优化。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均衡治理、精准治理、强基治理上深耕细作,这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庐江实践,也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保障。

均衡治理:小财政扛起大民生

庐江县人口120万,有14万农村中小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和教育大县,同时却又是财政小县,财政收入曾一度徘徊在30亿元以下。然而,小财政却扛起了大教育。2015年以来,庐江县倡导“在有限条件内把教育均衡做到极致,给农村学生带去希望”,堪称一场“教育均衡试验”。

“庐江就经济总量而言,并不富裕,但教育投入毫不吝啬。每年新增财力绝大部分用于民生,用于民生的绝大部分又向教育倾斜,只要涉及到孩子们的事情,其他都要让一让。”王连贵告诉《决策》。

庐江教育工作的两大抓手是城区教育倍增计划与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双管齐下。城镇化大潮下,越来越多农村学生密集进入县城就读,一时间学位无法满足。针对这一现状,庐江按中等城市规模,推动“教育倍增计划”,新建7所中小学,学位猛增近2万个,极大满足了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入学需求。同时,在农村推进薄弱学校改造行动,新建学校近10所,完成全县24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让偏远地方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庐江近年来均衡治理的一抹缩影。小财政不仅扛起了大教育,也扛起了大民生。

在医疗、镇村养老以及城乡公交、城乡环卫、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重点民生领域,庐江县毫不吝惜财力,加大投入,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力。以医疗为例,投资10.6亿元提标改造13个镇级卫生院,投资8000万元新改建村卫生室226个,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以饮用水为例,过去庐江全县有49座民营水厂,全是私人经营的小水厂,农村居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庐江县投入12亿元,将私营水厂全部收回,组建供水集团,建设6座区域性规模水厂,极大改善了农村饮用水安全。

今天,庐江的大建设更多是倾向民生,解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问题。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均衡治理是搞好县域治理的重要前提。庐江大力推进城乡均衡,彰显了决策者的远见和智慧。

如果说均衡治理是普惠,精准治理则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精准治理:低保专项治理大会战的背后

低保的评议和工作弊病,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难点。为此,庐江县于2020年初开展低保专项整治,对全县低保进行“重新洗牌”。低保专项治理,打响了庐江县脱贫攻坚收官战的第一枪。

“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方案制定,亲自动员部署,亲自跟进督导。各镇书记全程抓、负总责,镇村共成立229个包村(社区)工作组,动员2300余名党员干部参战。”庐江县扶贫办主任夏修福介绍说。

由此,一场低保清理大会战,在庐江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打响。全县成立910个入户调查小组,全面走访摸排30000余户61000余名困难群众,对所有申请对象进行入户调查,走访村民组长、老党员及左邻右舍,客观全面了解申请户家庭状况,把好低保入口关。

此次专项清理动态新增1923户3607人、退出4265户5917人,动态管理审核审批低保对象约25000户39000余人,动态调整面达21.2%。

体现庐江精准治理的另一项工作,是对贫困户的分类管理。

2014年,庐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201人,2019年底仅剩4户10人未脱贫,防止已脱贫户返贫,成为与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工作。

“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叠加效应显著,如果继续平推各类帮扶措施,极易引发已脱贫户、未脱贫户、非贫困户中的‘边缘户’之间的‘悬崖效应’。”庐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叶秀分析认为,这不仅影响脱贫成效,而且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为此,庐江县抓住“精准”二字,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已脱贫户分类管理和重点关注户帮扶机制。根据已脱贫户家庭情况发展能力、收入水平不同的客观实际,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打分相结合,通过村民组评议的程序,将已脱贫户分为发展能力不足户(A类),发展能力一般户(B类)和发展能力较强户(C类)三类。

根据三类家庭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不同的帮扶菜单,除享受普惠性政策外,对A类户以“帮”为主,B类户以“扶”为主,C类户以“引”为主,采取非均衡措施,打出精准施策组合拳。庐江分类管理的经验做法,得到安徽省扶贫办充分肯定。

强基治理:从“八大员”到“红色头雁”

“多亏老哥帮我渡过难关!”庐江县柯坦镇柿树村年近七旬的周玉权,看着正在帮他收拾屋子的周铁生感动地说,自己去年遭遇妻子去世和车祸不幸,是周铁生帮他料理妻子后事,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帮他是应该的,因为我是‘八大员’。”周铁生指着身上“柯坦镇八大员”的红色马甲告诉《决策》记者。

何谓“八大员”?柯坦镇党委副书记张浩介绍说,“八大员”是将乡村基层治理中“党建联络员、民事代办员、矛盾调解员、安全巡查员、环境管理员、扶贫监督员、文明宣传员、计生信息员”八个岗位的职能整合为一个包干。

八项职能逐类逐项建规立制,如同“织网”,“网”尽了目前乡村治理的所有工作。如今,“八大员”给乡村带来了新气象。

具体来看,“八大员”解决了乡村治理中多个老大难问题。

一是破解了“干少群多”难题,填补了农村服务空白。

“2018年换届前,有些村里只有3名村干。发动老党员老干部既可弥补村干部数量不足,又可弥补年轻村干部经验不足。”张浩说。柯坦镇下辖7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人口6万多人,平均每个村干要管理服务1000多人,工作繁重、力不从心。

“村干少,群众多,诸多惠农举措,到了基层就容易跑冒滴漏,这是目前基层治理的通病。”柯坦镇党委书记李杰峰介绍,为破解难题,柯坦镇在行政村以500-800人为一个单元,选一个老干部或老党员,担任“八大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为村民服务的空白。

二是解决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衔接问题。

目前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群体,他们在知晓、理解政策,反映诉求等方面,都相对困难。“八大员”充当着群众与村两委的桥梁纽带,他们直面群众,扮演着群众症结的解铃人、群众心声的传声筒、群众事务的代办员、群众进步的活标杆等角色,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解决了缺乏头雁引领、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

2018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原“两委”成员到龄退休,而新进班子人员年龄偏小、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处理应急事务的能力较弱。但“八大员”们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牢固的群众基础,他们的介入有效弥补了村“两委”干部培养期的突出矛盾。

在“八大员”等基层创新的基础上,庐江在全县推行“头雁领航·网格聚力”乡村治理机制。

在今天的庐江,经常能看到一群身着印有红色党徽马甲、佩戴工作牌的匆忙身影走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理民事……他们就是庐江县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主角——“红色头雁”。2019年以来,庐江县通过推行“头雁领航·网格聚力”乡村治理机制,畅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据了解,该机制旨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实现有人管事、有场议事、有章理事、有责问事、有钱办事。

庐江县盛桥镇的孙晓林就是这样一位“头雁”。多年来,他坚持奉献爱心,无偿为村民挖当家塘、安装路灯,为贫困户捐款捐物……如今在庐江,像孙晓林这样的“头雁”有1394人,分布在全县各个角落,群众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均衡治理、精准治理、强基治理,撑起庐江县域治理的“铁三角”。今天的庐江,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治理相辅相成、“双轮驱动”,推动着庐江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5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