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1年 > 2021年4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科技大市场: 浙江创新发展的“杀手锏”

  作者:吴亚丽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1-04-20
浙江实现了从“科技资源小省”向“技术市场大省”的转变,成为突破时空限制、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示范区、国内技术交易额最大的网上技术市场、覆盖全省的科技大市场网络……这些都是科技大市场给浙江发展带来的巨大创新红利。

浙江科技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对区域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带动和辐射效应?

从科技“淘宝网”到科技大市场

在全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浙江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实践探索之路,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的发展脉络,大致有三个阶段。

2002—2014年,浙江技术交易开始线上化。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中小企业众多、技术需求旺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制约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省情,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于2002年10月正式成立并运行,开创了当时国内技术交易的先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已经成为浙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成为全国集聚科技资源最多、技术交易额最大的网上技术市场。

2014—2016年,线上线下交易实现一体化。为促进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技术市场结合,2014年,集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于一体的浙江科技大市场正式开业,科技大市场是网上技术市场的升级版,它以网上技术市场作为平台,以网上技术市场中介服务联盟、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知识市场为重要支撑,以科技中介服务骨干机构为基本队伍,集合各种科技中介服务资源,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2016年至今,多层次技术市场体系形成。为补齐创新短板,2016年,浙江提出“一转四创”,“一转”即全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创”即全面驱动“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环境”。由浙江省科技厅、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以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为宗旨和特色,作为浙江科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应运而生。技术产权交易场所的诞生,实现了技术的场内交易、场内结算和场内交割。

经过18年的发展,浙江技术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链条不断完善,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技术吸纳地、创新要素集聚区,是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示范区。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科技大市场共发布科技成果20327项,成交并签约1976项,成交金额62亿元。2019年,科技成果“浙江拍”共成交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03项,起拍价1.24亿元、成交价 1.6 亿元,增值 3600 万元,增值率 29%。2019年,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场交易的省内外院所已达40家,共成交科技成果1296项,挂牌价1.98亿元,成交价2.29亿元,竞价率15%,增值率16%。

在服务链条上,浙江科技大市场先行先试,在全省试点建设26家大市场的过程中,形成了省市县科技三级大市场资源共享、平等竞争、协同服务的良好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创新服务链,健全了技术市场体系。例如,嘉兴科技大市场由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运营;瓯海科技大市场由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科技大市场已初步打造成为集聚创新资源最多、服务力量最强、服务功能最完善,支撑市县科技大市场建设发展的枢纽。

从0到1:浙江版创新经验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发展,浙江实现了从“科技资源小省”向“技术市场大省”的转变,成为突破时空限制、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为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鲜活的浙江经验。

首先是机制创新,资源配置让市场“说话”。

与国内其他科技大市场所采取的科技局、管委会负责运营管理的方式不同,浙江科技大市场更为市场化。

2014年浙江科技大市场投入运营后,采用多主体共营形式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技术与信息优势,正式走上企业化运营之路。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开发中心作为国有控股,同时吸收阿里巴巴、华数、浙大网新、杭州中新力合、杭州科畅等5家民营企业资本,共同投资组建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科技大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目前全省首批26家试点单位中,以公司化运作的运用主体有18家,接近70%。

2020年1月,《浙江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以市场定价取代资产评估,取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和结果备案,这是浙江省在推动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上的重大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制约浙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卡脖子”难题,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与动能,整体上有利于浙江经济发展。

其次是模式创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浙江各县市在科技大市场的发展实践中,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富阳区科技大市场(工业设计科技大市场)作为杭州地区首家实体化运营的区级科技大市场,围绕家具、灯具、家电等相关企业,深度挖掘工业设计需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意设计的众创众包,这一商业模式的创新直接推动了专利和创意作品的技术交易。

丽水科技大市场自2014年9月以来,积极开展分县分行业的技术对接会,逐步探索出一套“三段六步”的产学研服务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段六步”是指“实地走访、集中对接、跟踪服务”三个阶段和“行业选择-走访企业-难题发布-会议对接-政策支持-难题解决”六个步骤。

第三是手段创新,创新券激发“双创”活力。

浙江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把服务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充分运用“创新券”这一政策工具,视供需情况提供服务需求,努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浙江许多市县结合创新券的推广应用,主动联系省内和上海等地的高校院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专利服务、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普惠性服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浙江德清为例,2019年,德清县发布浙江省首张跨区域通用通兑创新券——德清(上海)券,德清县企业可使用该创新券向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综合服务平台内的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单位购买科技服务,或进行合作研发、技术创新和创业投入。

第四是思维创新,打破地域性边界“藩篱”。

浙江是资源小省,同时又是市场大省,在创新资源上更是如此。浙江充分重视技术市场的建设,在网上技术市场建设之初就提出“全国的技术浙江用,浙江的经费全国用”的创新理念,时至今日已经有一半左右的技术交易来源于省外、境外。

自2016年成立以来,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始终坚持全球引智的理念,积极开展省内交易、国内对接、国际合作等多项知识成果交 易活动。目前知交中心与新西兰、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大学、研究院、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也有近百项国外的专利技术在知交中心进场挂牌。

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浙江科技大市场从一个新兴事物发展至今,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运营主体仍未实现市场化、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偏弱、部分市场商业模式还未真正形成等。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科技创新仍是制约经济创新发展的 “第一短板”。如何在浙江打造全国创新型省份甚至全球重要创新集聚区的过程中,继续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激活各类创新要素,服务浙江企业创新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建设仍任重道远。

首先,要继续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实实在在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通道。对照比较世界知名的综合性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历程,可以推断浙江科技大市场目前正处于背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阶段的中期,要继续引导各级技术市场的运营主体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做法和商业模式,真正实现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

其次,要继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以专业服务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赋能。在整体运营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是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根据技术转移实际需要,围绕科技大市场内的技术经纪、创业孵化、天使投资、知识产权管理等人才需求,搭建人才培训平台。

此外,还要继续坚持创新理念思维,以智慧化技术手段促进有效技术转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APP技术、移动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全方位赋能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智能化O2O科技大市场平台,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单位:绿城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7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