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区域经济

科创+产业,是怎样让安徽“逆袭”的?

  作者:王运宝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3-25

一张“科技创新”的底牌,安徽正在打出“王炸”!

2021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8位,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日报》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4项来自安徽;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跃居全国第6和第9位,连续5年实现“进”大于“出”……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安徽打出了一场漂亮的“逆袭战”。

那么,安徽是靠什么逆袭的?

探究发现,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围绕国家战略布局,紧扣产业升级,乘势而上奋斗出来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科大在天,我们在地,中间是空气。”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尴尬现象:大院大所的很多研究成果,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远走他乡”,很少在安徽直接转化,科研与经济“两张皮”,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

“原始创新成果没有产业化,就好比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只有转化成产品、赋能给产业,才能更好发挥其价值。

而安徽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发展,正是从破解“两张皮”开始的,特别是围绕“谁来转”“怎么转”“往哪转”等问题发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更大的空间,是安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大势,“科创+产业”融合发力,迅速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8年以来,引进京东方,“无中生有”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引进蔚来、大众、比亚迪,“有中生新”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精心呵护科大讯飞、国盾量子等“四新”经济,“由弱变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这些新兴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培育出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安徽现象级产业景象。

同时,这些产业又催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微电子学院、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AI研究院等创新研究院。

“科创+产业”同频共振,安徽持续健全“沿途下蛋”机制,让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联动起来,探索成立中科大先研院等转换平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产业,努力以产业链升级牵引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的突破带动产业的颠覆性变革,释放出惊人爆发力。

从2016年至2020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2.4%提高到40.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位。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27.9%;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已入驻企业超1000家、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

曾经的农业大省安徽,正在向新兴工业大省、科创大省蜕变,产业在这个进程中也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升级。安徽正以“科”气满满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型显示之都、中国IC之都、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人工智能策源地、世界量子中心……这些新兴产业地标,让安徽在新赛道上跑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更给安徽产业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想象空间,让人嗅到了未来的气息。

9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