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农村电商大变局

  作者:魏延安  编辑:纪海涛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4-08
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农品正在成为新网货。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安排。随着县城商业建设,以及农村直播电商的兴起,农村电商将迎来一场大变局。其蕴含的广阔发展机遇,各地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县域商业崛起带来农村电商腾飞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做大做强县城,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而活跃的商业是县城繁荣的重要标志。

2021年7月,全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现场会指出,支持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推动县域消费环境实现大的改观。

今年的一号文件第十八条,用专门的段落进行部署,长达269字。目前,县域商业的数字化改造已经开始。县城在线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加速布局。传统的夫妻店正在普及电子收银、自动化库存管理和进销货一体化配送,并在供应链服务上全面数字化改造。以汇通达为代表的县乡商品供应链服务企业已经上市,展现出勃勃生机。

随着产业向县城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未来县域商业会更加繁荣,特别是农村电商将迎来腾飞。

当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即使边远山村也有互联网覆盖。农村互联网用户覆盖超过50%,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大幅提升,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农品正在成为新网货。

电商与农业的融合,从初期的销售端网络化,逐渐向流通端、生产端的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都把打通农产品供应链,改造乡村产业链作为重要方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通过电商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不仅实现产销紧密衔接,也创造出大量乡村创业就业机会,推动乡村振兴。

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包括三大工程强基固本——“数商兴农”工程、“快递进村”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数商兴农”工程由商务部牵头实施,有诸多创新举措,将进一步加大农村互联网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商及物流站点覆盖率,打通提升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促进农产品产销紧密衔接。

“快递进村”工程由国家邮政局牵头实施,重点是乡村快递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根据方案,2022年将实现行政村快递直达全覆盖。既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电商的红利,也让更多农产品方便便捷地走出农村,还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实施,重点是加快农产品上行,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解决制约的短板弱项问题。2021年部分试点,2022年项目实施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农村电商“十四五”大有可为

“十三五”期间,农村电商全面起步,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58.9亿元,已占到农产品零售总额的10%。截至2020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3.09亿,突破3亿大关;农村地区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过300亿件,占全国的36%。

电商主体日益活跃。县域内网络店铺数量达到1300万家以上,总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农民已经从单纯的生产者逐步变为生产经营者,不再是仅在地头销售,而是直接网上销售。

“十三五”农村电商高速增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动力,“十四五”农村电商大有可为。

从政策方面来看,要突出电子商务+三产融合。鼓励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载体,深入发掘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多种功能,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创新发展网络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产销对接新方式,让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通过网络走进千家万户。

加大电子商务应用。在农村加快普及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让手机加速成为新农具、直播加速成为新农活、农民加速成为新网红、农品加速成为新网货、数据加速成为新农资。推动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在乡村普及应用,加快农村商业数字化改造,带动乡村数字发展。

加快完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深入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加速补上分级分选、预冷冷链等短板。引导平台和龙头企业开展电商服务相关业务,强化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功能,推广“一件代发”等供应链服务模式。

不断创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电商发展趋势和农民群众认知特点,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平台参与、专业机构承担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多层次、多梯度的电子商务培训。联合平台开展各类短视频直播大赛和电商创业竞赛,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农产品直播爆发

近年来,在农村电商中,农产品直播表现抢眼。据大数据监测统计,2020年农产品直播达到1000亿元左右规模。

农产品直播发展快,一方面疫情推动农产品加速上网,直播成为基本载体;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各界大力开展战疫助农等一系列活动,多位县长、明星走进直播间为农产品代言带货,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直播。

农产品及产地具有直播的天然优势,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场景、诱人的现场品鉴展示,使得农产品成为短视频和直播的重要内容,也形成爱屋及乌的消费粘性。

但农产品直播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标准缺失,品质一致性较差,货不对版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体验不好,供应链体系较为落后,仓储、包装、冷链、物流等跟不上,有的在消费者收到时已经包装破损,产品变质;良莠不齐,存在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等现象,影响消费者信心和区域公共品牌形象;人才匮乏,前期主要依靠县长、明星代言代货,有大量的果农想自己直播,但培训指导还不到位。

做传统电商,对农民而言太复杂,难学难做。而直播则只需要拿起手机对着田间地头和农产品一拍,现场品尝,可谓简单有效,导致农民大量参与直播,农产品直播火爆。

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农产品直播健康发展,需要把握好四个关口。

一是以标准化为核心,把好选品关。适合直播的农产品首先要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不是合格的网货。外观标准化,品种分开,颜色分开,大小分开;品质标准化,把不同的酸甜度分开,挑出残次品,向进口水果品质看齐;生产标准化,以产品标准化倒推生产标准化,为外观标准化、品质标准化奠定基础。

二是不搞低价营销,把好价格关。全网最低价往往是直播带货的鲜明标签,让消费品商家既爱又恨,也让农产品大呼伤不起。电商是靠低价起家的,原因是去掉了中间环节,但对农产品而言,因为包装、物流等成本较高,甚至出现网上农产品更贵的现状。如果大幅度打折,将会严重扰乱整个农产品正常的价格体系,不仅赔本赚吆喝,而且会导致优质优价难以实现。

三是诚信经营,把好信誉关。一些直播不规范不诚信,轻度的鱼龙混杂,严重的“李代桃僵”,甚至搞虚假的悲情营销,卖残次货,赚不义钱,对整个农产品直播带来负面影响。鼓励原生态直播,让消费者知道真实的农产品长什么样,从说真话讲实情开始,增进城乡互信。

四是合作共赢,把好机制关。大部分的农产品直播中,带货主播都不是农民,生产和供应还得交给农民或者合作社,或者是专业的电商供应链公司,涉及多个环节、多方利益,必须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做到开诚布公、合理利益分成,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作者为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

84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