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1年 > 2021年10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三城联手, 长株潭冲击国家中心城市

  作者:朱昌俊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5-16
湖南在全国开创了由都市圈整体申报国家中心城市的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1年8月底,湖南省发改委正式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其中提出:发挥长株潭整体优势,推动长株潭三市整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这意味着,湖南将从过去支持由长沙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局面,变为长株潭三城联手争创。这也在全国开创了由都市圈整体申报国家中心城市的先例。

湖南为何率先调整“战术”?三城联手申报国家中心城市,长株潭胜算几何?

长株潭创建“国中”的机遇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因此,能够跻身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是不少城市梦寐以求的目标。

截至目前,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共有9座,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在西安于2018年拿到第九个指标后,国家中心城市队伍一直未扩容,到底谁能够成为第十座国家中心城市,备受外界关注。

与此同时,全国目前已有超过十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包括但不限于:昆明、厦门、福州、杭州、沈阳、长沙、长春、青岛、南京、济南、乌鲁木齐、南昌、合肥等。

随着时间推移,各地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趋于白热化,一些地方开始另辟蹊径。比如山东、福建都分别推出“双保险”,由两个城市参与对国家中心城市的角逐。此次湖南推出长株潭共建的新方案,三市联手,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开辟了另一条创新的道路。

这也说明,地方对国家中心城市头衔的高度垂青。但长株潭三城联手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此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在2021年6月印发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强化长株潭中心区带动能力”一节,就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从内外部机遇来看,湖南在此时提出由长株潭联手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也可谓顺势而为。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此外,今年7月公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指出,支持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建设。

上述背景下,推动长株潭三市整体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可以说是湖南方面对于种种机遇的一种借力。它不仅有利于增加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筹码,也有助于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可谓一箭双雕。

当然,也有声音指出,如果靠多座城市合体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是不是意味其他城市也可以效仿?如果都采取这种方式,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岂不是变味了?

其实,这种担忧是一种误读。首先,长株潭一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已有深厚基础,这不是一般地区可以比拟的。

早在1997年,湖南就成立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省级协调机构,开始推进长株潭三市一体化。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是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

因此,在政策层面,长株潭合体争创国家中心,需要协调、磨合的成本非常低,需要破除的阻力和障碍也相对较小。

其次,在现实层面,长株潭三市已经基本形成连绵的建成区,彼此距离非常近,几乎和广佛同城化相当。且三座城市在语言、心理文化等方面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一体化”特征。

事实上,2021年9月,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就提出要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加速同城化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长株潭确实更像是一座城市,这在国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可以说,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发展基础、心理文化层面,长株潭联手申报国中的模式,都不是一般城市可以随便效仿的。

联手的必要性

湖南和长沙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决心是很大的。其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几乎与武汉同步。但此后,武汉、郑州先后获批创建国家中心城市,长沙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实事求是地讲,揆诸目前的国家中心城市格局,以及申报城市状况,长沙的胜算的确不大。

一方面,目前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中部地区已经有武汉、郑州两个席位。如果从区域平衡角度考虑,中部地区再增加一座的几率,确实没那么高。像东北地区,目前就仍未实现国家中心城市零的突破。

另一方面,从多个指标看,长沙单独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也不那么具有优势。论经济总量,杭州、南京、青岛等城市的GDP都要高于长沙;论城市地位,厦门、长春、南京、济南等,都是副省级城市。

目前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绝大多数不是直辖市就是副省级城市,唯一的例外郑州也恰好位于中部地区。第二个例外再次落在中部地区,这种可能性的确不会很高。

甚至,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了一篇题为《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的论文,其中建议打造的12座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也不包括长沙。虽然这只是一种学术层面的意见,但多少也能看出长沙在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上的尴尬地位。

但是,长株潭三城联手后,长沙的劣势和短板将大为改善。按照2020年的数据,长株潭的经济总量接近18000亿元,常住人口逼近1700万,在目前参选的城市中,这两个指标都稳居第一位。

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至“十四五”末,长株潭都市圈城镇人口将达到1300万左右,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并且将支持长沙建成城区人口达到650万左右的特大城市、支持株洲湘潭建成大城市。

此外,长株潭申报国中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作为都市圈申报国中的第一个案例,这种方式所具备的示范与探索意义,将可能成为加分项。

因此,长株潭联手,相较于长沙的“单枪匹马”,在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上确实更具胜算。

且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都市圈建设成为国家城镇化重点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下,长株潭争创国中即便不能一步到位,但这对于长株潭的一体化发展也是一个大的契机。因为它相当于给三座城市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无疑更能够凝聚认同感,真正实现“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湖南打出长株潭联手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这张牌,都不会吃亏。

真正的对手是谁?

湖南以及长株潭层面对于国中的争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当前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活力以及竞争激烈化的一个缩影。

在一般语境下,既然中部地区已经有两座国家中心城市,那么,其他城市再来争创,似乎可能性都不会太高了。但是我们注意到,在中部地区的六座省会城市中,除了已经跻身国中阵营的武汉、郑州,以及使出新招的长株潭,还有南昌、合肥,也在争创国中的城市名单中。

也就是说,除太原之外的其余中部省会城市,都有一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心”。这一方面是中部城市进取心使然,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区域发展活力的一种体现。

这几年长沙凭借装备制造业优势和发达的娱乐文化产业,成为全国网红城市,并跻身特大城市之列;合肥则借助科创优势,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方面异军突起,被称为“中国最敢赌的城市”;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南昌也明确要做大做强省会……

此外,以南昌、长沙、武汉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也在加速。2021年9月,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宣布,组建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并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多份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三省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双循环”重要空间枢纽;到2035年,长江中游三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群优势全面形成。

因此,在武汉、郑州成功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后,长沙(长株潭)、南昌、合肥等再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也可以说是整个长江中游城市群谋求更多政策支持和战略地位的一种必然。

考虑到国家中心城市数量的有限性,在很大程度上讲,长株潭在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征程上的主要对手,可能就是同处中部的合肥与南昌。换言之,湖南及长沙祭出长株潭联手申报的大招,最应该感受压力的,可能就是合肥与南昌。

当然,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比拼的不只是城市规模,而必须考虑到战略地位、区域平衡等多种因素,长株潭联手后,中部地区第三座国家中心城市,或者说,中部地区是否有第三座国家中心城市,目前依然具有悬念。

但是,长沙(长株潭)的契而不舍以及在申报方式上的创新意识,还是值得学习。不管结果如何,它都为中部地区投放了一条新鲶鱼,利好整个中部崛起。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