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4期 > 特别策划

科创资本涌动合肥

  作者:吴明华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5-24
全国VC/PE组团来合肥,科创资本涌动合肥正在起势生成。

在资本圈,合肥有多火?

“来合肥投资,就等于挖到宝了!”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说。

“过去政府帮企业到处找资本,现在是资本追着投合肥!”合肥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合肥已经到达厚积薄发的时点了!”业内专家说。

今年以来,在资本圈炙手可热的合肥,又在酝酿一场大动作。“最牛投行城市”合肥,或将迎来新一轮跃升!

“全国VC/PE组团来合肥”

城市发展离不开资本集聚。去年以来,合肥市各类基金成立呈井喷之势。

2021年下半年,中国股权投资领域头部机构,盈科资本和一村资本先后落地合肥,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分别设立规模为10亿元和50亿元的产业基金。

2021年10月,央企中建材股份、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在合肥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

2022年初,首家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建信投资,联合航天投资等,与合肥市共同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建航国华融合产业发展基金。

今年1月,著名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中投中财,与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设立合肥中合智能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除了知名投资机构纷纷落地合肥,在产业层面,一批龙头企业也开始发力,成立产业基金投资上下游企业。

2021年11月,科大讯飞与合肥科讯、安科生物等共同出资设立合肥连山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元;今年1月,合肥蔚来与银轮股份等共同投资设立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投资基金;今年3月,全球OLED产业领军企业维信诺发起设立合肥北城信息技术科创投资合基金。

在国有资本层面,合肥市三大国资投资平台不仅参与了诸多基金的设立,同时自身也积极组建股权投资基金。合肥建投集团先后设立芯屏产业投资基金、建恒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等;兴泰资本先后成立合肥滨湖科学城投资发展基金、合肥首支双创基金和首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合肥产投集团组建了合肥产业投促高新创业投资基金。

县区层面,今年2月,安徽首个“千亿县”——肥西县,决定设立总额100亿元的母基金,标志着区县级引导基金快速崛起,真正建立起多层次引导基金体系。

打造“基金丛林”是合肥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合肥市希望通过集聚资本“活水”,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

2021年12月,合肥市再放“大招”,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发展的重磅政策,大手笔成立两百亿元规模的母基金,并且首次提出打造科创资本中心。科创资本中心就是打造“基金丛林”的最终目标。

此次母基金的规模和政策力度,在全国城市中都不多见。尽管如此,合肥还是保持一贯的低调,并没有大张旗鼓,但在资本圈却像是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引起各路资本的强烈关注。

根据合肥市财政局的统计,政策制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前来接洽的全国知名基金管理团队就有45个,在谈投资基金规模达1859亿元。

全国VC/PE组团来合肥,科创资本涌动合肥正在起势生成。

在金融集聚区一线,已经感受到这股春潮。“盖有‘科创之城’,必树‘基金之林’。投资机构对合肥项目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不仅是国内的一些知名投资机构,一些境外投资机构也前来对接。”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化说,合肥资本集聚的势头明显,尽管滨湖金融小镇刚刚建成,就已经聚集了34家基金和基金管理机构,其中既有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也有省市两级政府引导基金,更包括同创伟业、天堂硅谷等一批知名的社会投资机构,“我们正紧锣密鼓启动建设安徽创投风投‘国际客厅’”。

业界有言:“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从“最牛投行城市”到科创资本中心,对于合肥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资本“总导演”

多年来,合肥市通过政府主导、国资引领的方式,引入京东方、长鑫、蔚来等新兴产业巨头,带动上下游产业接踵落地。“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合肥模式”由此诞生。

如今,合肥新兴产业骨架已经搭建起来。下一步,合肥要的不仅是“移栽一棵棵大树”,而是“崛起一片片森林”。

在“移栽大树”的过程中,政府之手和国有资本发挥了“总导演”的作用。而接下来以科创为导向的“崛起一片片森林”的过程中,市场和资本则要担当起“总导演”的角色。从深层次看,打造科创资本中心就是“合肥模式”的升级。

科技创新是合肥的最大标识、最靓名片。合肥拥有中科大、中科院、合工大等“科研富矿”,已集聚“两院”院士138人、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00万。

合肥一直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造就了“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现在,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非常高,我们把科学家们从象牙塔里都吸引出来了。”合肥市财政局二级调研员姚琳说。

通过自主培育,合肥市科创企业“森林”已经蔚然壮观。截至2021年底,合肥有1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仅2022年3月,就有3家企业成功在科创板过会,势头强劲。

尤其是“科大系”科创企业已有上百家,他们成长迅速,都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科大讯飞”。

当人们盯着长鑫、蔚来这样的明星项目时,事实上,合肥一大批自主培育的“科大讯飞”已经在路上了。

推动科创企业成长,最为关键的就是资本支持。因为资本是科技创新最好的催化剂,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

相比于招引龙头企业,科创企业量大面广,它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持续和巨量的资本投入。为解决资本“从何而来”的问题,合肥以财政资金、国有资本作为杠杆,撬动金融市场,高质量汇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

在传统金融层面,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量大、投向广,仍是科创企业融资主渠道。合肥通过构建“金融+资本”创新体系,以财政杠杆联动金融杠杆,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投放力度。

合肥市在全国首创政府、银行、担保、平台公司四方融资服务机制,建立面向各类中小微企业开放式的融资服务平台。同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制度,统一设立“政信贷”财政金融产品,设立市征信公司,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在社会资本层面,则通过国资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合肥市构建市县两级“政府引导基金+政府产业基金+市场基金”的股权投资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支持。截至目前,合肥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天使基金三大板块已合作设立子基金45只、实缴规模近300亿元、撬动5倍以上社会资本。

在国有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层面,合肥市全方位发力,不仅建立了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撑。从而为资本扮演科创“总导演”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是中国下一个伟大的时代红利。当势头强劲的科创与春潮涌动的资本,在合肥碰撞结合,将为合肥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三圈”融合

当前,各地纷纷设立百亿级母基金,形势前所未见。各地投入重金,只为招引优质VC/PE机构。一场围绕科创资本的争夺,已经拉开帷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合肥如何能再次拔得头筹?

“从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上看,跟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相比,合肥差距还很大。”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程亚松分析说,股权投资基金有个特性,就是注册地更多选择便于募资的城市,因此北上广深的规模占在全国近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合肥这样的城市来说,更重要的是依托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国有资本的撬动作用,吸引行业头部股权投资基金落户,“为什么合肥的国资这么重要,就是这个特点决定的”。

合肥市此次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政府引导母基金,对于地方财政来说力度非常大。与产业类引导基金不同,此次引导母基金将通过直接出资、返投、奖励等方式全部导入各专项基金,核心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各类专项基金,支持科创领域和新兴产业发展,其资金的撬动作用将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为加快打造科创资本中心,合肥市在推动VC/PE发展方面还推出多项重磅措施,包括出台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励股权投资基金扩大投资,加快创投基金领域人才集聚,持续优化股权投资服务环境等。这些政策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合肥市提出,未来5年内培育5-10家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本地基金品牌,引进不少于50家行业领先的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实现备案基金管理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

“尽管我们的基金规模不如发达城市,但我们努力的程度和热度可能更强。”合肥市对实现这样的目标信心十足。

由于合肥有众多投资成功的案例,在资本圈已经产生了光环效应。“合肥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领域多年深耕,产生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以前是我们找投资项目,现在很多项目、知名投资机构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合肥建投集团副总经理陈小蓓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态势。

从长远来看,吸引社会资本最核心的是优质项目。资本都是奔着项目来的,好的项目越多,资本流入的速度越快;科技创新活跃度越高,资本投资的热情也越高。

合肥已经形成科技创新肥沃的土壤,可以源源不断产生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和优质项目,“社会资本可以直接到合肥这块‘菜地’上种菜,而不用到其他地方‘啃荒’了。”

有了资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进行资源对接。“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合肥的科创与资本的融合度还不高,在资源对接中还存在‘缺失’与‘错配’的问题。”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蕾分析认为。

一方面在科技成果研发到产业化之间,存在一个投资真空地带,尤其是应用研发、中试熟化阶段矛盾突出,无法满足科创对资金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知本市场”还未完全建成,知识产权的评价、交易体系缺乏,“知本”与“资本”的融合对接尚有堵点。

徐蕾建议,合肥要通过多种政策手段与市场手段弥补科创资本缺失与错配问题,激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营造更加浓厚的科创资本生态圈。

“科创+产业+资本”是合肥模式的核心。从合肥的探索来看,科创生态圈与产业生态圈、资本生态圈,“三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三圈”融合为一个圈,科创资本中心建设就水到渠成了。

在业内专家看来,“三圈”融合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和发展,而合肥的雏形已经显现,“合肥已经到达厚积薄发的时点了!”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