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4期 > 路径/实务 > 样本

成都“科创通”做成了什么

  作者:江欣屏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5-25
“科创通”平台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众多双创资源在平台实现聚合。

在成都双创圈,“科创通”平台很火,它被誉为科技版的“天猫商城”。

这里汇聚了科技型企业(团队)近3万家、服务机构843家、孵化载体268家、科技服务产品2651款。它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科技创新生态链条上的人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本等一颗颗“明珠”有效串联,从而成为助推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

2021年11月,成都“科创通”平台被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通报表扬。此后不少地方纷纷去成都学习,该平台也很快在成渝地区推广开来。成都“科创通”究竟做对了什么?

解决科创“堵点”“痛点”

“科创通”平台已成为成都“双创”的代名词,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导,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采用“线上平台+品牌活动+孵化载体”服务模式,以创新创业服务和科技金融为特色,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创业服务。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都有107家,有76家企业均在“科创通”平台获得过科技金融产品支持。换句话说,“科创通”服务成都企业覆盖率达71%。

据统计,在107家“小巨人”企业中,50家企业获得“科创贷”约9.2亿,占比约47%;66家企业获得2467.82万的“科创贴”,占比约61%;2家企业获得3000万的“科创投”。通过一系列科技金融支持,“科创通”平台有力地助推很多企业成长为“小巨人”。

“科创通”平台创新了一系列科技金融工具,如“科创贷”“科创投”“科创贴”等。

截至目前,“科创投”与知名投资机构共同设立了20支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37.46亿元,已完成投资项目168个,投资总额20.14亿元。通过发挥国有资金的放大特性,引导社会资本组建聚焦早期投资的天使投资基金。

在科技型企业初创时期,产品往往处于雏形阶段,此时团队中最值钱的是人才、技术等无形资产,依靠传统抵押物获得融资较为困难。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科创通”平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探索“拨”改“贷、投、贴”模式,创新科技金融产品。

比如,“科创贷”支持了众多如纵横股份、数之联、秦川物联网等“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成功上市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2020年期间,累计获得“科创贷”1048万元。

科技企业最重要是核心技术。对于纵横股份这样的轻资产企业,无形资产难以评估作价,缺乏银行认可的可供抵押资产。“科创贷”不需要资产抵押,贷款利息和担保费还能申请政府补贴,融资成本很低,有效缓解了纵横股份发展中的资金困难。

截至去年8月,“科创贷”累计为2069家科技型企业放款131.91亿元。2022年,在深入总结“科创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市又推出“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信用贷款产品。截至目前,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新产品已累计放款金额接近12亿。

“科创通”服务平台,通过创新“投、贷、保、券、贴”等一揽子科技金融产品,帮助轻资产、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堵点”“痛点”,延长了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培育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科技型企业。

“大数据画像”

自2014年建立以来,成都“科创通”平台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众多双创资源在平台实现聚合。

当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科创通”平台的资源支持做大做强后,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就会聚合而来。在这种聚合效应下,“科创通”平台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自我循环:企业越多,为企业服务的资源也随之而来;资源越丰富,“科创通”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就越精准。

依靠这些资源,“科创通”平台以孵化载体为服务支撑,将政策产品化、服务标准化,线下举办上千场“菁蓉汇”“校企双进”等品牌活动,企业和资源也在平台上相互成就。

其中,“大数据画像”是“科创通”平台做好资源对接的关键。通过上百个维度的大数据分析、比对、重组和整合,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平台可以精准鉴别一个创意、一个想法的潜在价值,并在不同阶段为企业精准匹配外部资源,从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服务。

大数据画像需要多维度的数据来源,成都市一方面通过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服务、众创孵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多元化手段动态采集科技型企业数据;另一方面鼓励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专业市场调查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

有了大数据画像,就需要更好地把数据利用起来,进行精准有效地对接。成都市建立创新创业要素大数据市场,推动数据共建共享,引导创业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运用数据资源开发增值服务,催生更多“互联网+”服务产品,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有效衔接。

同时,通过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汇聚项目、资金、团队和导师,大幅提高“知本+资本”“创业主体+创新要素”的对接效率。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功能区”的梯级孵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源。

截至目前,成都“科创通”平台已汇聚科技型企业(团队)2840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113家、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202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3家。科技服务机构691家、创业服务产品1908款、孵化载体200家。

激活城市科创活力

“科创通”平台精准服务科创企业的另一个秘诀是市场化,从管理到运营都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成都市以市场化的方式遴选优秀的管理公司,共同组建基金。投哪个,怎么投,都由管理公司决定。这些管理公司均是深耕本土的公司,最终目的是将财政资金真正用于培养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

更重要的是,用市场化的手段来配置资源。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组建资金池,实现了财政资金的优化。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用低门槛低利率拿到贷款;对于银行和投资机构来说,有了政府信用“背书”,投资风险更低。

这样各方在平台上形成了共融共生的多赢局面,越来越多的潜在项目被挖掘,城市科创活力被进一步激活。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非常重要。成都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构建了一套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针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首投”问题,成都市设立规模为3.5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建立了“政府引导+让利”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创投资本投资成都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解决了科技型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问题,弥补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环节。

针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首贷”问题,帮助企业积累“首信”,成都市设立了规模为3.73亿元的债权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了“增信+补偿+分担”的债权融资新机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风险分担和补偿,使科技型企业能够用自身的股权、知识产权及信用获得贷款。

在这个过程中,“科创通”平台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了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

为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成都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采用后补助方式,建立财政科技经费与社会资本协同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机制。在企业债权融资、创业投资、上市融资等环节,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信用评级补助、天使投资补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改制与挂牌补贴等方式,实现财政金融联动,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新经济研究院)

3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