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7期 > 智库/观点 > 观察家

“大黄山”建设要做好五个“新”

  作者:姚成二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7-26

“大黄山”,正处于爆发期的前夜。

“真诚欢迎大家到皖南、到黄山走一走、看一看,体会一下古诗词中‘烟雨江南’所描绘的皖南意象。”7月20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中国这十年·安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出诚挚邀请。

一个月前的 6月18日至19日,一场高规格的“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研讨会召开,全面吹响了“大黄山”建设的冲锋号。

接连大动作,不断敲打在“大黄山”建设的鼓点上,让其一时间成为安徽旅游发展的顶流热词。

作为安徽旅游产业的最富集区域,“大黄山”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自然山水冠绝天下,传统村落星罗棋布,历史人文璀璨夺目,徽菜、名茶、文房四宝驰名四海,徽剧、黄梅戏源远流长……

可问题是,这些绝佳的自然、文化等资源并没有转化为丰厚的产业价值和高端产业生态;旅游仍处在“门票经济、床板经济”发展阶段,总体上还是靠“老天爷”的馈赠和老祖宗的遗产,多为点上打卡“一次性消费”;发展方式仍旧是“就旅游发展旅游”。

怎样去破题?关键是要做好五个“新”:

一是新理念。放眼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自然风光超过黄山,但却没有一个世界级影星到黄山来旅游度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因为没有突破思维的局限性,没有将黄山摆到这个维度上,去思考如何吸引世界级影星。连想都不敢想,谈何实现成功。因此,“大黄山”建设一定要用前瞻性、创造性的新视角去认知,用突破性、引领性的新思维谋划未来发展。

二是新方位。“大黄山”核心区是长三角生态环境最优良、文旅资源最富集、市场空间最广阔的重要区域之一,却一直被他人当做发展的“后花园”,成为感召资源的一张牌。“大黄山”建设必须要跳出“甘做他人后花园”的心态,找到以自己为圆点的坐标系,在比较优势中找准定位、发挥价值,努力做资源的整合者。

三是新业态。“大黄山”富集的优质资源,之所以没有转换成丰厚的产业价值和高端产业生态,是因为没有形成人们心灵内在与黄山外在资源的有效互动与链接。“大黄山”建设要深度挖掘黄山、徽文化等顶流IP价值,用文创、研学、电竞等新业态引爆流量,探寻链接人们心灵的融点。

四是新格局。“大黄山”建设涵盖4市18个县(市、区),需要明确“黄山是主菜、其他三市是配菜”的定位,增强四市之间的互动协同意识,打破地域分割,实施“集团化”作战,推动优质资源“串珠成链”,放大资源组合的乘数效应,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五是新形象。一个好的形象标语,就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耳熟能详的“好客山东”,既凝练了山东人热情好客的人文品质,又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情怀。“大黄山”核心区4市18县,迫切需要提炼形成一个统一的LOGO和“叫得响、说得实、推得开”的宣传口号,进而提升整体形象宣传,形成区域发展合力。

当前,“大黄山”建设已经到了“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新阶段,4市18县要用极致的态度、创新和追求,去创造实实在在的新内容、新业态和新模式,奋力走出“大黄山”新气象。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