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我作为芜湖市首批“百日实训”活动参训干部,被选派到深圳开展入企学习。我最大的感触是,在深圳市场化的思维创造了绝佳的市场环境,但“小政府”理念却一点也没有放慢改革的脚步。相反,深圳的各项政策制定和执行都是极其高效的,“抢跑提效”已经成为深圳政府的“绝活”。
深圳精神的核心
“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深圳飞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深圳精神的核心。
从深圳经验看,解放思想就是要跳出固有的发展思路,只要不违反中央规定、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只要是发展有需要、基层有呼吁、人民有要求的,就要大胆去试、大胆突破、大胆去干。这也正是国家实施“负面清单"的意义所在。
在与深圳融泰实业伍总交流的过程中,她表示,“深圳最吸引我们的还是这里的开放环境,你有什么想法都能在这里得到落地和实现,没有什么隐形障碍。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更加宽松的准入门槛、更加开放的经营环境”。
这样的环境是对制度创新的考验,也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改革创新、市场意识、法治素养等方面的新要求。
深圳的改革和创新有如此大的突破,容错纠错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其他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可能会担心问责追责的问题,不敢去闯、不敢去试,主动实施容错纠错的积极性不足。“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成为不少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面对改革发展最现实的反映。
深圳的破解之道就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建立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
我在深圳学习的企业坐落在南山区,是深圳改革创新的先锋城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在这里打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宽容失误、鼓励创新,一直是南山保持迅猛发展态势的重要原因。
在走访中,南山区一名街道工作人员自豪地说,“作为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我们很多工作都是要先行先试。前段时间,区里推出首批容错纠错正面清单20条,增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不仅南山如此,今年4月底的七届深圳市纪委一次全会上,新一届市纪委领导班子就郑重承诺:“要敢试错、真容错、善纠错,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引导深圳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让广大干部克服“怕出错”的心理障碍,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力,不仅要建立切实可行、科学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担当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更重要的是将其落到实处,让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从深圳经验来看,要继续深化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消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顾虑,调动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同时,坚持公开透明,让容错纠错机制在大众的监督下进行,彰显党宽容探索性失误、鼓励大胆创新的主张,也能积极调动全社会监督和参与改革实践的热情,使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起到保护干部、激发干劲的作用。
深圳的“抢跑”意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蛇口微波山下的著名口号,依然让人记忆犹新。深圳在改革进程中不仅能做到听准哨音、快速起跑,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中央精神落到实处。
2018年3月,深圳市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出了20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我们仔细品读后发现,并不是简单地“复读”了中央文件的原则性内容,而是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把文件细化成条条可检验、可执行的政策要求和工作方案。
比如,中央强调保护企业家财产权要做到“三区分”。虽然大方向明确了,但如果只是开开会、传达一下文件精神,而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个精神就落实不了。而深圳明确提出要通过制定涉案财产处置细则,明确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合法财产和违法所得等标准和规范。
所以,快速、准确、创造性地落实中央的政策精神,并时刻树立“抢跑”意识,率先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政策真正落地,是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深圳成功的关键之一。
我们要充分学习深圳的“政策抢跑提效”经验,要有制度创新的意识和本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同时,对上级出台的政策要抓紧研究,及时跟进,不等不靠不观望,及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并确保政策能真正落地。
(作者单位:芜湖市弋江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