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8期 > 特别策划

解码安徽县域经济

  作者:本刊记者 彭丽珺 姚成二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08-26
“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热潮搅动下的安徽县域经济,即将发生更深层次的改变。

盛夏之际,热潮滚滚。

比气温更高的,是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热度。8月5日,一场火爆的“融入长三角 迈上新征程”推介会在“中国第一县”昆山市举行,六安市舒城县登台推介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向昆山市发出热情诚挚的邀约:“舒城之于合肥,犹如昆山之于上海”,引发现场强烈反响。

10天前的7月26日,也是在苏州,阜阳界首长三角(苏州)双招双引恳谈会举行,总投资近60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为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再添一把“火”。

同样是在长三角,几乎是同一时间,宣城郎溪县和广德市登台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招商推介会宜兴专场,两县主要领导现场“打call”,收获多个“项目大礼包”。

在当前县域竞相发展、争先进位的态势下,从南到北,安徽各个县域都“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奔赴不同的地方,当起“推销员”,只为一个相同的目标—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也浓缩着安徽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勇争一流的发展态势。

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经济数字是无声的语言,也是发展态势最好的表达,我们从数字来感受安徽县域经济跳动的脉搏。

先看规模总量,不断增强。2021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9979.4亿元、增长8.5%,高于全省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46.5%,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肥西县成为全省历史上首个“千亿”县,前十强县域经济总量全部突破500亿元。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11.1亿元,县均20.5亿元。

再看产业结构,逐步调优。2021年,安徽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0:40.7:46.3,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239.99亿元、增长10.7%,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显著扩大。

三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21年,安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7055家,比2020年增加1855家,县域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780.4亿元,增长92.8%。县域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642.9亿元,增长18.2%。在2021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30强中,有11家位于县域。县域合作共建园区寿县-蜀山、巢湖-安巢-含山、肥东-定远等呈良好发展态势,集聚一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对外对内开放发展主阵地。

四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2020年,全省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原贫困县发展提速,与县域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21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县域平均68.5%,比2015年发展年提升24个百分点。2021年,安徽县域城乡居民收入中位数分别为37256元、17315元,增长8.5%、10.5%,民生保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县域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最后是区域发展,竞相“赛马”。长期以来,安徽不同板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强北弱、中部凸起的态势。“十三五”以来,县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新格局开始显现。2021年皖北地区县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达到皖江地区的53.3%,比2015年提升5.7个百分点。在2022年赛迪长三角百强县榜单中,安徽有22个县上榜,皖北地区有8县。

“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省上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县域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下一步实现突破性发展夯实了基础。”安徽省统计局副局长赵金宝告诉《决策》。

那么,这种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靠什么来支撑?

齐头并进,各擅胜场

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第一辆整车在长丰下线,成功嵌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更令人振奋的是,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

以长丰、肥西和肥东为代表,是中心城市带动县域发展的典型。三县在省会合肥的迅速崛起中,收获了辐射带动、产业联动的红利,可以施展的舞台相对较大,产业和人口得到合理配置,获得快速发展。在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上,安徽上榜的肥西、肥东、长丰3县,全都是合肥下属县域。

以长丰为例,依托双凤经济开发区建设,长丰紧盯合肥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配套,形成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同时推动产城融合,常住人口从2000年3万人增长至现在的40万人,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761.9亿元,成功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逆袭。

第二种是承接产业转移型。这一类县域依托土地、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先发地区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腾飞,代表有广德、宁国、来安等县。

在来安,通过大规模引进南京市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入驻,汊河镇已集聚轨道交通装备规上工业企业80余家,2021年,总产值达到136.6亿元、增长135%,成为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配件供应基地,达到“高铁地铁目所能见的,汊河均可生产”的能力。

第三种是民营经济支撑型。这一类县域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天长、霍山、无为和界首等县(市)。

在天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助推企业做强做优,2021年,天长新增近3000户民营企业、近4000户个体工商户,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接近8万户,居全省县域前列,龙头企业天康集团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在界首,特色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由华铂科技、天能电池(安徽)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支撑带动,2021年工业产值达到514.5亿元、税收达到15.7亿元。

第四种是“无中生有”型。这一类县域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善于发现自身优势,积极寻找合适的外力,善于“无中生有”,同样也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是太湖、潜山、太和等县。

在太湖,将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压茬推进,与国内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编制产业地图并按图招商,十年内成功实现从无到有,截至2021年底,功能膜相关企业达到70家,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培育上市公司2家,成为合肥新型显示屏产业重要配套基地。

在潜山,该县坚定不移推动制刷产业发展壮大,目前产品已涵盖环卫刷、工业刷和民用刷三大系列、近万个种类,品类、生产规模均居国内前列,并成为华为、三星、京东方等国际知名企业屏幕抛光刷配套基地。2021年,制刷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带动3.2万人就业。

除这四种主要类型之外,还有生态功能型、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等县域,不同类县域立足当地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块状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站在县域看县域,这些发展类型为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驱动力;若跳出县域看县域,跳出安徽看安徽县域经济,又会发现什么?

“向东看,

永远感觉到差距。”

“向东看,永远感觉到差距。”一位安徽皖南的县委书记深有感触地对《决策》说。

差距在哪里?

首先是在县域经济实力上。2021年,安徽县域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6.5%,而江苏最高占到52%,浙江最高占到68%;安徽省县(市)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3.5%,同期江苏为80.9%,浙江为92.1%。

其次是在经济强县上。江苏、浙江县域经济中,十强县经济分别占51%、44.8%,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的重要“领头羊”,而安徽十强县经济仅占31.6%。在2022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江苏占25个,浙江占18个,安徽只有3个。在2022年赛迪长三角百强县中,江苏40县全部入围,浙江38席,占其全部县的71.7%,安徽占22席,占全部县的37.3%。2021年,江苏有17个千亿县,浙江有9个,安徽只有1个。

对此,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张延明分析认为:“强县带动是苏浙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强县不强,是安徽与苏浙县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

三是在工业化率上。2020年,江苏、浙江县域工业化率分别达到39.7%、40.4%,安徽只有30.6%,比苏浙低了近10个百分点,这是安徽与苏浙县域经济差距的最主要方面。

以三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县(市)看,肥西GDP比昆山、慈溪分别低3407亿元、113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分别低1696亿元、799亿元,分别占GDP差值的50%、70%;从县均来看,安徽省县域平均GDP为306亿元,比江苏、浙江分别低752亿元、21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94亿元,比江苏、浙江分别低326亿元、116亿元,分别占GDP差值的54.2%、43.4%。

向东看,安徽县域经济与苏浙差距明显,向西望,又是怎样的状况?

同在中部地区,以2020年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来看,河南达到61.11%、湖南达到54.3%,山西为53.8%,江西为52.4%,都比安徽高出不少。在百强县榜单中,湖北有8县上榜,河南有6县,湖南有4县。同样是中心城市带动型县域,长沙市下辖的长沙、浏阳、宁乡均是千亿县,长沙县更是雄踞中部第一县。

放在全国县域经济大棋局中来看,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江苏高达25席,浙江和山东占18席和13席,湖北占8席,福建占7席,河南占6席,湖南、四川各占4席,安徽与辽宁各占3席;具体到县域排位来看,安徽尚没有一县进入前50强,肥西排在第59位,肥东排在第79位,长丰排在第80位。

梳理全国各大县域经济榜单会发现,安徽上榜的县域一般都是肥西、肥东、长丰。这也说明安徽县域发展的后劲不足,梯队厚度不够。

从最直观的经济实力来看,2021年紧随肥西、肥东、长丰三县之后的天长,经济总量刚突破600亿元,县域经济前十强中的后6位,经济总量全部位于500—600亿元区间。

面对差距,一位安徽的县领导在考察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时,不仅感到强烈的冲击,更产生莫名的“急迫”:“看自己进步不小,比别人差距不小,到实地触动不小,思未来压力不小。”

实际上,安徽也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这些年一直在奋力追赶,派出干部交流,向苏浙县域学习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

可问题的关键是,到底学什么?

正在发生的深层次改变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是第一生产力。梳理苏浙的强县会发现,产业是其发展壮大的唯一法门。

在江苏,常熟拥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羊绒制品名城”之称,诞生了羽绒服龙头品牌波司登;太仓是我国德企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已集聚300多家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为主的德资企业;丹阳是世界最大镜片生产基地……

在浙江,安吉是全球最大的椅子生产基地;永康是世界五金之都;温岭是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

苏浙两省,这样的“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的产业集群俯拾皆是,块状经济、塔式经济体齐头并进,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层出不穷。

这些生动的县域发展实践雄辩证明,“小”产业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小”产业同样可以实现县域发展“大”作为。

采访中,专家一致认为,县域经济无论是哪一种发展类型,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全省每个县域都需要立足县域实际,认真思考什么是响当当、最拿得出手的招牌,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赵金宝对《决策》分析说。

县域经济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更不是通过单打独斗就能闯关成功的,而是突破地域限制,在区域协同中分享发展机遇,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梳理百强县名单不难发现,50%以上的百强县位于大城市及周边,做好大城市的“小卫星”。它们放大自身的区位优势,瞄准大城市的人群和资源,承接大城市的人口、产业和创新外溢,嵌入产业链和供应链,成功实现崛起。

而这正是安徽县域目前发展的突出短板。“安徽县域缺少大城市带动,特别是像合肥这样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中心城市。”赵金宝告诉《决策》。

从经济总量看,2021年,除合肥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外,排在第二的芜湖为4302.63亿元,第三的滁州为3362.1亿元,第四的阜阳为3071.5亿元,剩下的12个城市经济总量都少于3000亿元。

“除合肥外,其他城市正处在自身壮大的过程中,城市能级不高,辐射带动能力有限。”有专家建议,安徽要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几个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周边县域发展。

综合分析来看,当前安徽县域不仅缺中心城市带动,还缺大企业、外资带动,尤为明显的是缺人才。

这些短缺现象怎样去破解?

关键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苏州、宁波、金华等地县域经济之所以强,一个重要原因是打造了“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形成了有利于项目、资金、人才等集聚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看似产业生态的打造,实质上是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的重塑。浙江经济强县义乌,就是鲜活的写照。

地处义乌市千年古镇佛堂、赤岸交界处的绿色动力小镇,从谋划就坚持前瞻性思维,秉承“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大手笔引进了吉利集团等重大项目,正建成集新能源汽车研发、文化、旅游、休闲、社区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千亿小镇,未来将提供1万个工作岗位,吸引人口近3万人集聚。

转变思想观念,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奔着一个目标,吃干榨净政策红利,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最大的机遇和优势,不折不扣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重点工作上持续攻坚、在难点问题上持续突破、在工作机制上持续创新。”赵金宝告诉《决策》。

眼下,安徽全省上下正掀起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热潮,犹如给所有县域放入了一团酵母,热潮搅动下的安徽县域经济,即将发生更深层次的改变。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