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交通部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场主体运行,稳住经济大盘。王清宪省长在省政府交通运输工作专题会上指出,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统筹谋划,以交通运输体系的改善带动产业生态的改善,推动现代物流和临港产业发展。望江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着力构建顺畅快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物流服务体系。
目前,全县有物流运输行业企业31家。从行业类别看,普遍货运物流企业14家,道路专用运输企业17家(含渣土运输企业14家、冷藏保鲜运输企业3家);另有个体货运经营者62户。从行业规模看,全县有各类型物流运输车辆218辆,日总运输吨位2630吨,其中规上企业(含物流业和工业企业)5家,分别是双龙物流、华强混凝土、祥龙混凝土、金基建材、雷池建材。从生产效益看,1-9月,全行业实现产值1.5亿元,其中5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000万元,占全行业产值总量60%。从运输方式看,全县港口码头2座,水路运输企业2家,陆路运输企业29家,大型物流运输停车场1座。从物流运输资源看,全县物流运输货物来源主要为纺织服装原料及产成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所需的钢铁、铝、铜等金属原材料和产成品;种子、农药化肥、蔬菜、粮食为主的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砂、石、砖、钢材、水泥为主的建筑材料。
一、亮点举措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物流运输行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行业发展相关措施,有效促进了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强化物流政策扶持。着力减轻企业物流负担,今年望江县政府出台了《望江县支持市场主体纾困稳定经济增长政策二十条》,对当年应税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工业企业,给予物流运输费10%-30%补助,有效缓解物流运输费用较高的问题,预计全年可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800万元。加大税费支持力度,落实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企业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企业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政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企业存量留底税额退还政策等。今年以来,暂缓缴纳税费200万元,共为5家企业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240621元,其中给2家公路运输企业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129483元。
(二)强化龙头企业招引。今年3月,该县县委、县政府加大对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了上海亚申物流集团来望投资,成立了安徽亚申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并迅速投入运营,总投资超3亿元。该县将利用其物流平台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建成现代化物流产业园,项目规划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约2万平方米、通道和停车场及外部道路约1万多平方米),主要用于物流专线、仓储、配送中心、专用停车场和配套保障的汽车保养维修中心。目前已购置运输车50辆,拟采购叉车2辆、皮带机3套,托盘及电子专用设备按需超量配备,初步建立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智能物流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为经开区温格制造、赛腾电子等10余家企业建立物流合作关系,业务网络也拓展到桐城、怀宁等周边县域。
(三)强化企业服务保障。顶格推进为企服务,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开展“助企服务日”活动,为各行业发展纾困解难。8月28日,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木林主持召开了货运物流行业发展座谈暨“助企服务日”活动,7家物流运输行业负责人参与座谈。通过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把推动货运物流行业发展作为优化全县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激发物流运输行业发展活力。建立“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由县交通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将全县相关物流运输企业纳入为企服务联系包保范围,每1家企业安排一名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包保,及时收集和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必要时由县营商办协调或提级协调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体量小成本高,承载能力不足。一是物流规模体量偏小。受县域经济实力偏低的影响,该县货运资源总的体量不高,据了解,目前该县年中长途货运物流承运额约为1.5亿元。而全县拥有物流营运资格的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分布比较松散,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并不高。如望江天安运输经纪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仅有1辆货车。二是物流运输成本偏高。纺织服装业、新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是该县三大主导产业,除纺织服装业产业链基本形成外,新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尚不完整,市场和原料主要在外地。而从该县配货到南方城市平均周期为4天左右,到江浙沪为1-2天,平均实载率80%,形成生产企业和货运物流企业成本“双高”现象。三是物流承载能力不足。因该县现有的物流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且缺少大型物流园区进行配送,大件物品运输仍以生产企业自行运输为主。如旭众智能科技、达来电机、佳业板房等企业,因产品体积和重量大且没有实力雄厚的物流运输企业参与,企业只能自行运输。
(二)基础建设滞后,服务功能缺失。一是物流平台搭建缓慢。该县目前还没有建成相应规模现代化物流园区,货运车辆乱停乱放形成不了归行入市效应,货物分散不能实现有效集聚仓储配送。亟需加大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力度,完善物流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及各项服务功能。二是信息系统构建滞后。目前该县用于物流运输的信息系统建设较为滞后,物流工作方式大多以电话联系、手工开单,成本高可靠性差,且信息来源单一,制约了物流运输企业发展壮大。亟需搭建货物配送平台,使用WMS、TMS、OMS等一系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三)政策扶持乏力,支撑成效不显。一是惠企政策力度不强。当前该县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扶持主要在物流运输费用补助、税费支持、保险补贴等面上支持,这对高成本运输物流企业的运转支持效果有限,物流企业亟需政府进一步强化对物流企业的整体支持力度。二是专业人才培育不够。该县当前物流依旧是传统的作坊式经营模式,相关职能部门缺少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尚未出台吸引和鼓励从事物流业人才的相关政策;县内职业学校对物流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物流类专业人才群体较少。
三、建议措施
(一)加强物流企业培引力度。支持和引导物流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联合与合作,加快传统运输型、仓储型物流企业转型,以现有的6家企业为主,牵头整合其他较为分散的物流个体及商户,对个体、商户主动融入物流企业的给予一定补助,对企业在重组转型中给予一定补贴,在过渡期内,县内物流资源向其倾斜。同时重视物流企业和人才引进,通过双招双引,招引大企业、大项目、专业人才,更好的为物流企业服务。特别注重物流师的培养与引进,鼓励县内职业教育学校开设物流课程,并对其按学位给予补贴,对企业自主引进的物流人才,参照技能人才标准给予相应补贴,为该县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注入人才活力。
(二)注重网络货运平台建设。根据交通厅与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单位联合出台的《安徽省促进网络货运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建立望江县网络货运子平台,可参考“智慧就业”小程序,设立“智慧物流”小程序,将县内物流企业、个体、商户吸纳进去,并将交通运输、公安、税务等部门(行业)数据进行互联互通、归集汇聚、共享开放、开发利用,为减少司机和车辆注册认证环节及程序、实现货运业务“一网通办”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将有运输业务的企业录入系统,连接全省网络货运物流平台,汇聚全省物流运输量,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企业承接总量,减少空车返回、单向物流等现象,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三)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安徽亚申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推进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完善物流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实现集邮政、金融、仓储、停车场、餐饮、住宿、加油站等网点和服务机构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模式,争取年底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货运物流企业入园率达80%以上。对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搬运和装卸设施、物流园区、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按标准进行配备升级,参加佛山市,设立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给予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政策性补助,促进物流行业提质增效。
(四)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站点。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由交通局牵头,协会配合,做好城乡物流总量梳理,统筹规划设置县域内运输服务的物流站点,结合各乡镇客运站、交管站、公路养护道班等场所,建设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确保每个站点有车、有人、有量。同时打通县域内物流堵点,搭建商贸企业、零售企业与物流企业对接平台,发挥电商服务中心作用,打造农产品上行通道,利用物流企业的高效配送实现农产品进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