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12期 > 特别策划

“全力做好发挥引江济淮工程综合效益这篇‘大文章’”

——对话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胡再生

  作者:本刊记者 姚成二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3-01-13
发挥引江济淮工程综合效益,推进工程沿线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发挥政府作用,更主要的是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市场化运作平台。

重大综合效益和意义

《决策》:引江济淮工程是沟通长江、淮河,惠及皖豫两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这一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具有怎样的重大综合效益和意义?

胡再生: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业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是继南水北调后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继京杭运河后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工程建成后,对有效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沟通江淮航运,改善巢湖及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安徽省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效缓解淮河流域干旱缺水局面,保障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淮河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耕地率最高的区域之一,该地区人均水量少、丰枯变化大、拦蓄条件差、连续干旱多、干旱范围广等特点,造成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引江济淮工程主要向巢湖周边、沿淮及淮北地区、豫东地区城乡生活及工业生产供水,同时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补水。2040年,工程引江水量将达到43亿立方米,其中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净增17.62亿立方米,能够有力保障皖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

二是有力提升航运通达能力,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引江济淮航道连通长江中游与淮河中游,北接沙颍河、南连合裕航道、芜申运河,形成平行于京杭运河的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实现淮河航道网与长江航道网互联互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全省综合交通网络能级。引江济淮航道通达后,自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之间大宗货物运输成本将明显降低,如自淮南至武汉,经过引江济淮航道比经京杭运河要近400公里,节约运费约34元每吨。

三是加速水环境污染治理,改善巢湖及淮河生态环境。淮河、巢湖是全国水污染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工程通水后,将引长江水入巢湖和淮河,退还淮河流域被挤占的河道生态用水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改善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

比如,2020年6月工程先行向亳州城区应急供水后,亳州市区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由原先常态化四类或者五类,提升至目前基本保持三类。同时,地下水位逐步回升,2021年1-4季度亳州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分别上升1.08米、3.07米、5.55米、5.22米。

千吨级“工”字形水运网

《决策》:引江济淮工程通水通航,将使安徽形成以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为水运主通道的千吨级“工”字形水运网,这给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将产生怎样的效益?

胡再生:水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也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干线、淮河干流航道横贯安徽,联通东西,引江济淮工程通水通航后,将形成“工”字形水运网,显著增强合肥带动作用,推动皖江、皖北区域联动发展,有效促进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总体来讲主要产生三大效益。

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将极大提升皖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保障相关产业供水需求,支撑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依托交通区位条件、岸线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基础,促进沿线地区集聚发展物流服务、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及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形成一批活力充沛、类型鲜明、合作高效的产业集聚区。

二是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工程的实施将加快构建安徽省“两横一纵”航道主骨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现代化港口码头,在合肥、淮南、安庆等区域形成一批水运交通枢纽,促进工程沿线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更加优化、功能更加集成、效益更加凸显。

三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工程建成运营将显著提升沿线城镇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城镇发展优势,促进沿线城镇联动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生态居住等多种业态。沿线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打造滨水空间,培育运河新型城镇。

《决策》:于合肥来说,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合肥将成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之间的枢纽港,这将会带来怎样的区域格局变化?

胡再生: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合肥枢纽港可以实现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功能,将成为连接中原与华东地区的重要物流通道。合肥也因此成为通江达海的内河港口城市和重要物流集散基地。依托引江济淮工程,进一步统筹合肥都市圈资源,更好发挥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密江海河联运航线,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合肥枢纽港货运量将大幅提升,其科技创新、产业培育、金融物流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合肥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助力合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

《决策》:引江济淮工程既是一条输水河道,也是一条生态绿道、航运通道、文化廊道,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怎样去激活这些效益?

胡再生:为更好发挥引江济淮工程的综合效益,安徽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生态保护与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引江济淮沿线营造“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格局。

2022年3月1日,《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工程依法依规管理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首先保障水资源配置主体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航运物流、生态环保等产业,努力把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

同时,为更好发挥引江济淮工程效益,我们也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等关系。一方面,要在保障输水水质等工程良性运行功能的前提下,谋划工程沿线发展,着力构建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工程沿线涉及11市53个县(区、市),地区开发强度不一、资源要素集聚程度不同,需要以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为引领,科学布局沿线发展,同时,要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决策》:引江济淮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不仅需要政府引导,更需要市场化运作平台,怎样感召激活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胡再生:发挥引江济淮工程综合效益,推进工程沿线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发挥政府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政府主要还是政策引导、规划指导,更主要的是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市场化运作平台,坚持用市场的逻辑办事、用资本的力量成事,不断创新手法、步法、打法。

安徽省政府已经安排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牵头研究工程沿线发展投资平台公司运营模式、股权架构等,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和投资主体的权利与利益,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沿线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也在与国家开发银行对接,积极推进一批沿线发展融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希望通过开发性金融支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决策》: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旅游资源富集、人文历史厚重,怎样把工程沿线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

胡再生:围绕将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目标,依托工程沿线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重点推进文化旅游、航运物流、生态环保三大版块,促进工程沿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聚焦运河主轴,依托引江济淮八大枢纽和淠河总干渠渡槽、江淮分水岭深切岭段工程建设运河十大水利风景区,重点培育合肥城区、安庆桐城、亳州市区等三大文旅发展示范片区,塑造沿线五大主题景观段,打造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带。

二是打造全省现代化航道网,加快建成安徽省“工”字型干线航道主骨架,建设完善支线航道,构建“大通道、大物流、大枢纽”航运体系,不断提升运河航运能级水平。加强运河岸线管控利用,统筹沿线产业发展、水利设施、港口物流、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等布局。

三是以生态修复、增绿扩量为重点,构建引江济淮生态廊道,大力推进水质保护、污水治理、生态林带、土地复垦等工程建设,打造生态美丽运河。

《决策》:与国内外其它运河经济带相比,引江济淮有着哪些优势或需要补上的短板?

胡再生:国内外知名的运河经济带有京杭大运河经济带、美国伊利运河经济带等。与京杭大运河经济带和美国伊利运河经济带等相比,引江济淮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航运能级高。京杭大运河由于年久堵塞,尚未实现全线通航,部分航道仍是Ⅲ级以下;伊利运河仅能通行排水量75吨的平底驳船。相比较而言,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内目前最高等级人工运河,航道总长354.9公里,其中Ⅱ级航道185.9公里、Ⅲ级航道169公里。

二是未来配套较为完善。与部分运河先进行河道基础建设后改造提升配套不同,引江济淮工程在谋划阶段就统一规划了工程建设内容。在建设高等级航道的同时,统筹谋划建设复线船闸,同步建设服务区,规划实施重点港口物流园等,确保工程建成后即能为江淮航运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

三是水利和水运共享。不同于很多运河和引调水工程只供水不通航或者只通航不供水,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航运为主,既是重大水利工程,也是重大水运工程。调水和航运通道共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保障了工程高效运行,降低了运营成本,发挥了综合效益。

作为一条新时代建设的现代化运河,引江济淮尚处于建设阶段,管理和运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随着一期工程即将试通水通航,工程即将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引江济淮工程将成为新的迫切课题。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省引江济淮办)正会同省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努力推动引江济淮工程高质量发展。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