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12期 > 特别策划

派河之变

  作者:本刊记者 许盼丽 陈成诵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3-01-13
派河作为引江济淮的关键一环,由自然河道变身为运河通道,为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一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的专项行动在合肥强力展开。

“派河的变化真大!水更清了,两岸更绿了,真是越来越美了!”

“清清上派河,东去已无蓑。多少新图景,提来总是歌。”

“环境非常好,以后我要常来这里打卡!”

这条曾经生态不达标的派河,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水清岸绿生态美的市民悠闲好去处。

派河之变的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治水攻坚战。2022年初,合肥市就谋划以派河流域水质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一场大规模水环境整治工作,并将其列为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心工程。

2022年3月以来,肥西作为“主战场”,举全县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强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共排查问题51670个,其中雨污管网错、混接问题15919个,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779个,项目开工率、完成率分别为100%、92.86%。目前,派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提前一年达到国考断面水质考核要求,确保引江济淮航道通水后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这是怎么做到的?这要从一个承诺说起。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

派河,发轫于江淮分水岭,主河道全长60km,横穿肥西县城,并自西向东注入巢湖。

作为滋养一代又一代肥西人民的“母亲河”,派河在见证肥西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承受着“发展之痛”。随着肥西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住宅小区、工业、商业机构的增加,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派河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水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派河作为巢湖的重要支流,是引江济淮工程唯一一条穿越主城区的河流,也是引江济淮输水通道上的关键一环,一头连着巢湖综合治理,一头连着皖北群众用水安全。

2022年,“安徽一号工程”——引江济淮项目计划在12月正式开展试通水试通航,这就要求派河水质必须提前实现达标。重担之下,肥西县委县政府豪掷承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誓要派河水质在引江济淮通水前稳定达到通水标准。

2022年3月,一场关于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在肥西全面打响。

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具有“五多”特点:支流多、跨区多、高校多、企业多、排口多,给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惟其艰难,方显肥西治水的决心。“整个上派县城几乎被翻了一遍”,这是肥西人民最真实的感受。

针对“五多”问题,派河治理采取查“水下”、查“岸上”、查重点三种排查模式,借助无人机飞、人工步巡、机器人爬、潜望镜探的“空地管”一体方式,排查入河排口384个、不规范截流设施71座,同时溯源派河585.04余平方公里汇水范围内的大排水户,全面摸排管网错接、偷排漏排、面源污染等问题。并重点摸排流域内工业企业、社区小区、集贸市场、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大排水户是否存在雨污混接错接,排水水质是否达标、雨污管网是否老化等问题。

目前,肥西县已投资23亿元,对293个老旧小区、53个机关、学校、医院,以及城关建成区所有市政道路雨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同时通过EPC项目工作新模式,同步推进,多部门联调联动抢抓工期,一刻不停,天天调度。

最高峰时期,肥西县城内有超过300个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在同步进行,逾万人参与作业,两班或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

经过数月奋战,在派河流域内,共完成雨污管网改造540.242km,新建检查井53700个;合肥市级交办的313个突出问题、125个派河“一干十支”自查问题排口全部整改完毕,394项大起底问题则几近收尾。

目前,派河流域水质均值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水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达到引江济淮水质要求。变清的河水也兑现着“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的承诺。

按照以往的工程实施进度,派河流域治理这样的大工程大概需要2年时间。为什么派河治理能再次刷新“肥西速度”?这背后是肥西创新的新打法——“节点工作法”。

“节点就是军令状”

在肥西,挂在干部嘴上最多的词是“节点”,这也成为了派河治理的高频词。

为了推进派河治理这项大工程,肥西县按照“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节点化、节点工作责任化”,将各个项目细化分解,全部纳入到节点中来,成立专班、按任务、按进度对施工单位从图纸设计、施工、检测全流程查验,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核查把关,做到发现问题现场交办,从而确保了整个派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高效率、高质量。

有了“节点”之后,政府工作就像有了“线上施工图”,每个项目进度、每个督办节点完成情况等信息,一看便知。

而且项目完成节点不是简简单单“走个过场”,任务完成后,责任单位线上图文并茂反馈任务完成情况,由牵头单位、督查考核部门现场审核,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批示后予以销号。

如果督办节点到期没有完成,系统就会自动计入黄牌。责任单位需要线上反馈节点超期原因,并承诺完成时间。如果在承诺时间到期后仍未完成,则系统自动计入红牌。红黄牌数量会影响属地和责任单位的绩效考核。

“节点工作法”和“红黄牌制度”是对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的顶格督办,实现了目标任务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落得实,有力地推进了重点工作的进度,助力各项目“加速跑”。

从每周召开一次县委县政府负责人专题调度会,到实施“节点工作法”的全程跟踪督办,再到“定点、定责、定时、定人”的强力推进,肥西将派河治理的工期从2年缩短到4个月,再到仅用时60天就完成了派河流域雨污分流改造任务的99%。

追根溯源,项目建设实现“加速度”是“节点”提升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效率。

实行“节点工作法”后,各单位责任明确,实时在APP线上直接浏览动态。谁落后谁着急,赶时间争先后。干哪些?怎么干?干多快?一目了然。让人人在状态,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干。而且“节点工作法”也实现了源头把控、质量把控和成效把控的“三大把控”,极大地推动各项目的施工进度。

同时,每个节点的完成情况也会作为干部工作实绩自动关联干部一线考察档案,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推动干部由“被动干”向“主动干”转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根据肥西县“节点工作平台”显示,涉及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的308个节点已基本进入复核复验,派河攻坚战已接近尾声。

但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结束,肥西对派河有了新的期待。

治水,不是终点

派河整治不仅仅只是提高水质,保障引江济淮工程顺利通水通航,还为肥西城市更新、提升派河流域生态品质带来了重要机遇。

以治理派河为契机,肥西县将治水、治城、治产相结合,进一步挖掘派河的生态价值,让河流与城市互相成就,促进城市发展。

在肥西,水至而成“园”。近年来,肥西县着力打造“四水环绕”“宜商宜居”的生态综合“公园城”,实现了推门亲水、推窗见绿。

为提升城市建设品质,肥西启动“三区一带”建设,以紫云湖片区、群英湖片区、中派片区和江淮运河带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能级平台,加快构建“弓弦协同、五芯联动”的城市空间格局。

如今,缓缓流动的派河水又涤荡出肥西的另一番景象。肥西将以派河作为设计母体,打造一条众乐之河——江淮运河经济带,建设“创新水岸+共享水岸+绿色水岸”,为两岸老百姓提供一条生活秀带,为肥西经济增添一项内生砝码。

江淮运河经济带的未来发展空间有多大?从规划中便可窥探出肥西擘画的蓝图。

根据规划,江淮运河经济带肥西段全长30km,其中城区段长18km,主要利用桥下空间、滨水空间打造节点景观,塑造“九景十八驿”的运河风情带。同时,肥西还计划新增28处公园绿地与18条公园连接道,实现“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并对运河上的十三座桥梁进行夜景亮化,呈现出缤纷多彩、独具都市魅力的肥西景观,这也是合肥市打造“百里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江淮运河经济带未来将会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之一。

从“三区一带”的全新布局到江淮运河经济带的美丽蓝图,肥西在“青山绿水”之间,迅速成长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屹立在派河之上,坐落于运河之间。

除此之外,水到渠成之日也是肥西通江达海之时。

派河在引江济淮中起着“接南连北”的纽带作用,链接着长江和淮河。目前,肥西正以建设引江济淮工程为抓手,重点构建“两干一支”县域内河航道系统,综合提升建设派河码头,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助力肥西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一旦引江济淮工程通航,将拉近了肥西县城与合肥主城区的距离,给肥西注入一股强劲的发展动力,为肥西继续当好全省排头兵、争做长三角县域优等生奠定基础。

“水域治理之路其修远兮,派河保卫战一定要彻底打赢,不让一滴污水进派河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肥西正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