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11期 > 智库/观点 > 洞见

解码上市公司“安徽板块”

  作者:课题组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11-22
十大新兴产业集中了全省2/3以上的上市公司,达102家,占比68.92%,说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安徽上市公司是“安徽速度”的弄潮儿,也是“安徽质量”的创造者。2021年,安徽上市公司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数量在中部地区保持领先地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再融资能力偏弱、并购重组不够活跃、内部治理有待规范等问题。

新增数量再创新高,十大新兴产业动能澎湃

近年来,安徽抢抓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和北交所推出的机遇,多措并举推动一批优质企业上市。

截至2021年底,安徽上市公司总数达16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48家、港股上市14家、国外上市1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9位,与湖南132家、湖北128家、河南97、江西67家、山西41家相比,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5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7位;北交所上市公司5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5位。

上市公司市值体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2021年,在注册制稳步推进背景下,市场活跃度大幅提高,A股市值首次突破90万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徽A股148家上市公司市值达到22321亿元,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10位;较上年上涨2967亿元, 涨幅达15.33%,高于全国10.62%;平均市值为150.81亿元,低于全国205.82亿元,中大市值龙头相对缺乏。

企业上市速度反映出企业所在区域优质企业成长速度。2021年,在推进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A股IPO市场火热,全年共计524家上市公司IPO“冲A”成功。从新增上市公司总量来看,安徽继续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2021年共新增22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再创历史新高。年度增量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7位。其中,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7家,居全国第8位;新增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6家,居全国第8位。

从上市后备资源来看,安徽IPO后备企业队伍阵容庞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12月底,过会待发1家、注册待发行1家、过会待注册3家;在审企业22家,位居中部第1位;辅导备案企业86家,位居中部第1位。截至2022年6月底,安徽新增万朗磁塑、铜冠铜箔、井松智能、拓山重工4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反映了各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安徽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截至2021年底,安徽148家上市公司第一产业有2家,第二产业有110家,第三产业有36家,占比分别为1.35%、74.32%、24.32%,第二、三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新增18家、4家;所属十大新兴产业102家,占比68.92%,集中了全省2/3以上的上市公司,成为安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区域差距明显,科创属性凸显

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截止2021年底,安徽15个地级市均有上市公司。其中,合肥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8家,在省内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在全国内地289个城市排名居第14位;芜湖和滁州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7家、11家;铜陵、马鞍山、蚌埠和宣城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9家、8家、8家和7家。

从各市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合肥新增10家,滁州新增4家,蚌埠新增3家,铜陵新增2家,芜湖、马鞍山、池州、六安各新增1家,宣城因凤形股份迁入南昌减少1家。总的来说,安徽区域发展不平衡正逐步得到扭转,但皖北地区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仍较为凸显,新上市公司数量偏少。

不同资本市场的功能有差异。截至2021年底,安徽境内外上市公司新增23家达到16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1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挂牌企业8325家。

从板块分布来看,安徽A股上市公司以主板市场为主,有100家,占到总数2/3,创业板市场有28家,科创板市场有15家,北交所市场有5家。安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本地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安徽新增7家科创板、6家创业板、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新增上市公司8成以上。

从股权结构分布上看,截至2021年底,安徽A股上市公司民企有87家,国企有38家,央企有14家,其他企业有9家。新增上市公司中,17家是民企,4家是国企,1家是外资。近几年,安徽民企成为上市“主力军”。

从不同股权结构市值规模来看,安徽民企上市公司总市值最高,达11697亿元,占比达52.41%,央企和国企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908亿元,占比达44.39%。除国企上市公司外,其他上市公司市值涨幅均远超A股平均水平,安徽上市公司价值正在被市场挖掘。

创新动能不断积蓄,营运能力逆势而上

从业绩发展、创新能力、营运能力、ESG绩效、投融资水平5个维度,综合评价安徽上市公司。

从综合发展能力排名来看,2021年科大讯飞、马钢股份、工大高科等上市公司综合发展能力较强。但这些上市公司各个指标表现并不均衡,更多是因为在某项指标上表现较为突出,说明安徽大多数上市公司综合发展能力仍相当不稳定。

与上年相比,综合发展能力排名上升的公司有29家,下降的有88家,保持不变的有3家。马钢股份因营运能力大幅改善、山鹰国际和国轩高科因ESG绩效大幅改善排名上升明显;芯瑞达、玉禾田、同庆楼等12家上市公司排名下降至少50位,相关细分指标均有所下滑。

从业绩发展排名来看,前十位与后十位的上市公司业绩差距明显。海螺水泥、口子窖、欧普康视、古井贡酒、迎驾贡酒等优质企业业绩依旧稳健。排名靠后企业各项业绩指标基本为负数。

与上年相比,业绩发展排名上升的有28家,下降的有87家,保持不变的有5家。安纳达、马钢股份增幅明显,其中安纳达受益于磷酸铁项目投产,近几年业绩改善明显;中公教育、华业香料、华菱精工等13家上市公司排名下降至少50位。其中,中公教育因出现巨额亏损,从去年第7位骤降至末位。

从创新能力排名看,上市公司平均得分0.1663,低于平均数的有96家,即超六成企业创新能力得分偏低。其中,国盾量子、工大高科、科威尔等核心技术企业创新实力强劲,而嘉美包装、精达股份等传统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偏弱。

与上年相比,创新能力排名上升的有10家,下降的有108家,保持不变的有5家。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立方制药,该公司通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了一批高学历人才;香农芯创、安纳达、汉马科技降幅明显,其中香农芯创因其研发投入波动较大,排名下降明显。

从营运能力排名看,整体仍有待提升。2021年仅44家上市公司得分高于平均水平。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如口子窖、众源新材、楚江新材等持续保持高效运营态势,表现优异;排名靠后的上市公司,如国盾量子、科威尔、江航装备等营运能力偏弱,如何将好的技术转化为好的产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与上年相比,营运能力排名上升的公司有33家,下降的有80家,保持不变的有7家。其中,香农芯创上升幅度最大,主要是因收购联合创泰导致其主营业务转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年度销售收入大幅提高;安凯客车、金春股份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安凯客车因客车行业产销全面下滑而引起收入大幅下降。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评价标准,也是评价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从排名来看,除了极个别的企业外,总体差异不大,76%左右的公司综合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在ESG绩效方面,安徽上市公司表现可圈可点。

从投融资规模排名看,安徽上市公司投融资水平差异明显。排前十名的公司遥遥领先,尤其是海螺水泥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带动效应明显;华业香料、浩淼科技等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规模明显偏小,借力资本市场的力度还不够大。

【课题组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投资集团、安徽省交控集团、安徽省能源集团与华安证券、国元证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决策杂志社(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组成】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