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11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满天星”:乡村振兴的黄山密码

  作者:本刊记者 吴明华 张丞铭 周福财  编辑:鲍阳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11-29
如今在黄山,有理想、有情怀、有创新力的年轻人回归乡村,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黄山,乡村有多少“官”?

乡村推介官、金融村官、乡村规划师、乡村运营师……一系列新兴职业在黄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官”,而是吸引人才下乡的创新之举。

再加上一直奋战在乡村一线的选派干部、基层干部、专技人才等,黄山正在掀起“上山下乡”的新热潮。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如满天繁星,在党建引领下汇聚成河,照耀着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让黄山的乡村成为人才的聚宝盆、创意创新的新沃土。”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说,近年来该市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目标,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和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乡村超燃“大擂台”

10月14日,一场超燃的擂台赛,在黄山市举办。

经过层层选拔,来自三区四县的7名选派干部同台比拼。选派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他们是脱颖而出的7颗璀璨之星。擂台上,他们纷纷拿出乡村发展的“独门绝技”,晒出乡村振兴的“实绩单”。

“驻村工作开始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本领恐慌’,不论是乡村治理、乡村建设还是乡村发展,每一个都是重大课题。”黟县碧阳镇丰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涛涛说,怎么办?通过实地调查分析,驻村工作队决定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组织作用,发动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同时吸引外来人才,以创意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丰梧村推广“萝卜计划”,创新蔬菜盲盒等。周涛涛也被亲切地称为“盲盒书记”。

参加比武的7名驻村干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绝活”。

比如,徽州区东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潘必强,被称为“莲藕书记”,通过“五借”妙计解决村民莲藕销售难题;黄山区大保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胡昇,被称为“竹笋书记”,通过小小竹笋拉动乡村产业收入大增长。还有祁门“红茶书记”、屯溪“古村书记”、休宁“讲堂书记”、歙县“枇杷书记”等。

擂台赛场面热烈,他们分享的故事感人至深,乡村发展的鲜活案例更是激动人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出了压力,也比出了信心。”歙县坑口乡瀹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程笑祎说。

擂台比武营造了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黄山市已开展各类乡村振兴主题“擂台比武”125期,参加“比武”1900余人次。

把比武结果与项目、资金安排、评选评优等相挂钩,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建功乡村的激情。如今,徽州乡村已经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大擂台”。

“擂台比武只是选育管用全链条上的一环。”黄山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为开阔村干部视野,结合千名人员体悟实训工程,每年选派100余名村干部赴苏浙名村体悟实训不少于1个月,学习当地乡村振兴的“秘籍”。

乡村振兴,党员干部是领头雁。“没有一个好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

本强则茂,基壮则安。近年来,黄山市实施头雁领航行动,注重选拔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班子里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新黄山人”等占比达75.03%,大专以上学历占81.57%,还有15名优秀村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让429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比如,23岁的“准导演”方蕾,本科毕业后回村当起了村支书;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金利,放弃了北京央企的工作,成为休宁县瑯斯状元文化村党支部最年轻的委员。

“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伙,还没我孙子大,在村里能干什么?”刚入村时,这些大学生村官普遍遭遇村民们的“信任危机”。为了赢得村民的信任,他们一方面虚心向老村干“取经”,一方面走村入户,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为村民排忧解难。

在组织层面,黄山市通过集中轮训、实绩考核、建立村干部11级晋升体系,兑现层级待遇、集体经济奖励630余万元等,让村干部有情怀、有能力、有激情。

如今的方蕾、金利们,已经从刚到村时的懵懂和茫然,成为处理农村事务的“行家里手”。他们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着,未来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党建引领是根本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

大茂社区是新安江边的一个普通村改居,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村庄特色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称号,并且连续多年实现“零诉讼”“零上访”。

“大茂之变,关键是通过党建引领群建来做好基层治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顺武说。

2019年,根据省委统一部署,黄山市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大茂社区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列入试点,通过归集采集涉农资产、经济收入等信用信息、乡风文明评议、信用等级评定,评出A级以上信用主体291家。

为了让诚信增“值”、德者有“得”,大茂将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在金融支持和医疗等社会礼遇方面给予信用户优待。

信用户可以根据信用等级获得差异化信用贷款,信用等级越高、额度越高、利率越低,目前AAA级信用户可获得不少于10万元低息信用贷款。截至目前,金融机构为大茂社区信用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5420万元,用信2948.4万元,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大茂社区还建起信用好超市,居民可以用文明行为积分兑换肥皂、盐等生活物品,真正让信用成为推动发展的“真金白银”、乡村治理的通用货币和乡风改善的明镜标尺。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是基层组织抓党建最好的抓手。通过抓党建,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乡村美的振兴之路。”姚顺武说,目前大茂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保持10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

“用信用服务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以信用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黄山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黄山市总结推广“大茂经验”打造乡村振兴满天星标杆村125个,选点建设10个村干部实训示范基地,大茂等实训基地已接待合肥、池州等地干部参观3000余人次,共建共治共享“大茂模式”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以推动信用村建设为契机,提升能力、激活动力。依托2200个基层网格,黄山市组织5300余名骨干网格员,结合信息采集等常态化入户走访群众,办理信用贷款、农产品助销等群众民生实事1.5万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驻村夜访、幸福来敲门、长板凳议事会等一批服务群众的党建品牌。

黄山市还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乡村运营公司599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更新发展理念,共同向上发展,真正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服务、引领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人才下乡新时尚

“一江新安水,万重枇杷山”。今年5月,徽州特产“三潭枇杷”迎来大丰收。然而受疫情影响,枇杷售卖渠道受阻,果农们面临丰产滞销的风险。

5月8日,黄山市市长孙勇在调研中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想方设法解决枇杷销售难题。其中一个创意,就是发挥“乡村推介官”作用,用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为枇杷销售助力。效果出人意料。第一场枇杷售卖直播活动,即预售枇杷近5000斤。

“乡村推介官”是黄山人才下乡的一大创新。今年以来,为培育乡村数字化文旅人才,面向全市一线带团导游员,甄选出了一批优秀导游主播作为“乡村推介官”。枇杷成熟季,这些“乡村推介官”推出优质短视频200余条,收获点赞超25万次,实现销售额达1.2亿元。

“黄山市聚焦乡村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出台乡村创客引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乡村推介官’直播公益培养项目,鼓励创客利用现代传媒丰富营销业态。”孙勇说,乡村创客在徽州乡村大显身手。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近年来,黄山市把1300余名选派干部、金融村官、专技人才等组织起来下沉乡村服务。同时,依托徽州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吸引了500余名外地人才在黄山乡村创意创新创业,其中3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还有一批“新黄山人”被授予荣誉村民、最美乡村推介官、最美乡村规划师、首席乡村运营师等职务。

如今在黄山,有理想、有情怀、有创新力的年轻人回归乡村,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

黄山颐居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从筑品牌创始人郭山秋韵,是下乡的“新黄山人”之一。她和丈夫都是学设计出身的海归人才,因为对徽州山水的热爱,他们在黄山区汤家庄投资1亿元建设了综合性乡村旅游度假项目“从筑•黄山”。随着项目越来越火,他们索性把家从深圳搬到了汤家庄。

“山村成为我们挥洒创意的地方。”郭山秋韵说,在乡村创业,要真正融入乡村,把村庄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家人,才能够共生共建共享。

在汤家庄,既有来自黑龙江和福建的年轻人,还有一群来自合肥的艺术家,“一句‘就在这里了’,他们都在汤家庄安家了。”

吸引人才下乡不仅靠乡村自身的魅力,更要发挥组织的力量。黄山市以“党建引领,群团共建,创新服务,凝聚人心”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群团作用,汇聚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春水。

今年5月,为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振兴,黄山市启动在校大学生兼职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工作。经过选拔,480名青年学子奔向了乡村振兴大道。

妇女能顶半边天。2021年以来,黄山市启动“信用徽姑娘”农家乐(民宿)创建工作,激发妇女创业热情。目前,黄山市累计培育“徽姑娘”农家乐(民宿)405家,开发美丽乡村家庭游网红线路10条,带动增加妇女就业1500余人。

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加贴切市场需求,黄山市注重引导企业家下乡,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截至目前,通过“组织安排+自主选择”方式,选配500多名民营企业家结对帮扶260多个村,以市场思维、资本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人才下乡,政策保障很重要。自2016年起,黄山市将乡土人才纳入“黄山人才10条”享受范围,对人才给予生活、住房补贴,给予景区免费游、就医绿色通道等优惠待遇,帮助解决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现实困难,让各类人才“干得好”也“留得下”。

人才兴则乡村兴。“我们用好用活组织化这一抓手,推动更多乡贤回乡、精英回流,以人才高地填补农村发展洼地。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乡村发展中找到定位、发挥作用,形成乡村振兴‘满天星’之势。”凌云告诉《决策》。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