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2年 > 2022年11期 > 路径/实务 > 样本

守护城市生命线安全,安徽做对了什么?

  作者:本刊记者 赵 晨 程 炎  编辑:鲍阳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2-11-28
“无论是面对急性冲击还是慢性压力,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有序运行,这就是安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底气。”

【写在前面】

十年,领跑!

2013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启动,在全国是首家公共安全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十年来,在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共同推动下,构建起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再到覆盖安徽16个地市,逐步打造出城市生命线安全的“安徽样板”。经历了技术研发、实际应用、产业转化的“三步走”之后,安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正向“2.0版”升级。

十年砥砺奋进,在安徽这片创新的沃土上,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方位嵌入城市全生命周期运行管理中,实现了从人防向技防、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四大转变”,对城市安全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安委办、住建部发文向全国推广。

同时,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城市生命线产业也从平面的规划变成立体的现实,为安徽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个千亿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安徽城市生命线建设是一个可学可鉴的范本,《决策》杂志采访相关主管部门与科技转化企业,探寻“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如何发挥作用,与多位院士论道城市生命线的未来,一起感知一个智慧、韧性、宜居的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正文】

全国首个!

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城市生命线监测网——气体探测激光芯片”,正式面向全球发布。这标志着城市安全生命线有了“中国芯”。

长期以来,缺“芯”之痛困扰着城市安全生命线的运行,受技术工艺制约,我国城市安全高端领域的激光传感芯片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自主研发国产安全传感芯片是解决核心元器件“卡脖子”问题的关键。

安徽作为率先开展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的省份,首批下线的3万颗芯片已在全省示范应用,将成为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的忠实“哨兵”。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系统越来越复杂,城市安全重要性也愈发显现。在加强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突发事件的“黑天鹅”会意想不到地飞出来,城市日常运行的“灰犀牛”式风险也会逐步增长,这些“看不见”的风险对城市建设者、管理者都是巨大考验。

多重风险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安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三个一”

“城市生命线”概念越来越火:供水、电力、燃气、供热、桥梁...涉及城市运行和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风险监测难、检测效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决策者,科研力量薄弱是掣肘城市公共安全的第一道“坎”。

改变发生在2013年,合肥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破局者”,与清华大学在城市安全研究领域一拍即合,成立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作为全国首个城市公共安全产学研用基地,持续多年拿出“真金白银”投入科研,并在园区设施、住房保障、子女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合肥市政府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像当年留下中国科技大学一般无微不至,全力帮扶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落地生根。”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教授向《决策》介绍道。

走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可以看到监测屏幕上,不同事故隐患、风险等级一目了然,通过遍布路面、桥梁、地下管网的传感设备,实时监测着“城市心跳”。

2019年5月3日,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发现合肥市北一环居民区一处地下供水管大量漏水,分析影响的企业和居民小区范围,立即制定抢修关阀和开挖方案,协助市供水集团、城乡建设局和应急管理局完成供水抢修和交通疏导,提前消除了可能引发爆管和路面塌陷的重大风险隐患。

截至2021年,监测中心已建立20多个智能化专项预警模型,平均每天处理数据500亿条,每月推送预警信息92.8条,目前,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范围已覆盖51座桥梁、5005公里燃气管道、759公里供水管网、254公里排水管网、201公里热力管网、5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合肥实现了运行状态智慧分析、联防联控精准处置,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一体防”。

地下管网犹如城市的供血系统,是构成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随着合肥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地下管网总里程增长迅猛,埋设不规范,管位与图纸不符等问题凸显。“以往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都是以行业监管为主,存在九龙治水、合力不够的现象,管理状态松散是城市公共安全的全国性通病。”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处长李家富向《决策》分析道。

2014年以来,合肥市率先对涵盖燃气、供水、热力、排水、通信、电力、工业、广电等八大类26种4.4万公里市政管线进行了详细精准普查,将89.2公里地铁隧道、47座地铁车站、58公里地下管廊等地下空间,同步纳入合肥市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同时,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机制,每天动态更新保证地下管线数据应收尽收,城市生命线风险防控网络进一步织密。

2019年3月,合肥市颁布《地下管线条例》,构建一整套地下管线管理、监督的法规和制度,大大减少“马路拉链”现象发生,实现风险数据“一图览”,城市安全能级进一步提升。国家住建部已将合肥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提前感知风险必须知道风险在哪里,摸清风险隐患是做好监测预警的基础,也是建设智慧安全城市的痛点所在。破解痛点需要科技来助力,基于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城市管理系统正在登上舞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有更先进的设备、技术,还有丰富的管理手段。”袁宏永分析道,“无论是面对急性冲击还是慢性压力,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有序运行,这就是安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底气。”

目前,安徽全省16个地级城市均已建成覆盖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四个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安全监测系统,汇聚和安装各类传感设备16万余套,对近13857公里燃气管网及其相邻空间、6341公里供水管网、8754公里排水管网、325座桥梁的风险可见、可知、可控,实现监测智能化、监管“一网控”。

“2021年10月正式实施的安徽省地方标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这一标准填补了国内本领域标准的空白。”李家富表示,合肥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标准体系,建立了系统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处置、决策和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机制与全国标准化流程。

成熟的技术创新,完备的机制体制,是保障城市安全生命线平稳运行的“一体两翼”。通过近十年的努力与实践,合肥分期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探索出一条以智慧防控为导向、以场景应用为依托、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市场运作为抓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发展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实现了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从人防向技防、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城市安全韧性。

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从2013年启动立项到现在二期工程,已近十年。十年来,合肥实现了“一降一升”:“降”的是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升”的是风险排查效率提升70%,真正把城市“生命线”变为发展“安全带”。

“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

“一件事想要做好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的坚持。”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国锋看来,“应用场景的落地,技术需求的拉动效应与清华大学科研力量相融合,解决了城市生命线面临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同时也形成了产业。”

以市场运作为“抓手”,合肥高度重视以市场化方式提升城市安全综合支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首先,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2015年8月,合肥市建投集团与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成果转化企业——北京辰安科技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系统研发、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成果转化等业务,启动产业化之路。

“城市安全行业服务的是民生领域,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有感的都是关键大事,这个大方向是不变的。”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梁光华对安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物质需求得以满足,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

作为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的领军人,总经理沈迎春带领的团队攻克了城市高风险空间识别、跨系统风险转移和耦合灾害分析等城市生命线系列的关键技术,显著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

其次,做好“小题大做”的文章。合肥出台适应产业发展各阶段性特点的支持政策,推动优质资本与清华合肥研究院成果转化企业对接,加快城市生命线工程复制推广。截至2020年,城市生命线工程累计实现产值30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

最后,做好“借题发挥”文章。通过深度挖掘电梯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等细分产业,助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打造全国消防安全云总IP,目前服务60多个城市、2万余家企业、5万余家商户,接入面积达4.6亿平方米,提供保险额度超过40亿元。

更重要的是,资金的持续注入,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引入保险金融工具,创新“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完善以保险为兜底的全过程闭环机制。安徽省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十四五”期间,将为安徽提供不低于100亿的信贷资金。

以政府部门“顶格”推进,安徽省市两级政府助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乘势而上。安徽省长王清宪于今年6月29日和7月14日分别召开两次专题会议推动城市安全产业发展,力争把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打造为安徽名片,同时以市场化行为将安徽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推向全国。

2021年8月,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截至今年年底,安徽依托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中心,升级建设覆盖全省的省级监管平台,与各市监测中心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安徽“1+16”运行体系初步建成。“到2025年,安徽力争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市县全覆盖,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赵新泽表示,安徽正不断拓展城市安全的深度与广度,把16个地市全部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危机处置需要产业资本‘无形之手’与政府部门的‘有形之手’相互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合肥市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余兆炳在接受《决策》采访时表示,这一点,安徽走在了全国前列。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城市安全产业化平台已在江淮大地搭建完成,加之犹如源头活水的资金持续投入,安徽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正迸发出强劲生机。

“2.0版”,再升级

日前,由安徽省、应急管理部、清华大学共建,清华合肥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10余家政府投资平台、社会资本和生态公司联合打造的城市生命线产业集团公司即将组建完成。

这个全新的集团将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创新商业模式,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数据云平台、监测服务、生态培育三方面核心业务,构建面向政府、企业及家庭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行“平台+产品”“平台+建设”“平台+行业”“平台+区域”“平台+服务”“平台+保险”“平台+管理”,联手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业务走向全国,输出城市生命线技术、产品、方案和服务。

“我们把清华合肥研究院比作一个‘厨师’,城市生命线目前做成了10多道‘菜’,燃气、桥梁、供水、排水、消防...每一个专项就是一道菜。”苏国锋打了个比方,“目前根据不同城市的安全风险差异,每个城市会根据自己城市的风险来确定选菜单上的哪道菜,或者是选哪几道菜,这时候就需要根据城市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作为全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开拓者、引领者,未来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从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工程总集、监测值守等一揽子专业服务,以此带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产业集群化发展,把“合肥模式”的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向国内外市场推广。

安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方兴未艾,如何发挥好安徽创新土壤丰沃、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着眼用好科技“硬核力量”,只有打通城市安全管理和数据共享的行业壁垒,才能实现由“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由“被动应付”向“主动监管”转变。

一步一脚印,安徽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监测中心集成管控和产业化下沉的“三步走”跨越。近期,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联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制定了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三期项目建设方案,以实现合肥市县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为目标,面向公共安全、面向工商用户、面向家庭、面向个人,提升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市区高风险监测覆盖范围,拓展消防、电梯、水环境、危旧房等创新应用场景,合肥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向“2.0版”升级,全国示范效应开始显现。

根据安徽省的发展规划,一是打造“创新策源地”,安徽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安全应急装备检测认证中心,构建形成国内领先、辐射全球的城市安全科技设施平台矩阵。二是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地”,抢抓国家城市安全发展战略机遇,设立城市安全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城市安全产业技术联盟。袁宏永展望,未来在安徽这片沃土上,支撑构建“基金+联盟+园区+孵化器+文化宣教”的产业生态体系,把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建成一支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国家队”。

“省会示范、辐射全省、服务全国”,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安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郑重宣言与生动实践。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