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3年 > 2023年5期 > 特别策划

“上进生”安徽

  作者:本刊记者 王运宝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3-05-20
“安徽干事的思路、办事的方法,越来越有经济大省的样子了。”

6月5日,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第二次在安徽召开。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江湖”中,流传一个说法,上海是“模范生”,江苏是“尖子生”,浙江是“优等生”,那么安徽是什么?

“越来越有经济大省的样子”

《决策》杂志曾参加过央视对话的一场节目录制,在访谈现场,主持人将长三角地区比喻为一个班级。主持人向安徽省长王清宪提问:“在长三角沪苏浙皖中,安徽是什么样的?”王清宪概括说,安徽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充满紧迫感的刻苦努力追赶的“新生”。

当省长说出这段话时,录制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梳理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纵向历程发现,在20多年的时间轴上,安徽一直在很努力地主动靠上去,也经历了合作身份的多次改变,直到2018年,安徽全省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

于是,就有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

加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后,虽然安徽与沪苏浙的差距还很明显,但安徽一直很努力,5年时间,“出落的越来越有风采”。

“上进生”,就成为社会各界形容安徽时的高频词。为什么说安徽是“上进生”?

如果从官方话语中来寻找答案,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概括为四个前所未有: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风气之变前所未有。

在“安徽这十年”新闻发布中,又总结为四个跨越发展:“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发展。

不管是四个前所未有,还是四个跨越发展,反映出的安徽发展图景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安徽在追赶中努力缩小与沪苏浙的发展差距。

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安徽的主要经济数据、综合交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新兴产业地标、对外开放形象,都发生了有深度、有力度的改变。一连串的经济数据和产业投资项目都是例证。

从安徽发生的很多变化中,重点剖析两个,不仅说明了安徽的积极上进,而且还将对安徽发展产生深层次推动。

首先来看人的变化,尤其是干部队伍。这是一个区域向上发展的关键力量。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要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

会后,安徽主动作为,选派优秀干部到沪苏浙的党政部门、开发园区、国有企业和街道社区跟班学习,一场东向“取经”在安徽省直机关和各市县全面展开。

一体化背景下,安徽干部赴沪苏浙进行沉浸式学习,沪苏浙干部到安徽交流任职成为一种常态。在互动中,安徽干部与沪苏浙的先进理念登高对接,把所学用到所干中,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创新思路上都发生着“润物无声”的改变,转化为推动安徽向上的动能。

其次来看“基金丛林”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放眼全国的区域经济会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都是资本市场高地。在省级层面,沪苏浙的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地市层面,省会城市杭州、南京,经济大市苏州、宁波、无锡,都是资本市场上的劲旅;即便是县级市江阴,在2022年就以58家上市公司形成了“江阴板块”,被称为“58同城”资本现象。

当安徽与沪苏浙的高手同台时,必须奋起直追,主动投身资本市场。特别是2021年6月以来,安徽围绕资本市场开展万名企业家培训,抢抓科创板机遇,推出“迎客松计划”。截至今年5月,安徽在科创板上市公司22家,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经济强省(市)。

与扩大上市同步的,是安徽创新思路,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基金丛林”。从合肥市到安徽全省,从新能源汽车到集成电路……基金招商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新兴产业项目中,众多产业项目被资本界称为“神操作”,吸引了投资界持续关注安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一定不能只是简单地看上市公司增加的数字,其背后是一种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不管是科技成果转化、传统产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壮大,资本推动力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正因为安徽有了工作作风、运用资本能力上的一系列提升,来安徽投资的多位企业家评价说,“安徽干事的思路、办事的方法,越来越有经济大省的样子了。”

这就是说,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安徽的手法、步法、打法变了。得益于这些改变,安徽正把优势变成胜势,有力支撑着安徽上进。

“把优势转化成胜势”

如果说安徽东向发展的战略取向是“坚贞不渝”,《决策》杂志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鼓与呼就是“一以贯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收益巨大。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强调说,“安徽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是最大的发展动能、最大的发展红利。”

但动能不会自己来,红利更不会主动来,大家都在说的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有两层涵义:

一是有“势”,首先要有。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安徽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势”来了。

二是有“为”,在每每提起的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两个成语中,前后两个字“乘、上”与“顺、为”非常关键。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只有“为”,才能“上”,否则再大的“势”也会悄悄滑过去,空留遗憾。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句充满智慧的话里,蕴含深刻道理,对一个人、一家企业来说是这样,对一个区域发展同样是如此。

实际上,还有一个外界经常提起的疑问:安徽的经济地理、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文化底蕴等优势一直都在,为什么是在最近几年的变化这么大?

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动作为。

这样的案例俯首皆是,有两个堪称安徽积极上进的范本。

一是“抢”。在安徽东部毗邻苏浙的7个地市中,滁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高涨。2020年以来,滁州市党政代表团10次到南京推进合作事项,次数之高、频率之密,位居全省前列。

滁州与南京山水相连,只有越走越亲,才能越抱越紧,共同发展。滁州已连续多年保持安徽16地市经济增速领先,总量挺进安徽“第三城”、全国经济百强市,成为10年来进位最快的地市之一。

另一个“抢”是G60科创走廊。熟悉发展过程的人都知道,G60科创走廊一开始并不包括安徽,是在合肥、芜湖、宣城等地市积极争取下,才加入进去的。现在的G60科创走廊9市合作已经机制化,堪称长三角一体化的范例。

我们常说抢抓机遇,一个“抢”字,背后体现的是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也是安徽上进的根本保证。

说完“抢”,再说说另一个字—“学”。

作为与沪苏浙山水相连的近邻,安徽学习沪苏浙持续不断。一体化背景下,安徽更是表现出了全面学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动性。

比如,安徽学习“亩均论英雄”改革后,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了“亩均英雄贷”,引发企业家、金融圈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再比如,学习了“最多跑一次”等沪苏浙的好做法后,推出政务服务皖事通办,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等,都是支撑安徽上进的力量。但从“抢机遇”、“学来用”中,更能看到安徽的上进之力越来越饱满。

经过5年一体化,优势转化为胜势后的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大有可为的更进一步是大有作为,安徽怎样从“上进生”争做“优等生”?

“安徽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

“五年,我们要走很长的路;五年,我们要做很多的事。过去的五年,安徽的发展的确令人鼓舞;未来的五年,安徽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今年1月,安徽省“两会”上,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了一段深入人心的话。

6月5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及其系列会议,擘划出下一年,乃至未来三年、五年的路线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火车头”的长三角,按照“三级运作”工作机制,还将发布一系列合作事项。归结起来说,都是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

落到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征程上,将会怎么做?

6月2日,在与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代表工作会谈时,韩俊指出,坚持上海龙头带动,学苏浙之长,扬安徽优势,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梳理发现,主要是着力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历史文化底蕴厚等重五个优势,做好五篇大文章。

怎样写好这些大文章?“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放在了首位。

创新是安徽发展的“金字招牌”,安徽将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加强量子信息、核聚变、深空探测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产业兴则经济兴,区域竞争本质上是产业的竞争。安徽将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光伏、新材料、集成电路、通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在发展十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安徽将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现代化服务业水平。特别是围绕生态资源良好和深厚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传承、活化徽文化,积极发展候鸟式、疗养式、田园式康养产业,大力推动“引客入皖”。

由此可见,安徽将加大力度建设文化强省,用活用好黄山、徽文化两个顶流IP,并进一步衍生出更多的价值转换器。

随着长三角系列会议的召开,多位智库专家、企业家对《决策》杂志分析说,安徽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怎样发挥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独特优势,需要安徽创新思路、转变思维,尤其是在工作作风和营商环境上持续上进,真正把安徽打造成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的高地,成为经济发展的福地,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

如今,“组团到安徽”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界都看好安徽、投资安徽,安徽上进的支撑力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站在今天的时点上,无论是总结过去5年经验,还是展望未来5年发展,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都有了更深的涵义。

当长三角一体化“最大的势”越来越强,安徽正以更好地“为”,去实现更大的“上”!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