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3年 > 2023年5期 > 路径/实务 > 样本

小城出圈“引爆点”在哪

  作者:于盛梅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3-05-20
北上广深之外,有太多的城市等待被看见。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小城也能迎来高光时刻!

今年以来,山东淄博光速出圈,跃升至顶流旅游城市。目前,抖音“淄博”“淄博烧烤”“淄博美食”三个话题的总播放量加起来已经超过100亿次;小红书“淄博”词条浏览量1.3亿次,相关笔记71w+篇。

淄博“出圈”并不是偶然现象。有人总结出2022年度十大出圈小城,包括一碗螺蛳粉让全国上瘾的广西柳州,还有“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宇宙中心”曹县等,都曾风靡一时,完成城市品牌的质变。

相比大城市,这些“出圈”小城各有一套独门“秘籍”。它们究竟是如何打开流量入口的?

现象级爆火的底层逻辑

淄博的爆火,是偶然么?或许,这场流量爆发,蓄势已久。

舆论场的发酵与蜕变,离不开三个环节——生产、传播和互动。可以说,淄博烧烤的迅速走红,得益于传播链上每个重要节点都是恰到好处。

春夏之交的旅游“天时”,致使今年3月“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热度飙升。花更少的钱、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充沛的体验诉求,是对一个城市旅游资源的深度考量,也为淄博提供了量身打造的优越机会。

正如《引爆点》中的附着力因素法则强调的那样,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就会产生吸引人的附着力。淄博的物价低、美食多、景点丰富,自然成为大学生们旅游的向往之地。

借由话题热度,大学生们带动游客,帮助打开淄博烧烤的知名度;传播环节,KOL意见领袖以再中心化的二次传播视角“种草”打卡。传播网络彼此交织,形成合力,在抖音、小红书、B站、朋友圈完成流量汇集,最后引发更广泛的破圈层互动。

承接流量,官方也“火力全开”:淄博市政府第一时间加开“烧烤专列”,新增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在火车站安排志愿者,为往返旅客提供交通、住宿、烧烤、旅游线路咨询推介等服务……以跟进服务,全力保障旅游体验。

趁热打铁,不仅让旅游资源变得便利且易得,更延续了多种传播爆点交织。媒体下场报道,也使得淄博烧烤的热度持续居高不下,刷屏式热搜应运而生。

如何从平平无奇走向顶流?事实上,一座城市的走红,不止是爆款。深入看,淄博烧烤背后有令人动容的故事。

2022年,上万名大学生在山东淄博隔离,当地给予了相当的关怀,学生们承诺以后还会再来吃淄博的烧烤。春暖花开的2023年,承诺的确兑现了。人们更愿意相信,正是这份实在与温情,成为引发飓风的“蝴蝶翅膀”。

珍贵的“双向奔赴”下,大学生们成了淄博旅游的“自来水”。他们积极以自身体验分享,在社交网络上宣传淄博,为城市不断积累“社交红利”,并将这份助力在变革的传播通路中不断发散。

当城市人文形成回响,大学生们真心实意对淄博的推荐“种草”,得以逐级打破藩篱,在浩瀚的传播海洋,以细纹掀起波浪。

可以说,城市的独特性与情感人文基底,构成了淄博这座北方小城爆火的“底层逻辑”。

从爆款到IP的深度进化

城市的文化积淀与符号建构,非一日之功。2021年B站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走红网络,淄博烧烤就曾在其中出现。

淄博烧烤的独特性在哪?烧烤的形式并不少见,大葱、卷饼也不算稀奇食材,看似平平无奇,但组合起来却发挥了1+1>2的组合效应。“小串+小饼+小葱”的灵魂吃法,叠加“一桌一炉一卷饼”的独特组合,辨识度很高,带来更多的参与感、仪式感。反复多次的对折行为,甚至融合“梗文化”,演变成大学生狂欢般的“手势舞”。

共情效应与参与感传播,成为淄博烧烤符号化流行的直接推手。在美国学者乔纳·伯杰的《疯传》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货币”。在他看来,有价值的信息、有争议性的话题,已成为一种中介符号,人们乐于分享和参与讨论,以获得人际关系的荣誉感。

城市亦是如此。作为一座城市的价值符号,淄博烧烤做到了足够的特色、差异、细分,才能承接起一座城市的文化印象。

特色、差异、细分,是小城承接更多流量的必杀器。凭此“出圈”的城市,不止淄博。山东曹县,也是一个典型的观察案例。

曹县的走红更为特殊,以短视频的网络热词突围,成为依托草根传播走红的第一个“县级大城市”,在声量上备受关注。但破圈之后,就展示出更进一步的“过人”天赋,即靠年轻人都喜爱的“汉服”产业立身。曹县不止有汉服,还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桐木交易中心,甚至承包了90%日本人的棺材。但产业的积淀非朝夕之间。

梳理近年来火爆的城市,都各有特色与走心:勾魂摄魄的美味螺蛳粉,以味蕾钥匙打开了广西柳州的热情;丁真意外出圈的笑容,带火了甘孜理塘的纯净;《狂飙》走红后,取景地广东江门猪脚面沿街飘香……

不难发现,每个城市都有值得被挖掘的美好,这份美好一旦形塑得更独特,便可以成为流行的“引爆点”。对于城市品牌而言,如何抓住“新鲜感”、讲好自己的城市

讲好自己的城市故事,不仅是引发共鸣的关键,也成为价值符号构建的利器。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曾在论文《网红城市如何一直红下去》中讲:“一个城市如果能激活居民和游客的自我内容生产,就能走上网红之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很多时候,城市的“出圈”与品牌建设一样,内容仍是核心灵魂,并需要一整套的触发机制。“被看见”只是第一步,如何从爆款到IP的深度进化,是每个城市的灵魂考题。

淄博正处于这样的变化时刻。流量爆棚后,淄博也不得不面对人满为患的甜蜜负担。爬坡期的表现,更为关键。烤碳小哥被熏黑,烧烤店小男孩“暴躁”叫号,烤不完、端不完成为热梗过后,更考验淄博的服务应变能力。

与品牌一样,城市也要进一步面临美誉度的考验。如何将新鲜感沉淀为信任感,提升城市口碑力,正是从爆款到IP转变的关键。

如何“以小博大”

小城“出圈”,难度当然很大。毕竟相比小城市爆款的流行逻辑,大城市规模与能量的作用更重要。

比如长沙,靠影视行业打造“全民娱乐”的基因,以多个新消费品牌吸引游客。茶颜悦色、文和友、墨茉点心局、柠季、盘子女人坊等品牌,个个能打,形成发展矩阵,这是资源富集的胜利。

而在淄博、曹县等小城身上,我们看到了城市“以小博大”出圈的另一种可能性: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品牌人文锚点。这就要回归根本:共情效应。每座城市的爆红历程,无论触发点是美食还是景观,是人物还是“梗文化”,终究离不开人的心灵共振。

旅游,正是人们透过在陌生城市的情感寄托,完成某种心绪的转换。城市是被凝视的他者,在被消费中参与进游客们的再创造。一旦洞察这一点,我们会发现体验的感受是很主观的。舒服与否,参照更多的情感变量,真诚是必杀技。

当前,淄博的长尾传播热度峰值仍然不减,关键正在于淄博人的真诚与实在。每一个淄博人对城市人文的亲身守护,甚至喊出口号:为淄博的荣誉而战!

光环效应之下,这座小城并没有飘了,而是想抓住机会把“流量”变成“留量”。这样的心气儿来自于每一个普通人:出租车司机主动为外来游客免单;被咨询烤肉店的路人表示“今晚我请客”;大娘给排队游客发包子,不忘说着“欢迎”;烧烤店老板理性劝导排队顾客……淄博的流量突围,只是一个开始。

当旅游开始复苏,城市的出圈逻辑也发生了“去中心化”的颠覆。人们更渴求回归本质的心灵共鸣与朴实无华的价值回归。真诚致胜的小城文化表达,正与这样的需求变化完美契合。

对城市而言,注意力晋升的通道也更加“扁平”了,成为下一个淄博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如何练好内功、讲好故事,成为每个渴望“出圈”城市的必修课。

北上广深之外,有太多的城市等待被看见。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作者单位:北京新媒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