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创新样本

向海而兴: 安徽自贸试验区三年探路

  作者:本刊记者 王运宝 赵 晨  编辑:王张晗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4-01-02
一个地区要加快发展,关键是走出去“向海而兴”。 但安徽并不靠海,实现的路径只能是“借船出海”。

先来看三组数据: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全国20%的自主品牌出口整车、全国65%的智能语音产值产自这里;

全省约25%的进出口、33%的实际使用外资、7%的税收来自这里;

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其中21项为全国首创,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这都是占安徽不到0.1%面积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创造的,真正是“小区有大能量”。

安徽自贸试验区为什么能?2023年9月,时值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3周年,决策杂志融媒体记者踏入了这片仅有119.86平方千米的自贸试验区内,探究引发从“0到1”突破的深层原因。

“安徽辨识度”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9月26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枝独秀”,到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组成的“雁阵齐飞”,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仅走过10个年头。

安徽是在2020年9月,搭上了自贸试验区的“快车”,围绕“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12个字,将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两大着力点。

从全国来看,主动践行为国家试制度。3年来,21项全国首创的改革举措,不仅局限于安徽区域范围内的特殊政策安排,而是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成为带有明显“安徽辨识度”的成果。

从安徽来看,围绕新兴产业为地方谋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区要加快发展,关键是走出去“向海而兴”。但安徽并不靠海,实现的路径只能是“借船出海”。3年间,安徽充分发挥拥江达海的优势,建立“江海联运、联动接卸”的全新监管模式。

2021年3月,安徽省港航集团与上港集团及两地海关等共同合作,在芜湖港建立“联动接卸”海关创新监管新模式,通过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以一体化方式申报,实现目的地为上海洋山港、接卸地为芜湖港的进出口集装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据统计,实施以来,一个集装箱运输成本可降低约15%,通关时间平均可节约1-2天,有效助推长三角区域港口一体化进程。

在皖货不断通江达海走出国门的同时,安徽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举措,也让皖企“走出去”步伐更加便利、稳健。“集团保税、抵港直装,安徽自贸试验区带给我们很多便利的政策和优良的服务。”安徽合力工业车辆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军深有感触地说。

数据显示,安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在全省占比从2020年成立初的约21%提高到2022年的25%。今年1-8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出口1266.6亿元,其中出口981.3亿元,同比增长19.1%,带动安徽出口总量和增幅均实现历史性跃升;实际使用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倍,大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0.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的进出口、33%的实际使用外资、4%的新增市场主体、7%的税收,高地效应加快彰显。”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介绍说。

乘着自贸试验区的东风,进出口企业还将放大贸易便利化的优势,加速“走出去”深耕国际市场。在这背后,离不开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支撑。

先行先试

3年间,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其中21项为全国首创,6项经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7项入选商务部研究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创新案例,提前两年基本完成112项试点任务。

数据背后,凝聚着安徽自贸试验区构建科学高效的制度创新机制的无数实践。

当前,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呈现稳步推进态势,从最初的“碎片化”改革创新到制度集成创新,从安徽三个片区的具体实践中,可以感受到“先行先试”四个字的深刻意义。

先从合肥片区来看。率先探索出新型研发机构股权投资改革,变政府“政策补贴”为“国有股权投资”,国有股权增值超过5倍。探索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商品+区块链辅助管理”模式,开通全省首条第五航权国际货运航线。

再看芜湖片区。芜湖综保区启动土地“赋码上云”,由芜湖片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共同推进,以不动产单元码为纽带贯穿土地管理生命周期。“就相当于给每个地块赋予了一个二维码,相当于一个身份证,实现不动产登记的零材料、零次跑、零等候的‘三零发证’,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服务。”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中心殷胜明告诉《决策》。成立3年来,芜湖片区已累计形成省级创新案例49项,今年1到7月,进出口总额实现同比增长54%。

再来看蚌埠片区。创新性推出“省内组货+全国通关”模式,实现通关“零延时”,“作为皖北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贸易范围涉及到107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户可以充分享受到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一年下来节约500余万元左右的物流成本。”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商贸城总经理刘冰介绍说。

“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我们以制度创新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将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吸引全球生产要素资源,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安徽省商务厅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处处长后其洁告诉《决策》。

在制度创新的驱动下,多个高精尖技术全产业链正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加速形成,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聚链成群

如果说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要义,那么产业发展就是命脉。3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主导产业开放创新需求,推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生物医药4个产业的76项开放创新试点举措,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着力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等未来产业。

在开放创新的推动下,一场“链式反应”正在悄然发生。

为赋能安徽“首位产业”,安徽自贸区争取修订新能源汽车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支持整车企业在满足安全条件下,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新能源汽车;设立总规模18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题基金,积极探索“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推广“车芯协同”攻关模式,建设国内首个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落户全球首个汽车数字化涂料色彩实验室,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合肥片区清单化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开放创新试点举措,建设针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易货贸易平台。今年前8个月,全省汽车、汽车零配件分别出口435.2亿元、203.1亿元,分别增长172.3%、62.5%。

平台支撑力不断强化。大众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落户合肥片区,发挥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委会、智能网联产业研究院、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平台作用,协同打造长三角汽车产业链生态,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同时,大众汽车数字化销售服务总部项目也在合肥片区落户。

在金融创新领域。合肥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打造以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质押融资产品,累计办理质押873笔、融资347.4亿元。探索科创企业信用票据融资模式,建立科创企业支持名录,推出信用贷、积分贷等评价机制,累计为85家科创企业融资2.6亿元。以上2项创新举措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芜湖片区发行全国首单10亿元汽车金融公司绿色金融债券金。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合肥片区积极申建医药医械柔性服务站,为医药企业提供注册、许可、备案等全流程服务,加快建设智飞龙科马生物医药产业园、安科生物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

在产业聚集的同时,贸易便利化也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

安徽开展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制定印发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工作方案(暂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型易货贸易“双白名单”》,率先提出“双白名单”(企业白名单、产品白名单)制度,打破首单“一事一议”模式,在自贸试验区全域内推动拓展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工作。截至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共设13家白名单企业,产品白名单包含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空调及零部件、新能源、机械设备、鞋类、粮食等多种品类。截至9月,白名单企业累计完成新型易货贸易进出口总额3.56亿元,预计2023年内可完成进出口总额9亿元。

合肥片区率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外汇收入监督管理”模式,为跨境电商企业支付结算提供便利。同时,合肥片区在跨境贸易领域探索跨境电商智慧退货仓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进口退货流程,最大限度减少纸质单证,跨境电商日清关能力从开关时3000单上升到目前30万单,该案例已在海关总署备案试点,有望全国复制推广。

“不断听取企业的发展诉求,在跨境电商企业融资、人才试点、贸易通关等领域,积极参与各项制度创新试点工作,力求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在自贸试验区落地实施。”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孙伟告诉《决策》。

3年前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然硕果满枝。

从“试验田”到“高产田”

9月6日,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努力把安徽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更好发挥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试验田”作用?

持续推进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是将改革发展“试验田”变为中国式现代化“高产田”的重要一步。

先来看安徽省内联动。在3个自贸片区以外的13个省辖市设立联动创新区,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全面辐射带动全省域改革发展。宣城市与芜湖片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招商、金融、物流等方面合作。淮南加快合淮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共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阜阳开展“果蔬类保健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花茶加工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成为全省除合肥外首个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库的项目。

3年来,全省已建设了13个联动创新区,加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与省内联动创新区政策联动、创新联动、产业联动,提升安徽全省整体开放水平。

再来看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六安与上海松江区联合建立跨区域六松合作产业园;安庆与“中国汽车第一镇”上海安亭镇合作共建上海安亭汽车零部件安庆产业园;宿州与杭州萧山区对接,签约《杭州萧山—宿马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宣城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合作共建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开通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

最后看安徽自贸试验区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安徽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在合肥、芜湖、蚌埠,这为“双自联动”提供了绝佳机遇。

“安徽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平台优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创赋能产业发展两大层面,对标接轨国际标准,持续强化政策联动、产业联动、要素联动、平台联动‘四个联动’,努力实现科技转化自由、投资贸易自由、场景应用自由、要素流动自由‘四个自由’,打造双自联动示范区。”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告诉《决策》。

采访中了解到,安徽探索的“双自联动”,正在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试点,深化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改革,产业化经费投资超过8000万元,带动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近20亿元,孵化企业170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推行“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已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企业26家、转化科技成果98项。

产业发展,关键在人。在安徽自贸试验区,最激动人心的不仅仅是先进技术和快速攀升的进出口数据,而是汇聚了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才。

合肥首创中德汽车产业高等教育“双元制”改革。合肥学院与大众集团共建大众学院,培育新能源汽车“种子工程师”,首批26名毕业生已成为大众安徽骨干工程师。滁州积极推动合肥工业大学建立仪表线缆产业研究院。池州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建江南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推行“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助推招引约400个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三年,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三年,是不断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的三年,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集聚发展的三年。”方旭表示。

我们相信,主动顺应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的大势,站在改革潮头的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在下一个三年,交出一份更加耀眼的成绩单。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