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3年 > 2023年10期 > 智库/观点 > 洞见

解码上市公司“安徽板块”

  作者:课题组  编辑:王张晗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3-10-25
安徽A股上市公司数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年上升2位,跃升到全国第7位。

上市公司是“安徽速度”的弄潮儿,也是“安徽质量”的创造者。深入分析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对推动安徽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有重要参考价值。

课题组以161家安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概况、多维度评价、年度发展排名变化三方面进行跟踪研究。研究表明,2022年安徽上市公司总体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数量中部地区遥遥领先,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凸显,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差距大,头部企业、优质企业数量偏少,发展韧性、动能仍显不足。

数量中部遥遥领先,战新产业势头强劲

上市公司数量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发展状况。2022年,安徽抢抓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稳步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计划”,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安徽板块”做大做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安徽A股上市公司共有161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9位,与湖南138家、湖北136家、河南106家、江西78家、山西40家中部省份相比,遥遥领先。其中,安徽科创板上市公司19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7位;北交所上市公司7家,居中部地区第2位、全国第8位。

上市公司市值体现了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度。截至2022年12月30日,A股总市值为84.85万亿元,安徽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7985亿元,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10位;较上年减少4335亿元,降幅达19.42%,高于全国降幅12.08%;平均市值为111.71亿元,低于全国167.20亿元,中大市值龙头相对缺乏。

企业上市速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也体现了区域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近几年,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程度加深,A股IPO市场量质齐升,首发募集资金规模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新上企业总量来看,2022年安徽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翰博高新由北交所转板深交所创业板,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8位,皖企上市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4家,并列居全国第6位;新增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4家,并列居全国第10位。14家新增上市公司合计首发募资规模117亿元,居中部第3位、全国第14位,募资规模偏小;平均每家募资规模为8.38亿元,低于全国13.71亿元,“小而美”企业居多。

从上市后备资源来看,安徽IPO后备企业队伍阵容庞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底,安徽过会待发状态企业14家、居全国第6位;在审状态企业27家、居全国第7位;辅导备案状态企业91家、居全国第7位。截至2023年6月底,安徽新增9家A股上市公司;淮北绿金股份、维天运通2家港股上市公司;优升新能源1家美股上市公司。着眼未来,安徽上市后备军蓄势待发。

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反映了各行业发展情况,其变化可以体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方向和重点。安徽161家上市公司第一产业有2家,第二产业有123家,第三产业有36家,占比分别为1.24%、76.40%、22.3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新增11家、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48家,较2021年增加13家,总数占比为29.8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底,除宿州外,安徽其余15个地级市均有上市公司。其中,合肥75家,遥遥领先,省会集聚效应明显;芜湖、铜陵、滁州数量达到10家及以上。合肥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293个城市排名中跃升至第13位,但低于中部的长沙、武汉。

从各市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2022年共有7个市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合肥新增8家,铜陵新增2家;芜湖、宣城、安庆、池州、六安各新增1家,马鞍山因新光圆成退市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减少。

从板块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底,安徽A股上市公司以主板市场为主,有102家,占到总数2/3;其次是创业板市场33家,科创板市场19家,北交所市场7家。2022年新增上市公司中,创业板5家、科创板4家、主板2家、北交所2家。

从股权结构分布上看,截至2022年底,安徽A股上市公司民企有95家,占比近6成;地方国企40家,央企14家,合计占比1/3左右。2022年14家新增上市公司中,11家是民企,占比近8成;2家是地方国企,1家是外资。随着注册制实施,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安徽民企加快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发展主力军。

从不同股权结构市值规模来看,安徽民企上市公司总市值最高,达8949亿元,占比近5成,央企和地方国企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298亿元,占比46.14%。2022年,除外资企业外,各类型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市值均有不同程度跌幅,地方国企跌幅为15.91%,央企和民企跌幅均超30%。

业绩发展承压走弱,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课题组采取分总评价模式,首先从业绩发展、创新能力、营运能力、ESG绩效、投融资水平5个维度综合评价安徽上市公司。在具体评价时,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各维度评价体系;其次,对业绩发展、创新能力、营运能力、ESG绩效4个维度进行综合系统评价,形成上市公司综合发展能力排名。

业绩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近几年,内外扰动因素频发下企业经营明显承压。2022年,纳入排行的157家上市公司,整体权益净利率为8.40%、资产收益率为5.50%、收入净利率为4.09%,较2021年分别下降了3.4个百分点、1.88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为近几年最大跌幅,跌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排名看,前十位与后十位的上市公司业绩差距明显。前十位上市公司中,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口子窖等酒企业绩指标相对稳健。

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近几年安徽上市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2022年,除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所下滑外,研发强度进一步提升,高学历员工比例、每百人专利申请数基本持平。

从排名看,安徽上市公司之间创新能力差距明显。2022年参与排名的157家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平均数为0.1361,低于平均数的有101家,即六成多企业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偏低。

营运能力体现企业利用自身资产创造收入的效率。2022年,安徽上市公司的各项营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总资产周转率由0.85降至0.75,流动资产周转率由1.57降至1.40,固定资产周转率由3.50降至3.18,应收账款周转率由9.74降至8.06,存货周转率由5.86降至4.59。除固定资产周转率外,其他营运能力指标均为五年来最低。

从排名看,安徽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2022年仅41家上市公司的综合营运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0.0497,29家上市公司综合营运能力不足0.02,远低于平均水平。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2022年,安徽上市公司ESG绩效综合得分平均数为0.3549,60%左右的公司综合得分在0.2—0.4,30%左右的公司综合得分在0.4—0.6,说明安徽上市公司ESG绩效表现较优。与江苏、浙江、上海横向对比,尽管安徽上市公司数量不占优势,但ESG绩效表现完全不落下风。

从排名来看,安徽上市公司ESG绩效个体差异较为显著。前十名中有6家上市公司综合得分超0.7,且各项细分指标上均表现优异。

投融资是企业获取和利用资金的活动,体现了企业扩大经营的意愿。近五年来,安徽上市公司总投资和总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截至2022年底,安徽上市公司投融资总额分别为1.67万亿元、1.61万亿元,增速分别为10.50%、12.40%。

从排名来看,安徽上市公司在投资和融资规模上分别有32家、16家高于平均值;排前十名的公司投融资规模遥遥领先,海螺水泥、安徽建工、马钢股份稳居前三,尤其是海螺水泥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融资龙头地位显著,带动效应越发凸显。

综合发展能力是通过业绩发展、创新能力、营运能力和ESG绩效四个方面的指标测算得出,反映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2022年参与排名的157家安徽上市公司综合发展能力指数均值为0.1124,65家企业高于或等于平均值,占比超4成,与上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安徽上市公司综合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企业间差异较大,多数上市公司综合发展能力较弱。

从排名来看,口子窖以绝对优势位列榜首,皖通高速表现突出。综合发展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各个指标表现并不均衡,如口子窖虽然综合发展能力指数断层式领先,在业绩发展、尤其是营运能力方面表现优异,但其创新能力指数低于整体均值。

(课题组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决策杂志社(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组成)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