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马鞍山经开区:向“新”而行

  作者:刘挺 任德玲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4-04-07

时下中国经济最火的热词是什么?

“新质生产力”当仁不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答好这道发展命题,关系长远、关乎全局。

图片1.png

▲ 马鞍山经开区 航拍图

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在于产业。作为马鞍山经济发展“主战场”,马鞍山经开区成立以来,始终高擎“强产兴业”大旗,2023年成功跻身“千亿园区”行列。

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加速崛起——竞逐新质生产力,这里有底气,更有实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马鞍山经开区有何底气,又将如何向“新”而行?

制造“焕”新

黑灯仓库,你见过吗?

机器将原材料取下,送上等候的环形穿梭车;加工完成的产品再打包装上AGV小车,自动运回入库……

仙乐健康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建成华东地区大健康产业最大的智能化、数字化立体黑灯仓库,实现原材料收货、码垛、成品入库的全程自动化、无人化转运。

图片2.png

▲ 仙乐健康科技立体仓库的KIVA小车

数据“富矿”,如何挖掘?

作为冶金行业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通过打造离散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用“聪明大脑”推动生产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升级;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高效协同,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产业生态圈,努力实现数字赋能效应最大化。

图片3.png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高端路线,怎样走出?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回转支承生产企业,马鞍山方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瞄准风电、大吨位起重机、大吨位挖掘机等高端市场,通过创新引领、“数”“智”赋能苦练“内功”,研发生产一系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回转支承新品,在转型升级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图片4.png

▲ 马鞍山方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车间

透过一个个车间“窗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喜人的新气象、新变化。

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

马鞍山经开区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持续用“数字化”打磨制造业“基本盘”,着力提升企业质效、产业质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放眼马鞍山经开区,广大企业乘“智”而上、加“数”前行,不断焕发新活力。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7家、数字化车间16个,市级智能工厂8家、数字化车间21个、数字化生产线5个。

图片5.png

▲ 泰尔重工  唐焱 摄

面向未来,马鞍山经开区将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推动“制造焕新”,全力争创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让制造业根基更牢、成色更足。

奋力“创”新

创新,集成在一颗芯片内——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研发、设计、封测、销售为一体的集成电路科技创新型企业,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瞄准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芯”,多年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图片6.png

▲ 东科半导体生产车间

创新,蕴含在一种材料里——

碳气凝胶是一种轻质、多孔、非晶态、具有纳米微孔结构的新型前沿纳米碳材料。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实现百吨级规模的碳气凝胶生产线,得益于产品的高性能,众多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负极材料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

图片7.png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唐焱 摄

创新,体现在一辆汽车上——作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7家整车企业之一,近年来,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能源商用车“新赛道”上一路疾驰、“汽”势磅礴。

图片8.png

▲汉马科技公司员工在生产重卡产品

从前沿新材料,到国产化芯片、新能源汽车,“经开创造”彰显着满满“创新力”。

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马鞍山经开区一体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营造,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关键变量”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增量”。

科研与产业之“手”,如何握得更紧?

图片9.png

▲ 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

由安徽工业大学和马鞍山经开区共同打造的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在聚创新、强转化、孵优企、兴产业上“火力全开”,成功获得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

安徽共芯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引入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与马鞍山经开区合作成立了化合物半导体光电芯片及器件创新中心,通过“共享厨房+技术服务+租用产线”模式,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生态圈……

马鞍山经开区积极探索,坚持用“创新的办法”推动创新,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目前共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12个,占全市比重54%;省级研发平台70个,占全市比重近三成。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达167家;狠抓高端人才“引育留用”,新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技能人才3000余人。

创新领先一步,发展领先一路。

马鞍山经开区将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让更多“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以科技强、人才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

加速“上”新

“追光逐日”!

2023年底,由联想控股所属正奇控股公司投资建设的正奇光能20GW高效电池片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作为马鞍山经开区加快发展先进光伏产业的“关键一子”,正奇项目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合计投资60亿元。当前,正奇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加快产能释放,力争2024年实现产值突破20亿元。

图片10.png

▲ 正奇光能  唐焱 摄

加速向“新”!蜂巢能源、蓝黛科技、金力新能源、华孚精密……聚焦“首位产业”,一批优强项目“链式”集结。马鞍山经开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集聚规上工业企业48家,产业规模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三分之一,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图片11.png

▲ 蓝黛科技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产业持续“上新”,关键靠大项目、好项目。

马鞍山经开区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紧盯汽车“首位产业”以及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加快推动项目尽早投产达效。2023年,园区新引进项目38个,其中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实现百亿元项目再突破。

作为安徽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由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合作共建的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目前已入驻项目13个。

图片12.png

▲ 马鞍山青浦工业园 航拍图

今年3月初,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加快共建沪皖产业合作示范区……

马鞍山经开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速与沪苏浙创新链、资本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长三角研发、马鞍山生产”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占比超过50%。

新征程上,马鞍山经开区将继续紧盯产业、狠抓项目,一体推进前瞻谋划、沿链招引、项目建设,2024年确保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力争百亿项目再突破,推动新兴产业竞相迸发“含苞怒放”蓬勃之姿,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拱土而出”突破之势。

环境“更”新

企业项目建设之“速”,往往能够体现地方营商环境之“优”。

蒙牛五期鲜奶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6个多月;

蜂巢能源项目,从签约到4GWH量产下线仅用8个月;

红创无菌包装生产基地项目,从签约到拿地仅用40多天;

正奇光能20GW高效电池片项目,从进场打桩到一期投产仅用5个多月;

……

图片13.png

▲ 红创无菌包装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建设 唐焱 摄

一个个优强项目在园区“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一次次刷新速度纪录,原因何在?

归根到底,看环境!

从一名名服务专员“把办公桌搬到工地上”,到一笔笔“科技贷”“园区贷”送去惠企“及时雨”;从建立项目推进“五高”工作法,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马鞍山经开区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倾力打造“经心办”服务品牌,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图片14.png

▲ 正奇光能项目航拍图 马鞍山经开区供图

推深做实“标准地”“亩均论英雄”等改革,推动资源要素精准供给、有力保障。

2023年,马鞍山经开区成功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奖,实现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

步步为“营”,“优”无止境。

今年,马鞍山经开区推出近60项对标提升举措、涉及10多个领域,努力做实做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持续擦亮“最优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图片15.png

▲ 马鞍山经开区 航拍图

营商环境,检验干部作风。

一次次“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服务,一场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硬仗,锻造了过硬能力、锤炼了过硬作风,马鞍山经开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争先进位的氛围更加浓厚。

不断“更新升级”的,不止“软环境”。

马鞍山经开区聚焦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加快建设科创社区、产业社区、工业邻里中心。

伴随着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这里正成为人们心向往之、近悦远来、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宜居乐土。

图片16.png

1995年,资源型城市马鞍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枪”就是从马鞍山经开区打响。从诞生之日起,马鞍山经开区便承载了强产兴业、担当全市经济发展“核心引擎”的重要使命,更蕴藏着勇争先、立潮头的精神基因。

站上千亿新起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是马鞍山经开区再出发的方向与路径。

迎面春光,加“数”前进。

一个向“新”力更强的马鞍山经开区,“进度条”加速,“期待值”拉满。

1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