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4年 > 2024年1期 > 智库/观点 > 观察家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关键抓手

  作者:王运宝  编辑:王张晗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4-01-25

仅仅半年时间,新质生产力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高频热词。

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一词被提出后,便迅速冲上“2023年十大流行语”榜首。迈入2024年,在各省市两会和“新年第一会”上,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谋划,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各有打法。但在地方实践中,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特别重视三个关键抓手。

首先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梳理全国不同城市的发展态势能强烈感受到,凡是埋头攻坚科技创新的城市,总能跨过增长曲线的临界点,给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圳就是这类城市的典型。

回顾深圳45年发展历程,虽多次经历转型,但始终不渝集聚各类要素抓创新,逐渐成长为一座拥有“硬核”创新实力的城市,以单位面积看,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科技创新成为深圳一面旗帜的背后,是非常明显的“7个90%”现象,特别是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总量居全国第一。深圳已是全国创新浓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企业,让深圳创新灿若星河,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支撑。

但科技创新只是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科创+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这是第二个关键抓手。

加快科技创新,只是打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先一步,多个城市发展的快慢对比会发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多少,只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率高低,才是关键指标。

深圳、苏州、宁波、佛山等经济大市,都原本缺少科研大院大所和知名高校,经过持续不断引进,集聚起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强大转化能力,这些城市的“产业容器”之大,已超越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同时,这些城市的资金总量,也是排名全国前20强。

合肥作为近20年来经济发展最快城市之一,其主要因素就是建立起“科创+产业+金融”的互融互促,从“芯屏汽合”产业地标到科大硅谷平台构造,都是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资本赋能展开,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

这不仅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还有生态环境体系的营造。这是第三个关键抓手。

不同城市的资金雄厚程度各不相同,相互间差距是几倍、十几倍,但在发展环境的创优上,却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改善和拉平。事实证明,哪里产业生态好,哪里就出新质生产力,一流营商环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已鸣枪起跑,谁能领跑?谁将率先冲刺撞线?这是一场考验创新手法、持久耐力和要素保障的综合比拼,每一个区域和城市都是选手,也都必须实干+巧干。

1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