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淮北市相山经济开发区在相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区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食品制造(生物科技)、信息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978万元,批零住餐销售额完成25亿元。
坚持招大引强“主引擎”,园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完善招商机制,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标准流程,聚焦食品制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两大主导产业,编制主导产业招商图谱、产业分布图、企业名录表,定向招引与主导产业高度契合的上中下游配套产业。今年1-6月份新签约项目15个,协议投资额48.34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及以上项目2个,1亿元-5亿元项目9个,1亿元以下项目1个,服务业类项目3个。
唱响项目攻坚“主旋律”,园区产业潜能不断强化。高效运行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开展全要素全过程调度协调,形成交办责任清单,逐项对接项目协调事项及办结节点,限期完成用地报批、建设资金筹措、征迁、入库纳统等,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审批部门,提高审批效率,扎实推进问题跟进落实。今年以来,零碳智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信息产业园一期扩建等18个项目加快推进,中科达线路板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紧盯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国家发行专项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大机遇,聚焦保障性安居工程、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设备更新、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凝心聚力谋划申报项目,积极向上协调争取政策,为重点项目实施夯实资金保障。今年已上报中央预算内资金储备项目2个,已下达专项债资金1.69亿元;上报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个,争取资金2.1亿元。
畅通要素保障“主动脉”,园区营商环境显著优化。聚焦水、电、天然气、蒸汽等九件实事,加大要素保障,完成翌光科技、信息产业园二期等项目17.1公里10kv供电线路建设,新建污水管网1.3公里,供水管网8.5公里,大学科技园三期职工宿舍338套,信息产业园宿舍540套,共878套交付使用;信息产业园公交首末站已建成并移交至市公交公司;S411至凤云路段、栖凤路至洪减河段(含洪减河大桥)已建成。完成开发区四至范围调整初稿工作。目前正在编制洪碱河西、黄海西路北约1.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污水处理厂南侧约300亩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园区贷”“科创贷”,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上半年累计帮助企业完成融资7550万元。充分运用法拍、依法收储、招商盘活、合作发展等方式,分类处置对低效闲置工业企业,上半年盘活低效工业土地529.35亩。编制《相山经济开发区项目落地服务全流程指南》,完成“一企相未来”微信小程序的搭建,实现企业诉求线上线下“双通道”收集办理,先后收集企业诉求并登记在册149件,帮助解决各类诉求127件。
明确改革创新“主导向”,园区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加速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工投集团成立以来,制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26项(试行),设立下属子公司18家。制定园区资产租赁运营方案,已完成营业收入6457.82万元;积极同国开行、农行、农商银行、徽行等进行融资渠道对接,完成融资授信规模11.196亿元。建立园区专项基金,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已签订基金合作协议,完成首期出资1.41亿元;全面承接第二污水处理厂、信息产业园一期扩建工程等9个项目,总计投资约38.58亿元,24年续建及重点谋划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全面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队伍和内部运行机制,深化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制度,实现社会事务剥离。
强化督导问效“主节奏”,园区排查整治持续有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常态化开展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大排查、大整治等相关工作。制定《企业用电安全提示函》《高温、汛期安全生产提示函》》《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实施方案》等,督促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监督45家涉水企业,增设46处园区路口监控,管道清淤部分路段3784米,开挖修复45处塌陷严重点位。制订信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人员管理及考核方案,协助工投集团加强对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全面摸排企业动火作业岗位,建立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台账,累计检查电子信息、饲料加工、门窗加工及物流企业共计59家,发现隐患1185条,其中重大隐患55条。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加强跟踪督办,强化督导问效,做到一件件督办、一项项跟进。截至目前,59家企业1185条已整改825条,持续推进确保隐患全部验收销号。
聚焦精准靶向“主战场”,园区遗留问题处置稳妥得当。全面开展园区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建立“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整治+系统治理”工作机制,成立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专班,对列入遗留问题处置范围的肆季良品、中农批、源创客等重点项目进行逐一梳理甄别,建立信访隐患排查台账,摸排辖区内重要信访问题与信息9条;召开新农商、源创客、创蓝世纪、肆季良品案件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调度会7次,接待信访群众29批427人次,解决21批83名信访人问题。
夯实党建引领“主基调”,园区党建经济有效融合。坚持发展党员政治标准,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行业领军人才、核心技术带头人、重要部门关键岗位负责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上半年将非公企业25名人员培养为发展对象,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深入企业指导落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坚持学标用标、对标达标,及时纠正不符合标准规范、不合时宜的错误9次。坚持“一企一策”推进示范点建设,充分围绕企业在改进效能、员工关爱、发挥作用等方面特色做法,提升改造翌光科技、贝宝食品党支部示范点软硬件水平,以点带面推动非公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文化建设与服务员工等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开展“党建+安全生产”“党建+生态环保”“党建+人才”系列讲座,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链上企业培训班2次,完成链上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联合所有涉企部门,每月至少两次开展“为企优环境”活动,收集并解决企业生产实际困难,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印制并发放助企纾困宣传册、惠企政策、人才、信访等条例1000余次,收集并解决企业有效诉求127个;派遣产业链党委成员、党建指导员等40余名同志深入一线调研、与企业家举办座谈会、开展谈心谈话和成果交流51次,累计参与企业91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20条,帮助兑现企业各项优惠政策奖补资金119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