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创新样本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阜南探索

  作者:吴明华  编辑:余长彬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4-10-21

在很多人眼里,农业是最传统产业,跟新质生产力沾不上边。事实上,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安徽阜南县率先开启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探索。过去由于受淮河水患频发的影响,阜南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年来阜南大踏步迈向现代农业,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今年1月,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期评审中,阜南县获评“好”等次,位居全省第一。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若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阜南县委书记李云川告诉《决策》。

阜南究竟是如何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全要素提升

新质生产力不可能凭空产生,一定是建立在新发展理念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很多地方现代农业转型成效显著,具备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阜南县之所以能率先探索,就是因其扎实的基础。

早在十多年前,阜南就着力向现代农业转型。“我们始终按照新发展理念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运用到农业农村发展中,新质生产力自然蕴育其中。”阜南县政府县长胡天立说。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土地、农机、农民等生产要素,包括种子繁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等一整个链条。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对土地、机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改造上。

在土地方面,2011年起,阜南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0.73万亩,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耕地灌溉面积达8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推进农业集约化、高效化生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要求。2022年,阜南县探索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改革项目,通过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等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或农业联合体,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托管土地,获得土地流转、务工报酬、股份分红等多种收益,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机械方面,截至2023年,累计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超2.5亿元,带动农民投入近10亿元用于农机具购置。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07万千瓦,各类农机10万余台套,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5.18%,超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生产要素中,人是最关键因素。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自2016年起,阜南县开始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0人左右,目前已累计培育5300余人,包括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生产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电商人才等。

“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阜南还将持续加大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协调。”胡天立说。

从阜南实践来看,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农业已经具备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

全链条升级

与工业产业链一样,农业生产也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只有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才能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在全链条中,种子繁育是第一环节。种子是农业“芯片”,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为推进种业振兴、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实力,阜南县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垦集团、安徽农业大学、国家淡水中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种业科技发展,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近年来,阜南县已累计培育小麦、油菜、花生等农作物新品种6个。

在种植环节,过去小麦品种多、经营散、品质低,种植效益并不明显,2018年以来,阜南县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全县小麦品种从100多个优化到如今的5个,建立品牌小麦基地65万亩,实现了小麦优产优质优价。优质粮食工程也成为全国样板并向全国推广。

在农产品加工环节,阜南县建设了皖西北(阜南)粮食和绿色食品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累计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1个,以园区化推进载体建设。同时引进中裕食品、大窑饮品、光明乳业等生产加工企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工程,着力打造集存储、加工、运输、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全产业链。

农业废弃物处理虽然是农业生产的末端环节,但对绿色发展来说尤为重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为解决全县每年约140万吨农作物秸秆和约200余万吨畜禽粪便,2016年8月,阜南引进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技术团队,成立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创县域农业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从“生态包袱”变为“生态财富”。项目作为乡村振兴与农村能源转型课题列入国家“双碳”研究重点项目。

通过农业生产全要素提升、全链条升级,阜南现代农业转型走在全国前列,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蜕变”

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阜南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深度改造农业生产工具,实现农业生产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

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阜南县进一步运用数字化技术建设智慧农场。其中,阜蒙农场智慧农田灌溉系统,通过田间气象自动测报站、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监测温度、湿度、土壤墒情等参数,通过系统分析处理,实现适时智能化灌溉、精准灌溉。智慧农场还建有虫情测报灯监测系统,自动上传测报系统智能识别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预警开展防治。

在农田种植管理中,阜南县引入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配合线下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智慧农业数字化服务。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具有可视化一张图、农场汇总与调取、农业遥感、精准气象、精准植保、农情监测、品控溯源等功能。农户可免费下载“MAP智农”手机APP,为农户提供智能服务,指导农户合理安排农事农时,适时用药,提高病虫害防控能力。

“过去种田靠农民、靠经验,而现在全是数字化,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行了。”阜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军武说。

在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中,阜南引进了一批先进数字化企业。例如,阜阳光明生态智慧牧场有限公司,采用TMR国际最先进全混合日粮饲喂设备和技术,应用奶牛健康项圈监测、自动挤奶、鲜奶冷藏、牛舍全自动温控喷淋、粪污处理等系统,实现数据全程监控、数字化科学养殖。

阜南联美农产品有限公司在食用菌生产环节实现智能化,引进荷兰双孢菇生产设备,应用全电脑FANCOM中央控制系统和荷兰GTL自动化混料、投料、传输、接种系统设备,实现智能化生产。

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智慧渔场是水产行业标杆企业。通过智慧渔业数控中心,配备最先进的微孔自动增氧设备、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监控探头及远程投饵机、发电机等设备,实现了池塘养殖智能化。

目前,阜南县已搭建农田基础数据,建成智慧园区1个、数字农业工厂2个,打造数字农场、智慧牧场、数字渔场等应用场景17个,建设了鹿云亚信云计算中心、MAP智慧农业大数据和“示范区数据一张图”,推动了农业生产数字化赋能。

数字化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革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数字化引领下,阜南农业正在经历一场“蜕变”。“数字技术作为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张军武说。

“三新”引领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一定要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尝试将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阜南县政府副县长祁帅说。

“新技术”是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农业科技创新突破,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阜南县没有放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而是尽最大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一切可以协调的要素,围绕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积极搭平台、育人才、引技术,努力在农业科技进步上寻求突破。

阜南县与江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市农科院等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共建各类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实力。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科创成果转化,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堵点卡点。2023年,阜南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641项次,服务企业477个,技术培训5.8万余人次,促进农户及企业增收8500余万元。

“新模式”则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阜南县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逐步探索形成了农业生产模式变革的“阜南经验”。

为破解效率低下的小农户分散经营难题,阜南县大力发展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现代要素导入小农户,实现小农户与新质生产力有机衔接。2022年,阜南县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县,两年累计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面积165.2万亩,其中全程化托管服务面积达90余万亩。

目前,阜南县逐步形成统一供应农资、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机械服务、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和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托管服务模式。通过农业生产服务托管,每亩每季可实现节支增收200元,全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上升到65%。

“新思路”则是培育壮大农业领域新兴产业,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基础上,阜南县进一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链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阜南县以粮食、蔬菜、肉牛等产业为重点,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着力打造以粮食产业集群、蔬果产业集群、肉牛产业集群、柳木文化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加快“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转变。2023年阜南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26亿元,同比增长7.06%。

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的引领下,阜南县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全过程,以深化改革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化、生产方式全面绿色化、全产业链发展集群化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效能已在农业领域逐渐凸显。”祁帅告诉《决策》。

8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