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关于安徽望江县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12-04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创新型知识产权强省。近年来,望江县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全县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45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2023年“望江黄鳝”获得中部四省地理标志助力高质量发展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优秀奖,被省级市场监管局确定为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县。

一、主要做法

(一)知识产权服务方面。印发《望江县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望江县支持质量提升及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十条》,制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实施知识产权服务普惠工程,坚持“一线工作法”,扩大公共服务机构规模和网点布局。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1个,帮助高士、雷池2个乡镇申报商标品牌指导站,与第三方专业机构携手深入园区、企业提供“点穴式”帮扶,为战新企业、高端制造业、电商行业等不同类型主体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3件、商标申请量754件。

(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强化区域协同保护,与江西浔阳、湖北武市、安徽金寨等三省十县(区)建立“三省十县区”跨区域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机制,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合作协议》,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协同、维权援助2次。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开展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规范使用抽查检查,组织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官方标志、特殊标志、奥林匹克标志等专项保护行动8场次,办理知识产权类案件19件。

(三)知识产权转化利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政银企对接会,加强与县金融管理支局、融资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对接,帮助企业利用专利、商标进行质押融资,累计完成质押融资3.5亿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3.3亿、商标质押融资2000万。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申报省市转化示范项目,与合肥师范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个,帮助安徽鼎立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安徽省高价值发明专利转化项目并成功获批、实施运用。

二、存在问题

(一)主体保护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有产权无知识、重制造轻创造的现象,从研发、实施到应用阶段缺乏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大量科研成果因没有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或因专利申请费用高、缴纳年费负担较重而使知识产权流失。新增知识产权申请70件、在安庆市12个县区靠后,2020年-2023年,流失知识产权总量43件。

(二)服务主导产业作用不足。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作为望江的主导产业,存在体量大而不强、企业多而不精、链条全而不优等方面的短板。全县纺织服装规上企业有50家,其中7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34件;绿色食品加工规上企业37家,其中12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31件,两大主导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不足1%。

(三) 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县内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企业数量较少、服务能力不强,县级知识产权股室力量薄弱。现有常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家,且规模小、业务单一,在望从业人员仅2人,全县无执业专利代理师。县市场监管局配备专职知识产权人员2人,难以解决企业咨询多、部门交流多、培训调研多、宣传任务多的问题。

(四)全链条保护运用不畅。县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尚未打通,未能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缺少服务创新的工具和平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门槛高、障碍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因缺少固定资产,尽管有知识产权也无法开展质押融资。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扶持。2023年,《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发布施行,江苏省发布《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政策体系,探索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数据知识产权等领域地方立法。建议省级层面参考浙江、江苏做法,加速推进《安徽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安徽省专利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建议县级层面加快研究出台关于加大专利资金扶持、鼓励企业申报专利试点等相关政策文件,在专利申请费用方面予以补贴,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促进高新技术及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化,激发企业开展专利申报、质押融资等积极性。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标准体系。

(二)壮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优势群体。建议县级层面系统梳理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及企业现状,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构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池。力争2028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全覆盖,战新产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年均增幅达25%。支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培育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增加高价值发明专利产出,形成行业示范效应。

(三) 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202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明确,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各类人才素质能力。建议省级层面加大力度培养、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议市级、县级层面加强基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置和人力资源保障,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法律援助、代理援助等基础性公共服务。

(四) 畅通知识产权转化利用渠道。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连接渠道,建议省级层面扩大专利优先审查和专利预审行业范围。建议县级层面学习山东省济南市打造专利转化运用平台做法,依托安徽农业大学、中棉所、中油所等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强化科技小院与实体产业对接,不断提升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供给水平,让知识产权服务“链起来”,集聚知识产权资源,将成果“转出”新质生产力。

(邹新泽 吴春发 王庆云 丁淑玲 吴宇新)

2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