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市县动态

望江县关于纺织服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12-24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王清宪省长在全省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纺织服装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望江县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因此求新求变、乘势而上是纺织服装产业巩固传统优势、锻造新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县纺织服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仍存在企业转型意愿不强、技术设备水平较低、平台整合能力不足等三方面问题,亟需省、市、县层面协同关注解决。

一、发展现状

产业基础日益夯实。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018家,建成研发设计、纺纱织布、印染面料、服装加工、印花水洗、拉链纽扣、热电联产全产业链生态。在全国首创纺织服装“质量联盟”,建立牛仔儿童服装团体标准,建成省级纺织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电商直播基地4家,童装电商市场份额占拼多多童装目类20%以上。

智改数转持续赋能。积极鼓励纺织服装龙头企业智改数转,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完成数字化诊断企业68家,打造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25个、智能工厂12家,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0个、工业设计中心26个,荣获国家、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8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家。

工业互联网初始介入。用数字化、网络化赋能产业内涵,推动“望江挑花”等非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引进望江元裳AI童装设计技术运营平台,发布“望江童装数字人”,运营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化+App”的智造模式,整合22款工业App,实现工厂服装生产计划、裁剪管理、生产管理等全链路数字化,企业订单生产效率可提升20%。

二、存在问题

企业转型意愿不强。望江县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较大,但大多数为作坊式来料加工型企业,企业规模小、利润空间小,而升级改造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许多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意愿不强,依然存在“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现象。该县现有服装行业生产企业1228家,但规上企业占比不足10%。

技术设备水平较低。企业在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方面进展缓慢,目前该县没有纺织服装设备研发生产企业,缺乏先进的研发与设计能力。行业设备多从江苏、浙江等地购置,且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存在设备上云数量较少、应用全自动生产线企业数量较少。

平台整合能力不足。纺织服装产业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之间的数据整合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望江县工业互联网发展起步晚,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够完整。投入使用的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平台处于起步阶段,接入平台的纺织服装企业仅102家,不足行业企业总数的10%。

三、建议意见

夯实产业基础。建议省级层面加大对基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争取将宿望宣城际铁路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打破发展制约。建议县招商中心、县科工局等单位通过内培外引、链式招引等方式,实施纺织服装企业倍增计划,筛选增长潜力大、发展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建立骨干企业培育名单,并按照“龙头+配套”的思路,每年引进2-3家具有设计、打版能力的大中型制衣企业,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鼓励企业智改数转。浙江出台《关于促进浙江省现代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纺织服装企业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现代纺织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实施。建议省级层面参考浙江做法,对纺织企业实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础研究投入税前扣除并加计扣除、融资担保费率在1%以下等支持政策,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化改造。

打造行业互联网。建议省级层面,加快推进省级纺织行业及细分领域产业大脑建设。建议县级层面,高质量谋划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意设计园区(平台)等创新创意平台。深化纺织服装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建设、提升云聚纺织服装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彻底打通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成品布流通与服务,以及下游成衣制造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助推望江纺织服装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的方向跨越式迈进。

(陈小霖、王庆云、方毅、杨天聪)

3
最新期刊
X
X